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中旭 1969年生于上海,歌手、音樂制作人。1995年以一曲《星光燦爛》成名,演唱風格深邃細膩,曾包攬各項音樂大獎,創(chuàng)作并演唱《起風的黃昏》《為你自豪》《見與不見》等金曲。
印象
他心里始終葆有
一種昂揚的信念
上世紀90年代,流行樂壇出現(xiàn)了一個閃亮的名字──羅中旭。他享受過萬人追捧,也經歷了孤獨沉寂,而唯一不變的,是那顆熱愛音樂的初心。前不久,羅中旭來到天津,參加錄制由海河傳媒中心融媒體矩陣資源即電視、廣播、津云、紙媒等平臺聯(lián)合打造的唱聊類音樂慢綜《青春有腔調》,同時接受了天津電視臺文藝頻道《最美文化人》欄目的專訪。
在節(jié)目現(xiàn)場,羅中旭分享了自己的青春故事,傳遞出歌聲背后的真情實感,他說:“大家對于青春都有一種發(fā)自內心的感懷,青春不僅僅是年齡,更重要的是一種狀態(tài),是心里始終有一種昂揚向上的信念。”
年輕時,羅中旭是上海廣播電視樂團和上海輕音樂團的歌手,因為覺得翻唱別人的歌沒什么意思,開始嘗試創(chuàng)作,夢想出一張創(chuàng)作專輯。1993年,他簽約百代唱片公司,但公司卻并不急于給他出專輯,漫長的等待過程讓他感到焦慮與苦悶,靈感所致寫出了《星光燦爛》。
1995年,羅中旭憑借《星光燦爛》獲得羅馬尼亞第八屆金鹿杯國際流行音樂節(jié)個人演唱第一名。1996年,他發(fā)行了首張創(chuàng)作專輯《星光燦爛》,獲原創(chuàng)歌曲白金唱片獎,隨后接連獲得東方風云榜最受歡迎男歌手、華語榜中榜觀眾喜愛的男歌手等一系列殊榮。
伴隨《星光燦爛》的悠揚旋律,羅中旭成了家喻戶曉的明星。正當歌唱事業(yè)如日中天時,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讓他遭受重創(chuàng),幸好最終在家人的陪伴和照料下戰(zhàn)勝了傷痛,重新回到舞臺。這次慘痛的經歷讓他真正成熟了起來,對名利看淡了很多,對音樂卻更加執(zhí)著。
因為形象英俊帥氣,羅中旭一直被視為偶像,其實他一直堅持唱自己寫的歌,是典型的創(chuàng)作歌手。近幾年,他接連在《中國好歌曲》《詩歌之王》《蒙面唱將猜猜猜》等綜藝節(jié)目中高調亮相,成熟穩(wěn)健的唱作功底再次贏得了人們的關注。
出道三十多年,羅中旭依然忙著創(chuàng)作,忙著演出,偶爾會在微博、抖音上曬出自己的心情,看上去仍是熱情似火的年輕人?;叵脒^往的日子,他攀上過高峰,跌入過低谷,閃耀過,彷徨過,沉寂過……對他而言,永遠不變的還是那顆一直在追逐音樂之夢的少年的心。
受挫時寫下《星光燦爛》
鼓勵自己走出人生低谷
記者:當年您的一首《星光燦爛》紅遍全國,能否回憶一下這首歌的創(chuàng)作經過?
羅中旭:上世紀90年代初,那時我唱了六七年歌了,都是翻唱別人的歌,跟我同時期出道的不少歌手都有了自己的成名曲。我簽了百代唱片公司,以為馬上就有機會,就要往前邁進一步了,可誰知兩年過去,公司并沒有給我做唱片,讓我感受到莫大的壓力,心里特別苦悶。很多音樂人朋友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當生活過得很好的時候,可能寫不出刻骨銘心的作品,而當遭遇磨難,感情受挫,人生遭遇低潮的時候,反而會有動力,能寫出好作品?!缎枪鉅N爛》就是我在那個時候寫的,是一首鼓勵自己走出低谷的歌,告訴自己只有提升實力,才能獲得機會。對我來說,創(chuàng)作也是記錄生活,記錄我的喜怒哀樂的一種方式。
記者:這首歌讓您獲得了國際大獎,還記得當時的情景嗎?
羅中旭:那是1995年,我離開百代公司,前往北京發(fā)展,新公司要選送藝人及作品參加羅馬尼亞第八屆金鹿杯國際流行音樂節(jié)。本來選定的是一位女歌手,但公司的負責人覺得我還不錯,就把我的資料一起發(fā)了過去。最后,音樂節(jié)評審團從中國幾家唱片公司提交的二十多名歌手中選中了我。我太幸運了,《星光燦爛》是我自己創(chuàng)作的心血之作,可能這一點也給我加了分。當年的情景歷歷在目,劉歡老師擔任比賽的評委,我們一起抵達歐洲,入住酒店后,因為時差無法入睡,我們就一起去酒店的花園里散步,天南海北地聊音樂,從流行聊到爵士。后來比賽我拿了演唱第一名,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還是覺得太不可思議了,簡直是奇跡。但是,奇跡也是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有了人生積淀之后,對自己有信心,才能創(chuàng)造奇跡。
記者:您在比賽時的服裝很有特點,也是您自己設計的?
羅中旭:對于服裝,我事先想了很久,因為既要有比較好的造型,又要體現(xiàn)中國特色,最后選定了這種小立領,類似于中山裝,但外形還是西裝的款式。我請裁縫來做,可是裁縫沒做過這樣的衣服,做壞了三件,第四件才成功。黑色外衣,白色襯衣,在比賽現(xiàn)場還是比較顯眼的,再加上我的音樂比較國際化,我覺得這些都是優(yōu)勢吧。
記者:這么多年過去,歌詞中那句“穿過黑夜飛到你身邊”還是能給人一種治愈心靈的力量,這首歌詞最想表達的是什么?
羅中旭:我覺得是夢想,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從那時起,我就習慣于將音樂創(chuàng)作當做表達心情的一個窗口,后來的許多作品也都是內心情感外溢的結果。
經典歌曲歷久彌新
穿越時空直擊心靈
記者:實話實說,《星光燦爛》是您的成名作,但也是巔峰之作,您自己也很難再有超越它的作品,您會糾結這個問題嗎?
羅中旭:我發(fā)行過十幾張專輯唱片,其中90%以上的歌都是我自己創(chuàng)作的。我敢說,我后來創(chuàng)作的很多首歌曲在藝術上都超過了《星光燦爛》。但是,一首歌的成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等因素,只有當外部因素、內部因素都集中在一個點上的時候,才能夠達到那種“爆發(fā)”的效果。
記者:您更傾向于創(chuàng)作哪種類型的作品,靈感從何而來?
羅中旭:《星光燦爛》是明亮輝煌的大調,但我本人更喜歡小調的旋律,比較憂郁,我的作品里《見與不見》《起風的黃昏》都是小調。我的閱歷,我接觸的人和事,看的書、電影,都能刺激我敏感的音樂神經,激起我的創(chuàng)作靈感。我創(chuàng)作歌曲的時候,不會一味地向流行音樂市場靠攏,我不能脫離自己擅長的領域,而去模仿別人的風格和流行趨勢,比如寫舞曲什么的。音樂應該注重節(jié)奏,但我還是適合創(chuàng)作娓娓道來的情歌,或者是勵志歌曲。
記者:同樣是寫歌,每個創(chuàng)作人的創(chuàng)作方式肯定是不一樣的,您寫歌有什么訣竅嗎?
羅中旭:我有一個小小的心得,就是特別要注意副歌部分的第一句和第二句,這個地方是整首歌的精粹所在,要經過反復提煉,要嘗試很多次。寫歌快的時候10分鐘就能完工,《星光燦爛》從有最初的旋律到最后歌曲成型只用了一天時間,慢的時候寫寫停停,反復糾結兩三個月都不一定能寫完。
記者:您覺得什么樣的歌曲會成為經典歌曲?
羅中旭:每年都有一批新歌跟大家見面,可是不管現(xiàn)在流行的是舞曲也好,搖滾樂也好,嘻哈音樂也好,都有一種亙古不變的內在規(guī)律,就是那種觸動心靈的歌詞,所謂“治愈型”的歌詞,加上真正好聽的旋律,就會被大眾接受、傳唱。我覺得所謂的歷久彌新,所謂的經典,就是在若干年以后,在不同的時空里,突然間又聽到這首歌,還會讓人感動,這才是直擊心靈的歌曲。
給自己定個目標去努力
每天就會覺得特別充實
記者:據(jù)說當年您錯過了《你快回來》,那首歌的旋律可謂深入人心,成就了孫楠,現(xiàn)在回想起來,您覺得遺憾嗎?
羅中旭:那時候我們公司的歌手有那英、景崗山,還有唱《大中國》的高楓,大家都有自己的代表作,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孫楠唱了五六年,一直沒有太大的起色,公司負責人就希望我把《你快回來》讓給他唱,其實也是很正常的事。有人說,這首歌如果由羅中旭唱,一定很有沖擊力,我覺得,可能我是失去了一次機會,但從另一方面又得到了很多。
記者:您做音樂三十多年了,有沒有想過轉行做別的事?
羅中旭:這么多年我堅持做音樂,給我?guī)砹撕芏嗟臍g愉、幸福,帶來了很大的成就感。堅持自己的風格,做真正讓人感動的好音樂,大家自然會喜歡。我可以不用靠做音樂來養(yǎng)活自己,不用因為生活所迫去做音樂,所以我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在沒有紛擾、不計名利的情況下做自己喜歡做的音樂,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這就已經很快樂了。人生十有八九是不如意的,不會一直一帆風順,如何才能化解這種不順利?我覺得就是把復雜的事情簡單化,化繁為簡,那就好啦,讓自己能過得輕松自在一點兒有什么不好?我希望這樣的態(tài)度和生活能夠一直延續(xù)下去。
記者:怎么說您也算是人到中年了,但仍給人一種年輕人的朝氣,是怎么做到的?
羅中旭:首先來說,“年輕”是什么?在我看來,不管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始終要給自己定一個目標和理想,然后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就會覺得每一天都很充實,能感受到生命的律動,能夠克制自己的不良習慣,這種感覺就是“年輕”。不單單是精神狀態(tài),還包括身體狀態(tài)、飲食習慣,我很少吃米飯,一年大概吃不了五六次,當然最主要的還是鍛煉,我喜歡足球,一直踢足球。時刻保持年輕的心態(tài)和狀態(tài),才會讓自己有“腔調”。
記者:說說您對天津的印象。
羅中旭:天津的文化有很鮮明的特點,從美食到相聲、曲藝,我自己還攤過煎餅馃子。當然還包括玩蛐蛐,玩得最好的人都在天津,天津有一部話劇就叫《蛐蛐四爺》,我也喜歡斗蛐蛐,這個愛好太辛苦了,有很多講究,每天喂食到凌晨三四點鐘。我真的非常喜歡海河邊的那些建筑,包括以前租界的老建筑,比如利順德大飯店,孫中山先生曾經下榻的地方,很多年前我就慕名去探訪過,拍過很多照片,很喜歡那種風格。
羅中旭自述
當年在車禍中身受重傷
卻讓我找到了人生方向
1998年10月的一天,我和助理乘車從杭州前往演出現(xiàn)場,半路上被一輛卡車追尾,我當場昏迷,失去了知覺。我既沒開車也沒喝酒,真的是飛來橫禍!醒過來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自己躺在手術臺上,渾身都是血,醫(yī)生正在剪我的衣服。
后來我媽媽告訴我,她連夜趕來,醫(yī)生對她說:“你要做好精神準備,你兒子能活過來已經是奇跡了,可能會高位截癱,胸部以下全部癱瘓,也可能會成為植物人。”我媽媽特別堅強,因為我爸爸去世早,她一個人帶大我們三個孩子,她的這種性格也深深影響了我。
治療過程中,我腦部有積水,需要做手術,過程就是用手指粗的針管扎進頭部,把水抽出來。醫(yī)生說:“打麻藥會影響你將來的恢復,你考慮好了。”我就想,咬咬牙就行了!下這個決心需要非常大的勇氣,到了做手術的時候,那種撕心裂肺的疼痛感,更是讓人徹底崩潰。
術后的康復更難熬。病床稍稍搖起來一點點,血液往下流的時候,我的頭就暈得不行,更不要說下地走路了。那時我最大的奢望就是能走到陽臺上,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每天有很多歌迷朋友從全國各地趕來,守在醫(yī)院門口,想進來看看我,他們給了我很大的動力,讓我更加渴望盡快回到舞臺上,繼續(xù)揮灑青春。
我在病床上躺了三個月,不能翻身,就這樣直挺挺地躺著,但我從來沒有自暴自棄過,我總對自己說,必須要好起來!終于有一天,醫(yī)生笑著告訴我:“你可以起來到陽臺上去走一走啦。”那一瞬間我體會到了一種從來沒有過的巨大的幸福感。
我寫過一首歌,歌名叫《戀人》,想表達戀愛過程中有歡聚的喜悅,也有分手的痛苦,但當你結束一段感情以后,千萬不能覺得天空都是灰色的,世界都是黑色的,一定要相信這世界上還有真愛,這樣才會讓自己的生活再次明亮起來。
經歷了那次大變故,我看待世界的方法也發(fā)生了一些改變,不再像以前那樣一門心思只想往前沖,而是希望能順其自然地做自己喜歡的音樂,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比如說有一年,我接到央視春晚的演出邀請,但是我拒絕了,因為我覺得應該陪媽媽在家過年,甚至我還開玩笑說:“把機會留給新人吧。”我學會了怎樣面對困境,在不太被大家關注的情況下繼續(xù)堅持做音樂,在沒有那么多名與利的前提下也一直堅持創(chuàng)作。正是那些經歷、那些磨煉,才讓我在創(chuàng)作中有了更多的體驗,更多內心的感悟,然后再通過音樂表達出來。我終于可以平心靜氣地回歸音樂本身,創(chuàng)作出更好的作品,形成人生的良性循環(huán)。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