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別!“盧溝橋事變”親歷者、“時代楷?!编嵏硎攀?/h1>

2024-07-05 09:27:28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原標題:“盧溝橋事變”親歷者、“時代楷?!编嵏硎攀?/font>

“盧溝橋事變”親歷者、抗戰(zhàn)史“義務講解員”、“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獲得者、“時代楷模”、“北京榜樣”榮譽獲得者鄭福來,因病醫(yī)治無效于2024年7月2日15時56分在北京與世長辭,享年93歲。

鄭福來出生于1931年10月,1952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家住北京市豐臺區(qū)盧溝橋西街。自小勤奮好學,吃苦耐勞,曾任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任盧溝橋鎮(zhèn)鎮(zhèn)長,為宛平街道退休干部。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fā),日軍的炮彈落在了年僅6歲的鄭福來家旁邊。他在睡夢中被密集的槍炮聲驚醒,隨后他跟著母親連夜逃難。一路上,他看到了無數(shù)悲慘的景象,也見證了日本侵略者的累累罪行和抗日軍民的浴血奮戰(zhàn)。

幼年的鄭福來幫解放軍買過煤油,也聽過小戰(zhàn)士講憶苦思甜的故事。軍管會接管盧溝橋后,不滿18歲的鄭福來跟隨解放軍參加發(fā)動群眾、宣傳群眾的活動。1949年3月,鄭福來參加革命工作。同年10月,18歲的他以盧溝橋鎮(zhèn)政府民政委員、治安委員的身份,參加了開國大典。1952年,21歲的鄭福來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產(chǎn)黨員。同年,鄭福來成為盧溝橋鎮(zhèn)第一屆經(jīng)過選舉上任的鎮(zhèn)長,上任后的首要任務就是組織修復盧溝橋和宛平城……從此,他的青春凝結在首都建設中,投身到國家發(fā)展、民族振興的偉大事業(yè)中。

在盧溝橋這段近一公里的石板路上,曾有逃難者的腳步,有侵略者的鐵蹄,也有保家衛(wèi)國的中國人民奮起反抗的身影!此后的70余年,鄭福來成為了一名抗戰(zhàn)史的“義務講解員”,他不懼風吹日曬,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在盧溝橋上為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講解抗戰(zhàn)往事,從不收取任何費用。近年來,盡管年事已高,但他仍堅持參與義務講解。老人堅持扶著欄桿站立講解,講到動情處,他說:“那段苦難的歷史一直印在我的腦子里,我活一天就要講一天,讓更多人知曉那段歷史。”

在鄭福來老人的義務講解生涯中,接待了7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外賓、華人華僑,和數(shù)以萬計的群眾和部隊官兵。不少華人華僑慕名而來,高校學子聽完鄭老的講解后,專門寄來感謝信,感謝鄭老讓他們了解、認識這段歷史。鄭福來老人用70多年如一日的義務講解,使人們牢記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偉大歷史,激發(fā)了越來越多盧溝橋游客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

在鄭福來的帶動和培養(yǎng)下,宛平地區(qū)形成了一支由黨員、居民、志愿者組成的義務講解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接過傳承“紅色宛平”基因的接力棒,在豐臺這片紅色熱土上,讓紅色故事流傳得更廣,讓抗戰(zhàn)精神感染更多人。

從親歷者到講述人,鄭福來用他的堅守,傳承著抗戰(zhàn)精神,用他的講述,提醒人們:“歷史就在那里,我們要以史為鑒、珍愛和平,把抗戰(zhàn)精神世世代代傳下去。”斯人已逝,其風長存。他的生平事跡和精神將永遠被人們銘記和傳承。

鄭老,一路走好!

責任編輯:高瑋怡
關鍵詞: “盧溝橋事變”親歷者 鄭福來
列表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