蔡皋的家在頂樓,當年特意選這里,看中的正是樓頂可以改造成花園。已近耄耋之年的她,生活依然很忙碌,每日除畫畫、讀書、寫作,還和先生細心打理著樓頂?shù)幕ɑú莶荨?/div>
蔡皋和孫子在樓頂花園耕作。(肖睿子 / 攝)
“像你們年輕人,對我們這樣的人還有興趣嗎?我有什么價值呢?”她笑著對《環(huán)球人物》記者說。之后,提上一只小竹筐,里面放著筆記本、水杯等,領著我們上樓。
當時清明剛過,前夜下過雨,樓頂空氣格外清新,花草的葉子上還掛著水珠。整個樓頂被劃成好幾塊,種了上百種植物。有剛剛冒頭的豆苗、綠油油的小蔥,有蘭花、水仙花、牽?;?、梔子花,還有已盛開但叫不出名的花。紫藤四處伸展,爬滿了一個木架,可以乘涼;一大叢月季開得正盛,郁郁蔥蔥中間幾點紅,隨風搖曳。
“和花草打交道,真的不會辜負你。”蔡皋說。她蹲下來,摸了摸扎進土里的紫藤根,有手臂粗細,表皮干裂炸開,盤曲回環(huán),向上攀援著。她緩緩起身,站到藤架下,“在藤下讀書,有一種紫色的香味浸過,書也香,字也香,心思也就有了淡紫的香味”。在這座“秘密花園”里,她關照花草,也關照自己的生活。
“我每天早上6點之前就爬起來。干嗎?上樓接太陽,太晚了就夠不到它了。”蔡皋說。天稍冷,她穿了一件舊舊的棕色外套,滿頭灰白的頭發(fā)簡單地攏在腦后,笑聲爽朗,眼神像一個十幾歲的未諳世事的女孩子,“接了太陽,一天的事就有了光。澆水、除蟲、施肥、掃地之后,將新摘下來的蔬果包起來,下樓做早餐”。等到大概10點鐘,她拿起畫筆,開始創(chuàng)作。年輕時,她教娃娃讀書,后來給孩子做書,現(xiàn)在為他們畫畫。畫《桃花源的故事》,畫《寶兒》(原名《荒原狐精》)和《百鳥羽衣》,畫《花木蘭》《孟姜女》,很多畫里的花草都是從樓頂長出來的。
《百鳥羽衣》。
蔡皋喜歡陽光,喜歡在花園里講話,看到花開心情就很好。“動人春色不須多。”她說。這句詩出自宋王安石的《詠石榴花》,說的是春色,也是人生,人生能夠把少數(shù)事情做到極致,已經(jīng)足夠。就在這滿園春色中,蔡皋和我們講起了自己動人的人生,以及持續(xù)一生創(chuàng)作的那些作品。
“我有我的一盞燈”
蔡皋曾經(jīng)問過自己一個問題:我的作品是什么?經(jīng)過思考,她找到了答案——它像是一泓清水,不大不小剛好照見我的天光和云影,照見我的生活。“我的生活、我的作品多與兒童、與民間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最近新出的《隱形葉子》,故事改編自三國時期魏國潁川人邯鄲淳所著《笑林》中“楚人隱形”的寓言故事,講一個楚人讀書,輕信書中文字,以為世間有隱形葉,便搜集樹葉,用葉子遮住自己,一一問妻子“能看到我嗎”,終于有一次妻子不耐煩,說看不到了。他便來到市場,舉著葉子取商家的東西,后被送到衙門。
《隱形葉子》。
創(chuàng)作時,蔡皋沒有完全按故事原文來畫,“而是追根溯源,從讀書態(tài)度、生活態(tài)度去啟發(fā)讀者,主要是兒童讀者”。她將故事的主角換成一對母子:母親年事已高,慈愛、辛勞,膝下只此一子,所以對兒子事事遷就;兒子董小小年幼無知,急于求成,冒了傻氣,但他是“知羞的”——最后那一幕,他覺得無地自容,逃也似的回家去了。
“這個逃不是逃避,是他需要時間、需要過程反思。他要想明白為什么讀書,也需要時間練就自己的是非辨別能力。這也是當今社會稀缺的一種能力,我們要理解這一點,要許孩子以時日,給孩子一個好的引導。”蔡皋說。
她最負盛名的作品莫過于《寶兒》,創(chuàng)作于1992年。當時,出版社編輯約她畫蒲松齡《聊齋志異》中的故事,她選擇了其中以《賈兒》為藍本的《荒原狐精》。故事講商人父親不在家,母親被狐精纏住,孩子想出辦法,捉到狐精。“這孩子多勇敢啊, 保衛(wèi)了家庭,所以我想畫它。”
蔡皋筆下的寶兒。
蔡皋很熟悉《聊齋》,通讀過原著兩次,“從中讀出了‘民間’,因為一切民間藝術形式的艷麗、豐富、變形、夸張、神秘、幽深……在《聊齋》里都有對應物”。她喜歡民間,將民間精神總結(jié)為“對生活的大肯定的精神”:看待生活的悲歡離合,都是歡天喜地的,都是喜劇。因為民間多兇險,多悲苦,需要化解。那種不屈不撓,那種積極抗爭,正是民間精神最寶貴的。
創(chuàng)作《寶兒》時,蔡皋就選擇黑色為底色,再以民間的大紅、大綠做陪襯——她覺得這種色彩的強烈對比,可以烘托出一種生活的熱情、一種抗爭的精神,也肯定了兒童強大的生命力。當時,她僅用了20天就完成,畫完最后一張時,她趴在桌子上起不來。“太累了,心臟擔負不了。我真是把我的生命體驗畫進去了。”蔡皋回憶說。1993年,該作品獲第十四屆布拉迪斯拉發(fā)插圖展(BIB)金蘋果獎,蔡皋是中國獲得此獎的第一人。
蔡皋就這樣不斷地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找故事、找力量。“里面有很多好東西,只是需要去深挖,用現(xiàn)代人的眼光去創(chuàng)新。”
她畫《花木蘭》,畫木蘭的勇敢、愛國,同時也畫她的“樸素”,“要給她加官加爵的時候她不跪,她站著,看著遠方。她什么都不要,要回家盡孝心。回到家鄉(xiāng)她跪下了,跪在古井面前。樸素到土疙瘩一樣的”;她畫《桃花源的故事》,把自己對公平的追問和理想放了進去,“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這大同社會不是烏托邦,正是一個公平公正的社會該有的樣子呀。
《桃花源的故事》。
《花木蘭》。
“我要做的是讓孩子看到文本精神,不是看到故事就完啦。”她笑著說。像《寶兒》的封面,那小孩舉著一盞燈,“這盞燈很重要,舉高一點,人看得遠一點。我不可能像孩子那樣元氣滿滿,但至少我有我的燈,向他們舉一盞燈”。
沒有沉重,何來輕盈?
蔡皋凡事不喜歡計劃和籌謀。“但凡計劃,一定不好,我只能去遇見。不經(jīng)心是最好的,來得越自然越樸素越好。”
她記得父親快80歲時,父女之間有一次聊天。她問:“你一生最幸福的時候在哪一刻?”父親想了想,記起自己在中學時的一次足球賽,當時突然騰空而起,腳一勾,球進了。“他最幸福的一刻是那一腳,就這么簡單。”蔡皋說,她現(xiàn)在還能想起父親講這句話時的神情,幸福極了。
蔡皋開始畫畫,并走上藝術之路也是如此。這要歸功于全家的寬容。小時候,外婆、母親、姨媽都是戲迷,常常帶著她一起看。有一個遠房舅媽,還是湘劇里的一個角兒,她們經(jīng)常去捧場,《逼上梁山》《天女散花》《九件衣》等都看過。
看完戲回來,蔡皋就照著記憶畫畫。一開始是從床底摸找松軟的木炭,在一張張門背后的粉墻上涂鴉,畫大型“壁畫”,大都是戲里的人物,亂七八糟,家人既不罵也不擦。后來膽子大了,她開始在課本上畫,連同學的課本也遭了殃,“里面的插圖全改造過來,畫成戲裝人物,男孩改成女孩,哈哈哈”。大家看她畫得生動、好看,開始排隊“約稿”。那時的她,癡迷畫畫,純粹就是覺得好玩。
真正意識到畫畫是門藝術,是在多年后。上世紀70年代,蔡皋考入湖南第一師范學校,邊讀書邊畫畫,有時畫墻報,有時給油印刊物畫插圖,偶爾還去畫學習毛著的標兵,她都當創(chuàng)作去做。畢業(yè)后,她在株洲縣文化館工作,畫了一年毛主席像和宣傳畫。有一次,湖南著名水彩畫家朱輝畫大壁畫,她坐在下面,支起畫架畫小畫。朱輝時不時低頭看看她的,冷不丁說了句:“哎喲,色彩天才。”
“我看看自己的畫,也不知道哪天才。但心里是高興的,在我不知道天才的時候已經(jīng)知道了天才的處理。”蔡皋說,那一刻像被天上掉下的蘋果砸中腦袋。
一年后重新分配,蔡皋到鄉(xiāng)村小學教書。學校在太湖下面的一個“寺村”,是株洲縣最偏遠的地方。起初她并不開心,因為那在當時實際上是一種懲罰,“很多事情沒有選擇,只能被動接受,但我能在被動中選擇我的主動”。
學校由古祠改建,祠里有一棵“六朝松”,依然頂著一團綠蔭。上下課的鐘聲敲響,遠近山谷都有回聲。上課時,她站在臺上講課文、詩詞;下課后,她放下粉筆,砍柴、擔水、打壩、起水塘,還有春插秋收,“在生活的艱苦中體味人生深層的喜樂,思想境界漸趨明朗,生活也‘日日是好日’地好起來”。她主教語文,也教音樂和美術。每日與孩子們朝夕相處,她發(fā)現(xiàn)孩子是質(zhì)樸的、簡單的、無憂無慮的,“云來了、風來了、雨來了,他們都會快樂”。
一有閑工夫,蔡皋就拿起畫筆,畫寫生、速寫,也畫彩色連環(huán)畫。在同事的勸說下,她選了幾幅作品投稿,投寄給當時湖南唯一的一本刊物《紅領巾》。沒想到一投即中。之后,她被調(diào)到小鎮(zhèn)教書,依然沒有放下畫筆。36歲時,機緣巧合,她被調(diào)入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從事兒童圖書編輯工作。再后來,她重新拿起畫筆創(chuàng)作,一直走到今天。
蔡皋至今還記得到出版社報到那天的場景,那是她最幸福的一刻——像父親的那一腳。
接到調(diào)令后,她花了半天辦完所有手續(xù),第二天去單位報到。她走進出版社的院子,走到一棵樹的綠蔭底下,突然覺得自己很輕,走路像風一樣,“嗖嗖嗖地走。一種很輕盈的感覺,幾步路走下來,我害怕,我說不要著急,你慢一點,要享受一下,這真是幸福的時刻。我走了這么多年,終于走到這條路上”。
后來,蔡皋悟到了當時自己何以如此:沒有沉重,何來輕盈?
把最好的東西給童年
蔡皋的人生底色是暖色調(diào)的。她生在古城長沙,那個年代城里還保留著小街巷、麻石路、獨院落的格局。家門前有一口青石井,水甘而清冽,取井水做刮涼粉、涼綠豆汁,那味道至今讓她念念不忘。后門則是一條街,整街都是店鋪,“上學和回家都要經(jīng)過,可以看到人們怎樣生活”。
每每憶及童年,跳出來的畫面都與外婆有關。外婆沒怎么念過書,但充滿智慧,生活精致、干凈,即使條件有限,但“很樸素的生活過得很有味道”。
外婆會做甜酒,會做壇子菜,最拿手的是針線活。搓麻線、打襯、剪鞋樣、納鞋底,用楦頭給鞋定型,樣樣精通。她經(jīng)常邊做針線活邊講故事,“都屬于口頭流傳的,但都有腔有調(diào),有梔子花、茉莉花的花香”。有時也教蔡皋唱童謠,“種蓮子,開荷花,莫種籽,到老家,點點墨,不開扯,莫等對門王狗子曉得……”其中“莫種籽,到老家”6個字讓她幾乎琢磨了一輩子,后來才明白:里面有一種世故和保護在,好事不要老對外說,說多了好事可能就沒了。
“外婆講的話都很妙,是生活中得來的民間的智慧。”蔡皋說。派她出去打醬油,說“牛一樣的出去,馬一樣的回來”,意思是別貪玩,做事情要讓人放心;讓她做家務,說“眼眨眉毛動”,意思是做事要機靈點,注意觀察別人的表情;當她領著二妹去上學,外婆說“出門看天色,進門看臉色”。她常常還是不肯帶傘,遇到下雨,赤著腳或者不赤著腳跑回家。但不管怎樣,外婆都會表揚她,“赤著腳是因為我識得艱難,愛惜布鞋;不赤著腳是愛惜身體,免得病,省得錢,一樣是懂事。這種啟蒙使我拾得一份自信、自立的觀念,并且學會了最為原始的辯證法”。、
蔡皋追憶童年時和外婆在一起做鞋子的畫面。(圖片出自她的作品《底色》)
“家庭教育就是這樣潛移默化、不露痕跡,外婆在做,媽媽在做,爸爸在做,你覺得那個行為、生活方式很美,就接受了,慢慢就變成自己的了。”蔡皋說。溫暖、健康的幼年時光,給了她審美,也給了她勇氣——熱愛樸素日常,善于在困難中看到鮮花。
“所以我的作品里面全部都是畫自尊、自愛、自覺,然后才有自我超越,我都是講超越精神?,F(xiàn)實是很硬的,文學的、藝術的、理想的可以軟化它。”2001年,“日本圖畫書之父”松居直找蔡皋畫《桃花源的故事》,她首先想到的是6年鄉(xiāng)村生活——那段艱苦但快樂的歲月,那些茶亭、小路、老者、耕牛……都被她從記憶里“拖”出來,一一畫進了書里。她畫兩岸青綠、淡粉開遍,畫漁夫在白溪中乘舟而上,畫落英繽紛,又畫土地平曠屋舍儼然的村落,畫良田美池桑竹……
在故事的結(jié)尾,漁人要離開桃花源時,收到了兩件禮物:一件是花種子,另一件是撥浪鼓。這是蔡皋的一個“小心思”。“給漁人種子,其實蘊含了漁人對理想生活的盼望,他羨慕桃源那種自給自足、豐衣足食的安詳自然。我希望也給看故事的小孩種下一顆桃源種子。”
蔡皋說,她要把最好的東西給童年,“你不給童年,會耽誤多少人一輩子呢”。
她發(fā)現(xiàn)很多人的人生底色都離不開童年,“像黃永玉講沈從文,一個戰(zhàn)士不是戰(zhàn)死在沙場,就是回到故鄉(xiāng)。他都要回到源頭,要找到童年。你那么費勁、七彎八拐地找童年,干嗎不帶上你的童年一路奔跑?”
“我之所以成為現(xiàn)在的我——多少還有幾分從繁復中陶冶出來的單純和真誠,是因為一直與孩子們結(jié)伴同行。”有一次,蔡皋帶著小孫子燒落葉,給花做肥料。她對著樹葉鞠躬,說:“謝謝你們,一年的辛苦。”小孫子看到火苗燃起,說了句:“歡迎光臨。”當時,她覺得這句話妙極了,日常在向孩子輸送養(yǎng)分的同時,他們也在滋養(yǎng)著自己。
如今77歲的蔡皋,還在用畫筆記錄,追憶童年、捕捉日常。她記錄一棵樹,如何死去,被砍掉,再萌芽,花十幾年的時間,自己包裹住傷痕。她說:摸摸它,我就有力氣!
“所有這些,不管是創(chuàng)作體驗,還是人生經(jīng)歷,包括那些遇見的瞬間,都是你的一部分,沒有廢的地方。像我外婆做鞋,邊角廢料都用來做鞋底了。你手里有一根魔法棒,或者說一根縫衣針,把所有的碎片連接起來,重新拼接、組合,這樣的人生拼圖一定很美。”蔡皋說。她很幸運遇上了畫畫,并把這些生活經(jīng)歷放在了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