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充”打敗“氪金”!他上演現實版“飛馳人生”

2024-05-11 14:54:45來源:南方都市報作者:彭雨欣 等
原標題:現實版“飛馳人生”:廣東摩托車手憑“散裝”配件奪冠之路

電影《飛馳人生》中,曾經叱咤風云的拉力賽車手張馳為了重回賽場,飽嘗生活的艱辛。他重考駕照,改裝賽車,拉到贊助,忍受著旁人的奚落嘲諷,最終決勝巴音布魯克。

車是借的,輪胎是二手的,皮衣是雜牌的,報名費是朋友湊的......東莞車手郭小蓬雖然沒有張馳這樣大起大落的人生經歷,但近日,他憑借“散裝”配件奪得摩托車邀請賽新人組冠軍和雨地排位賽最快圈速的勵志故事,被網友譽為現實版《飛馳人生》。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這名27歲的小伙曾孤注一擲來到東莞的賽車俱樂部,從助教做起,女友在奶茶店打工支持其賽車夢想。5月10日,他告訴南都、N視頻記者,目前正在成都緊張備賽。走紅之后,他冷靜復盤,“賽車運動,輸才是常態(tài),贏只是偶爾。我要在輸的過程中不斷去學習。”

郭小蓬。

爆紅

“很多人說我不行,你們看我的名字!”

5月1日-2日,在廈門舉行的紅珊車王摩托車邀請賽600CC組別中,奪得雨地排位賽最快圈速的郭小蓬,用手指著成績單喜極而泣。

車子是借的,輪胎是二手的,皮衣是雜牌的,郭小蓬還是頂著壓力拿下桿位。憑借簡陋的裝備殺出重圍,超過裝備更優(yōu)越的職業(yè)車手,這名瘦削黝黑小伙夢想成真的一刻,讓人動容。

郭小蓬奪得雨地排位賽最快圈速后喜極而泣。

廈門國際賽車場賽道高低落差大,彎道多直道短,對車手的重心轉移和剎車技術細節(jié)處理要求極高。

廈門國際賽車場賽場總監(jiān)、紅珊車王賽事總監(jiān)黃健告訴南都記者,車手到一個全新的場地進行比賽,一般會提前至少三天來練習備賽。

短短時間里,車手需要了解賽道的彎道直道組合、不同賽車路線的抓地力,還要通過徒步賽道,分析超車點和風險點。

在黃健看來,相比于其他車手,郭小蓬擁有更多的維修技術功底,更能理解賽車機械的基本運轉原理。

“他是一個很拼的人,本場賽事的排位賽,天氣不是特別好。其實能快起來的只有一條極限線路,但開得越快,風險就越大。不斷刷新圈速,取得桿位的成績,他確實展現出不一般的拼。”黃健說道。

對于愛徒在廈門賽事中的表現,教練鄺銘輝同樣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很拼,超出他平時的水平!”

鄺銘輝告訴南都記者,在排位賽中遇到雨天,車手通常會表現謹慎,發(fā)揮有所保留。“一般排到好的位置即可,避免人車摔倒,影響后面的正賽。”

郭小蓬卻全力以赴毫無保留拼到最后,幾個回合后,最終獲得雨地排位賽第一名。

“這次比賽,他對自己要求很嚴格。每一次過彎,都不允許出現失誤,并且還要快。”潘先生是郭小蓬的好友,兩人去年相識,今年一同參加了紅珊車王摩托車邀請賽。

潘先生向南都記者講述,這次比賽是郭小蓬第一次嘗試600CC的車型,他借了朋友的賽車,淘了個二手輪胎,但賽車仍然缺少了配件。“當時我們想完蛋了,可能比不了了,結果小蓬馬上拿紙皮做了造型對比,去五金店打了配件。”

如此情境下,當看到郭小蓬奪得雨地排位賽最快圈速喜極而泣時,周圍的每一個人,都被他所打動。潘先生說,“我們所有人都為他開心,后來看到他流淚,大家的眼睛都紅了。”

善意

賽后,郭小蓬在社交媒體上感謝了一路走來收獲的善意。

他自我介紹是騎著3萬元R6比賽的郭小蓬,“有的老板贊助了我皮衣,有的老板贊助了我報名費和路費,接下來我會努力努力再努力”。

他還特別感謝了一直默默支持自己的女友。“她無條件地支持我從事賽車運動,寧愿省吃儉用,不買化妝品不買衣服,堅定地相信我、幫助我。”

郭小蓬對女友說,很多人認為他27歲還這么幼稚,癡心妄想靠騎車改善生活。“我自嘲天天日曬雨淋黑得像一塊炭,你卻安慰我耀眼的鉆石也是碳。”

郭小蓬。

在人們的認知里,賽車是一項燒錢的昂貴運動。

“當車手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有一整個團隊為你服務,有司機運車,有專業(yè)的技師修車。當然這一切,錢是必須的。”汽車博主Berlin曾與郭小蓬有過幾面之緣。

他對南都記者說,“小蓬一點都不酷,沒有技師幫忙扶車,他就把車靠墻停著,練習賽他不敢摔車,爛了正賽就完蛋了。為了省錢直接把賽車從廣州騎國道到廈門。”

兩人一年前在廈門賽車場認識,互加了微信好友,“以前小蓬的個性簽名是‘每天練車三小時,下雨天學習三小時理論知識’”。

賽車,同樣伴隨著高風險。

潘先生告訴南都記者,對于節(jié)儉的郭小蓬而言,他甚至不敢讓自己在訓練過程中受傷。“不敢摔車,因為這意味著要花大把錢修車,人也會受傷。”

起初,郭小蓬是賽車俱樂部的助教。“其實摩托車行業(yè)的工資一般比較低,但是可以接觸到賽車,所以他就在上班期間開始慢慢接觸賽道練車,對他來說這可能離自己的夢想更近了一步。”

“他還是一個不吝于分享的人。”潘先生剛開始接觸賽車的時候,郭小蓬經常帶著他練習。“怎么走賽道路線,怎樣才能進步,他傳授了我很多技巧。”

此次在廈門舉行的紅珊車王摩托車邀請賽,潘先生原本不計劃參加。“但小蓬一直鼓勵我去嘗試一下,平時這么刻苦練習,應該去試試看。”

拼勁

對于愛徒郭小蓬的走紅,教練鄺銘輝感慨萬千,連說了三遍“幸運”,隨后又笑著說“這是謙虛的說法”。

鄺銘輝與郭小蓬的相識略帶戲劇色彩。

去年3月,鄺銘輝帶俱樂部的幾名學員去珠海賽車場考試車員證,其中一名學員提議“有兩個朋友也想一起去”,鄺銘輝欣然同意。

在珠海國際化的賽車場上,看著一輛輛600CC摩托車從身邊如風一般呼嘯而過,郭小蓬發(fā)出陣陣驚呼聲,臉上露出孩子般興奮的笑容。

“他那種對賽車從骨子里迸發(fā)的熱愛深深感染了我。”鄺銘輝說道。

后來,在全國車手的群聊里,鄺銘輝無意間看到一場新人賽事中有熟悉的名字,“郭小蓬新人組亞軍”。

“小伙子水平不錯。”鄺銘輝所在俱樂部發(fā)展態(tài)勢良好,他身邊急需助教協助其對學員管理訓練,于是向郭小蓬拋出橄欖枝。

彼時仍在清遠一家賽車俱樂部的郭小蓬,帶著女友一同前往東莞面試。面對鄺銘輝提供的包工資包吃住、免練習門票、全年保險等一系列條件,郭小蓬很爽快地同意了,“這些都是我想要的”。

為此,女朋友還辭掉了清遠的工作,陪他一起來東莞,在俱樂部附近找了奶茶店工作,默默支持郭小蓬實現賽車夢想。

作為助教的郭小蓬每天要負責俱樂部大量繁重瑣碎的工作,幫學員學習訓練、規(guī)劃線路等,只有閑下來才有一點自己賽車訓練的時間,“平均每天一兩個小時左右”。

郭小蓬在雨中參加比賽。

鄺銘輝印象深刻的是,這個1997年來自清遠連州的小伙,在賽車道上永遠不知疲倦,有著“不服輸的拼勁”,在貴陽賽事中,作為沖刺賽冠軍的郭小蓬和另一名車手在爭奪總決賽冠軍時產生碰撞,雙雙甩出賽道,但郭小蓬還是爬起來扶起車子堅持完賽并獲得第三名。

在閑聊中,鄺銘輝曾問起郭小蓬將來的賽車生涯規(guī)劃,他簡單有力回答三個字,“我要贏!”

鄺銘輝說,未來俱樂部對郭小蓬的培養(yǎng)訓練會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至于他是否走職業(yè)車手道路,尚無法預知。郭小蓬尚未取得賽車員證,目前車技亦未達到職業(yè)車手級別,職業(yè)車手除了車技外,還需要團隊運作、商業(yè)贊助等多方資源。

他希望郭小蓬對突然的爆紅能保持清醒的認知。

前程

從籍籍無名到一夜成名,普通人如何接住“潑天”流量?鄺銘輝的擔憂不無道理。

自郭小蓬拿下雨地排位賽最快圈速后,很多網友將其與第二名的職業(yè)車手秦濤對比,調侃秦濤“騎著30萬R6被郭小蓬的3萬R6追著跑”,感嘆郭小蓬手捧逆襲劇本。

5月8日晚,秦濤發(fā)視頻解釋,“下著大雨,場地非常濕滑,我覺得完全可以用一種比較保守安全的跑法去完成這場排位賽。”

他對郭小蓬同樣贊揚有加,“他把我的圈速刷新了,這點我是真的沒有想到,他還是蠻拼的,這種拼搏精神正是我們賽場上需要的。”

而評論區(qū)的留言里,有人認為“秦濤輸了還不服”,也有人稱“普通人喜歡看草根讓氪金大佬翻車的故事”。

郭小蓬沒有“飄”,而是在評論區(qū)謙虛回復,“秦濤的實力不容置疑,他是我的目標和偶像。請各位看清現實,我的實力遠不如他。能夠和他在一起參賽已經是我最大的榮幸。”

苦盡甘來,當這段現實版《飛馳人生》走紅后,面對鋪天蓋地的贊譽,郭小蓬冷靜地復盤,“其實賽車運動,輸才是常態(tài),贏只是偶爾。我能贏下這場比賽,不代表我一直都會贏,所以我認為要在輸的過程中不斷去學習、進步。”

5月10日,郭小蓬告訴南都記者,目前他正在成都緊張備賽。

郭小蓬。

曾琦昌是郭小蓬所在的悅騎賽車俱樂部的總經理。他記得去年5月2日,教練鄺銘輝將身形瘦弱的郭小蓬帶到俱樂部,跟公司介紹這是有潛力的賽車苗子,希望進來慢慢學習。

面對網上“郭小蓬已經完全達到甚至超越職業(yè)車手的水平”這一評價,曾琦昌向南都記者坦言,“小伙子學習能力很強,刻苦拼搏,成長非常快!”

但他認為,郭小蓬現在仍不屬于職業(yè)車手,且距離職業(yè)車手仍有不小的距離。

他說,等郭小蓬從成都回俱樂部后會“鳥槍換炮”,俱樂部考慮對他現有的一系列裝備更新升級,包括車子、鞋子、衣服和頭盔等,現在已有多家贊助商在聯系俱樂部,希望為郭小蓬提供贊助。

采寫:南都記者 彭雨欣 楊婷 韋娟明 實習生 李崇玉

責任編輯:高瑋怡
列表
文章排行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