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聰:
1979年出生,湖北黃陂人,畢業(yè)于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工程專業(yè),研究員,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副所長,“蛟龍”號深海載人潛水器首席潛航員,“奮斗者”號總設計師、萬米海試總指揮。
2012年,對中國載人深潛項目來說是一個特殊的年份。這一年的6月24日,我國首臺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在馬里亞納海溝創(chuàng)造了7020米的世界載人深潛紀錄。作為“蛟龍”號的主駕駛,葉聰談起當時的情景仍記憶猶新。
“那是我駕駛‘蛟龍’號第一次突破7000米的深度。那一天正好是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對接的日子,我們團隊和‘神九’航天員團隊進行了互動——早上,當‘蛟龍’號下潛深度突破7000米時,我們在水下通過水聲通信機預祝他們對接成功;傍晚,當我們回到水面甲板上的時候,他們的對接已經成功了,并從‘天宮’發(fā)來祝賀,祝賀‘蛟龍’號突破7000米大關。那是很值得紀念的一天。”葉聰對《環(huán)球人物》記者回憶道。
這兩個團隊,一個在海面之下7公里,另一個在海面之上300多公里,成員都是3人,彼此為對方取得的重大科學突破而祝賀。那一天的媒體報道很多以“中國人的海天對話”為標題。
8年轉瞬而過。2020年11月10日,“奮斗者”號下潛突破1萬米時,葉聰再次成為歷史的見證者,這一次,他是總指揮。
從“山腰”到“谷底”
馬里亞納海溝,位于菲律賓東北方向、馬里亞納群島附近的太平洋底,最深處超過10900米,是目前已知的地球海洋最深處,如果把珠穆朗瑪峰放在溝底,峰頂也無法露出海面。“奮斗者”號就是在這里成功坐底,準確深度為10909米。
據科學家估算,馬里亞納海溝已經形成了6000萬年。這里水壓高、完全黑暗、溫度低、含氧量低,是地球上環(huán)境最惡劣的區(qū)域之一。但同時,這條海溝位于板塊俯沖地帶,地質運動非常活躍,這里的物質構成、海底生物的生存方式等,是科學家們非常感興趣的??傊?,探索價值高,難度也極大。
葉聰將馬里亞納海溝形容為“挑戰(zhàn)者的深淵”。他對記者描述,如果說“蛟龍”號7000多米的下潛處相當于在一座山的山腰,那么“奮斗者”號1萬多米的下潛處就相當于在一條峽谷的谷底。
“兩次看到的景象完全不同。在‘山腰’時,潛水器周圍白茫茫一片,全是沉積物,就是俗話說的淤泥;在‘谷底’時,我們看到的則是一條南北走向的深溝,溝的一側是陡峭的絕壁,接近90度垂直,就像一堵墻,這是大陸板塊的邊緣;相隔五六百米的另一側,坡度相對緩和,這是太平洋板塊的邊緣。就在這幾百米之間,沉積物由軟變硬、由細變粗,直到出現巨大的礫石,對比非常強烈。”
從7000米到1萬米,中國載人潛水器經歷了“蛟龍”號、“深海勇士”號和“奮斗者”號三個階段。
“蛟龍”號是由中國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制的第一臺深海載人潛水器,從項目啟動到下潛突破7000米用了整整10年時間。在它誕生前,中國載人潛水的深度只有500多米。
2012年6月27日,“蛟龍”號下潛深度達到7062米,再次刷新紀錄。
葉聰坦言,相對于發(fā)達國家,中國載人深潛起步較晚。國外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已經歷過兩波研發(fā)高潮,中國則是從21世紀初才開始做自己的載人深潛裝備。“蛟龍”號的設計完全是中國自主,只有一些零部件采購自國外,還有一些測試在國外進行,主要是因為當時國內不具備相關的生產和測試條件。
“在研制‘蛟龍’號時,我們認識到發(fā)展海洋裝備不能依賴國際合作,一定要有自己的技術和基礎設施。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在研發(fā)‘深海勇士’號時,我們把下潛深度調整為4500米,這樣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國內工業(yè),材料、工藝、生產、測試的整個流程都在國內開展,打造出了基礎鏈條。”葉聰說。
“深海勇士”號是中國第二臺深海載人潛水器,國產化程度更高,其關鍵部件的國產化率達到95%,浮力材料、鋰電池、機械手等都由中國自主研制,不僅降低了成本,也促進了國內相關技術企業(yè)的創(chuàng)新能力。
2017年8月到10月,“深海勇士”號在南海進行海上試驗,完成了從50米到4500米的28次下潛。這是繼“蛟龍”號后又一里程碑,實現了中國深海裝備由集成創(chuàng)新向自主創(chuàng)新的歷史性跨越。
2018年4月,“深海勇士”號執(zhí)行第一次下潛任務。
有了“蛟龍”號和“深海勇士”號的基礎,“奮斗者”號的目標更加明確——針對海洋最深處的復雜環(huán)境,運用極致設計和極限制造能力,實現萬米海底作業(yè)。
“‘奮斗者’號的作業(yè)內容是全球首次,一些制造工藝也是全球首創(chuàng)。20年來,我們的3個載人潛水器代表了中國載人深潛的三大步跨越——從無到有,從有到自己能造,從自己能造到有自身特色和領先之處。后兩步,都是在最近這10年完成的。”葉聰說。
2021年11月的“奮斗者”號(資料照片)。
從“又聾又瞎”到“精神圖騰”
載人潛水器實質上是一種船舶。中國自主研發(fā)的3臺深海載人潛水器,使用壽命都是30年。目前,“蛟龍”號剛滿第一個10年的使用期,“深海勇士”號即將進入第一個5年檢測、修理、升級階段,“奮斗者”號則剛剛開始服役。相比之下,國外的深海載人潛水器大多已經接近使用壽命末期,現在全球每年的載人深潛任務,約有一半是中國的載人潛水器在執(zhí)行。
從分工來說,“蛟龍”號側重于資源項目的考察、勘探、環(huán)境評估;“深海勇士”號側重探索熱點科學問題,包括熱液、冷泉、海底生物、海底環(huán)境變化等;“奮斗者”號側重深淵科考,主要是水下6000米—11000米的海溝,這些區(qū)域幾乎都在中國境外,人跡罕至。
葉聰回憶,“蛟龍”號進入海試階段后,他連續(xù)五六年都在出海、下潛,協助科學家們進行科考,“那是一段很快樂的時光”。
第一次下潛的時候,深度只有2米,“蛟龍”號甚至沒有沒入水下,大家調侃這個潛水器“又聾又瞎”。當時葉聰感覺就是把他們團隊3人關在一個鈦合金罐子里,在海上漂,海面水溫30攝氏度,艙內氣溫40攝氏度,人在里面很煎熬。潛水器的艙是完全密閉的,每次爬出來,衣服都被汗水濕透了,“有時還要跟人解釋,這是汗水,不是艙里漏水了”。新聞媒體來采訪,三人回答最多的問題就是在潛水器里怎么吃飯、怎么上廁所、心理壓力有多大。
葉聰正在駕駛“蛟龍”號下潛。(資料圖)
之后,隨著下潛得越來越深,葉聰經歷了很多奇妙的時刻。水下兩三百米,陽光照不到了;水下兩三千米,水溫降下來了;水下八九千米,看不到魚了……每個區(qū)域都會帶給他很大的震撼。他曾認為極深的海底就是生命禁區(qū),但在一些熱液(高溫熱氣溶液)附近,他看到大量貽貝、螃蟹在活動。還有一次,“深海勇士”號發(fā)現了一具鯨魚尸體,周圍大量海底生物正在“聚餐”。
“蛟龍”號拍攝的深海中的一株海綿。
第一次下潛到7000米時,葉聰感覺身處一片白沙灘,四周全是沉積物,如同荒原一般。第二次再來,團隊帶了一些臭魚爛蝦做誘餌,景象馬上變了——獅子魚從遠處游過來了,大片的鉤蝦爬了出來,密密麻麻地向潛水器靠近……他們還曾碰到一條特別的魚,“感覺它像一個村長”,于是跟著走,果真找到了要找的冷泉口。
孕育出這些奇觀的海域,海面上看不到油輪、貨輪,看不到島,也看不到鳥,只有無垠的海、無邊的天。唯一的人工產品,就是葉聰所在的潛水器。
蛟龍”號的機械臂和高溫帽正在作業(yè)。
“只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才知道螃蟹好不好吃,之后才知道該怎么做、怎么吃,科學研究也有這么一個過程,向未知探索,開拓新邊界。”葉聰說,“人類正面臨氣候變暖等問題,探索深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比如研究那些不依賴氧氣生存、能抵抗海底高壓力的生物,對生命健康科學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我們已經迎來了世界深潛技術的第三次高潮,中國發(fā)揮了很好的作用。”
在葉聰看來,“蛟龍”“深海勇士”“奮斗者”這三個名字一脈相承,都代表著民族精神。他們曾將國旗插入中國南海海底,極大鼓舞了團隊士氣。
“堅韌不屈、勇敢奮進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內核,我們自己研發(fā)的3個潛水器就像精神圖騰一樣。這些年來,一批又一批科研人員在深海領域深耕,不斷創(chuàng)造新紀錄,他們是蛟龍、是深海勇士、是奮斗者,這就是我們整個團隊的精神風貌和精神狀態(tài)。”
從“深度”到“廣度”
21年前,葉聰從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工程專業(yè)畢業(yè),進入位于江蘇無錫的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第二年,“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正式立項,葉聰成為團隊一員。
那時,載人深潛在國內是一片空白。中國的科研人員只能自己摸索方向,盡一切可能尋找相關資料,其中甚至包括《泰坦尼克號》等外國影視作品。而現在,每年中國載人深潛的次數是全世界最多的,萬米深潛的人數也是世界第一。
“一開始,我們到國外交流時,人家介紹說,這幾個中國年輕人是做潛水器的,他們準備做個能下潛7000米的。其他外國人覺得你們是不是在開玩笑?你們之前啥都沒有,第一步就要搞個比我們還深的出來?所以那時候,我們一方面是謙虛地學習,另一方面是憋著一股勁兒,證明中國人也能干出來。”
近10年來,整個項目團隊的平均年齡保持在30多歲,只是骨干從“60后”“70后”變成了“80后”;團隊的硬件裝備水平也有了大幅提升,過去想在海上給家人打電話是一件奢侈的事,現在電話、微信、視頻都很通暢,隊員們執(zhí)行任務期間不會再與家人“失聯”了。
作為潛航員,葉聰很高興地看到接班人隊伍不斷發(fā)展壯大,目前已經接近30人。據他介紹,這些潛航員主要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在青島的“蛟龍”號團隊,另一部分在三亞的“深海勇士”號和“奮斗者”號團隊。
“三亞這邊已經培養(yǎng)了4批潛航員,其中下潛次數最多的達到100次左右。我自己是70多次,很多潛航員已經超過我了。”葉聰說,“潛航員要有海洋或理工科專業(yè)背景,還要有較好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能夠適應長期出海、密閉環(huán)境,應對突發(fā)事件的能力要強。總之專業(yè)素質第一,心理素質其次,身體素質第三。”
培養(yǎng)一名潛航員一般需要兩年多時間,入選年齡在22歲到35歲之間,從基礎培訓到獨立執(zhí)行任務,中間要經歷二三十次下潛訓練才能獲得資質認定。
新一代潛航員肩負的任務和面對的挑戰(zhàn)更加多元化。葉聰介紹,在到達了海洋最深處后,團隊正在拓展研究廣度:一是探索復雜環(huán)境、極端環(huán)境,比如冰下、極地、渾水等;二是與其他科技手段協同合作,拓展覆蓋范圍,“潛水器在海洋中就像一粒米,只有與其他科技設備組成一個體系網絡,才能發(fā)揮更大的作用,這是我們正在做的事,研發(fā)新的潛水器和新的作業(yè)模式”。
葉聰認為,過去10年,中國在深潛科技方面整體上了一個臺階,從關鍵技術開發(fā),到裝備生產、制造、檢測,再到管理運營,全方位提高,“尤其是制造環(huán)節(jié),我們已經達到世界較高水平,這是一個很大的躍升”。
比如高強度材料,以前主要針對航空航天領域進行研發(fā)和生產,而深海需要的耐壓材料則需要新技術、新工藝、新檢測手段,中國已經取得了一些重要突破,填補了世界空白。葉聰還透露,目前全世界萬米級潛水器只有兩臺,一臺是“奮斗者”號,另一臺是國外產品,前者在很多指標上已經超過了后者。
“一是我們可以負載的人數比國外那臺多;二是下潛速度,我們3個小時就可以下潛到萬米,國外的要4個小時;三是海底工作時間,我們可以連續(xù)工作6小時,國外的是4小時。另外,我們實現了萬米深海下的視頻直播、互動,可以在海底與北京演播室之間進行實時對話,這在國際上是首次,說明我們能夠在海底找到目標、與目標建立數據聯系,并把大規(guī)模數據從萬米海底送到幾千公里以外的陸地上。這些都是體現我們技術特色、技術領先的方面。”
下一步的目標是把海底、海面、陸地、太空的全部技術串聯、融合起來,形成一套完整的鏈條、系統、網絡,發(fā)揮最大的功效。目前的衛(wèi)星定位系統還不能覆蓋海面以下,這就制約了水下航行作業(yè)的精準度,只能靠聲吶解決。葉聰期待未來北斗等衛(wèi)星導航系統能延伸到水下,形成水下公共交通、公共運輸網絡。
除了技術和裝備的拓展,載人深潛的應用范圍也變得更廣,過去主要用于科學考察、勘探資源,近年來在考古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尤其是在南海。這里有中華民族的大量歷史遺跡、文化遺存,載人深潛可用于相關文物的發(fā)現、保護工作。
“利用載人深潛可以對它們進行考察和保護性打撈。這對研究南海歷史具有推動作用。此外,在深海旅游、海上急救等方面,載人深潛都可發(fā)揮作用。”葉聰說。
站在今天回看,盡管中國在載人深潛領域是一個后來者,卻把握住了整個深海技術裝備發(fā)展的大趨勢。葉聰預測,未來在深海開發(fā)領域很可能出現像5G技術、電動汽車、移動互聯網一樣的爆發(fā)式增長,而他心里還有一個更為遙遠的夢想:“如果在地球之外的某顆行星上真有海洋,希望能夠出現中國潛水器的身影。”(本刊記者 尹潔 周盛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