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也能上太空?連日來,神舟十二號宇航員們的伙食成為了網(wǎng)友關(guān)注的頭等大事。
這次,在天舟二號攜帶的貨物中,不僅包括空間站推進劑等包裹,還有魚香肉絲、宮保雞丁等航天員在軌生活所享用的“外賣”。除此之外,中國空間站還專門設立了太空廚房,保證航天員們都能吃到自己喜愛的食物。
那么,各國的宇航員們在太空的飲食待遇如何?他們都吃些什么?來,上菜單!
中國
2003年,楊利偉在太空停留的時間僅一天,吃的食物只有二三十種;到2012年,“神九”航天員的第一頓早餐為什錦炒飯、干燒杏鮑菇、雪菜肉絲、榨菜、叉燒醬、濃香奶茶,7大類共70余種中式食品為航天員提供熱量,菜譜還囊括了魚香肉絲、松仁玉米、木須肉等各具特色的地方菜。
在神舟十號的菜單上,太空食品的種類已增加到80余種,月餅、冰激凌都榜上有名。時逢端午節(jié),宇航員王亞平還在太空艙內(nèi)吃了豆沙粽。
除此之外,紅茶綠茶、河南燴面、五香鵪鶉蛋、奶酪蛋糕、水晶粽、蟹黃蠶豆......各種前菜、主食、副食、甜點、夜宵都相繼被帶上天宮,一桌“滿漢全席”不是夢。
今年,神舟十二號的菜單也進行了“更新”,共配置了120余種營養(yǎng)均衡、品種豐富、口感良好、長保質(zhì)期的航天食品。僅是航天員6月21日的菜譜,就羨煞一眾網(wǎng)友。早餐:藜麥桂花粥、椰蓉面包、醬蘿卜、鹵鵪鶉蛋、甜蜜蜜。午餐:什錦炒飯、紅燴豬排、太空香粽、尖椒土豆、菘菜牛肉湯。晚餐:米飯、辣味金槍魚、奶香雞米、香菇肉沫、醬香油麥菜。佐餐:桃汁、香鹵雞胗、巧克力、曲奇餅干、什錦罐頭,堪稱愜意“食”光。
俄羅斯
作為第一個送宇航員上天的國家,蘇聯(lián)早在20世紀60年代初就開始研發(fā)太空食品。最早的太空食品以吸食為主,曾讓宇航員感到吃不飽。據(jù)此,之后的菜單加進了牛舌、鯡魚餡餅和雞排,還有多種果汁、水果泥和蔬菜沙拉。
2013年,俄羅斯食品工業(yè)研究所特殊食品技術(shù)部為宇航員開發(fā)出新菜單,宇航員的太空菜單將包括果子羹果凍、蔬菜湯、蘑菇湯、俄羅斯蘑菇、奶酪、芝麻凝乳等美食。
后期,俄羅斯宇航員享受到的美食品種逐漸豐富起來:黑面包、蜜餅、火腿、鵪鶉、波蘭梭魚、俄羅斯奶酪、鱘魚等美食應有盡有。宇航員再也不用從軟管中吸食,食品都用特制的器皿包裝,可以用勺或叉子取食。
據(jù)俄媒報道,今年7月初,俄羅斯的“進步MS-17”號貨運飛船將向在國際空間站工作的宇航員送去蘋果、西紅柿、芥末等。
美國
美國宇航員的食物多以簡便快餐為主,包括香腸餡餅、辣味烤魚、土豆燒牛肉、奶油面包、豆豉肉湯、金槍魚沙拉等各種各樣的佳肴,他們甚至可以喝到自己愛喝的可樂。美國人喜歡在感恩節(jié)享用火雞,隨著技術(shù)的發(fā)展,他們還能在太空吃上火雞大餐。
[page]
日本
日本的太空食品也具有本國特色。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fā)機構(gòu)曾對外展示多達29種的太空食品,大部分為日本料理,有日本傳統(tǒng)飯團、番茄魚、咖喱面、山菜糯米小豆飯和甜食等。
2020年,據(jù)日媒報道,由羅森公司開發(fā)的“太空炸雞塊”首次出現(xiàn)在宇宙空間站中。這款“太空炸雞塊”經(jīng)冷凍干燥后制成,能完美還原羅森招牌商品“日式炸雞塊”的味道,開封即食。此外,日清食品的“太空日清炒面U.F.O”也被帶進了空間站。
法國
2016年,前法國航空飛行員佩斯凱,迎來了他的第一次太空飛行。發(fā)射前1小時,他在臉譜網(wǎng)貼出1張在地球自拍的照片。此次旅程,除了薩克斯風,他還帶著令人垂涎三尺、世界知名主廚制作的美食,包括牛舌、松露鵝肝醬與油封鴨胸。
意大利
媒體報道稱,意大利航天員帕米塔諾在2013年出任務前,指定米其林2星大廚史卡畢亞準備餐點,菜單上包括千層面、千層茄子派和燉飯。
亞果科技和咖啡商Lavazza還研發(fā)了太空專用的咖啡機,方便克利斯托佛瑞提帶上這部機器,在太空站里也能來杯咖啡提神。
另外,亞果科技專屬太空飲食實驗室的大廚在意大利尋找合適的水果和食物列入保育植物的豆類入菜,也從南美玻利維亞找來藜麥,讓宇航員可以均衡飲食。
韓國
在韓國第一位宇航員李素妍將韓國代表性飲食泡菜帶入太空之后,韓國原子力研究院在2009年又將韓國的拌飯,烤肉,海帶湯,海鮮面等四種飲食開發(fā)成“宇宙食品”。這些韓國式食品將提供給參與俄羅斯載人火星探索計劃進行模擬實驗的宇航員使用,并將對其優(yōu)秀性進行評價。
民以食為天,在天宮也不例外。
隨著科學技術(shù)不斷進步,各國宇航員在太空中所能享用的美食品類逐漸變得豐富。小編相信,最終中國的八大菜系都會被送上太空!
?。ū揪W(wǎng)綜合新華社、央視網(wǎng)、人民網(wǎng)、環(huán)球網(wǎng)、中國日報網(wǎng)、中國新聞網(wǎng)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