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四川中江,16歲的少年楊汶憲在病床上寫下了《致我體內(nèi)的癌細胞》這封信,勇敢地向病魔“宣戰(zhàn)”。
5年后,楊汶憲不僅戰(zhàn)勝了癌癥,還考入了位于湖南衡陽的南華大學,成為一名大一新生。
致我體內(nèi)的癌細胞
癌細胞你好,我叫楊汶憲,今年16歲,還有10多天滿17歲……我現(xiàn)在也會與你戰(zhàn)斗,我會做好被你吞噬的準備,但是你也必須做好被我戰(zhàn)勝的準備,雖說后者可能性比較小,但是,就算有億萬分之一的可能,那我為什么不能做那億萬分之一。
與癌癥抗爭八年 考上心儀學校
楊汶憲在2014年被檢查出了癌癥。過去這些年,母親帶著他四處看病,正常學業(yè)被打斷,從而耽誤了時間。但無論去哪里看病,楊汶憲始終都帶著他的課本,利用一切時間學習,即使在化療最痛苦的時候也不例外。靠著這股不服輸?shù)捻g勁兒,今年,楊汶憲以573分的高考成績被南華大學核工程類專業(yè)錄取,圓了自己的大學夢。
位于湖南衡陽的南華大學最近陸續(xù)迎來了大一新生報道,來自四川中江縣的楊汶憲也在其中。他靠雙拐走路,身段靈活。8月29日到校后,學工部的老師第一時間找到他,詢問他和媽媽的生活情況。
南華大學學生工作部副部長 崔澤文:學校這邊準備了一個宿舍,宿舍包括空調(diào)、衣柜、廁所等,這些方面都進行了布置。
楊汶憲能考上心儀的大學,全家人都非常開心,為了這一天,楊汶憲吃了太多的苦。
2014年,正在讀初二的楊汶憲在學校里不慎摔倒,送醫(yī)檢查后發(fā)現(xiàn),他患上了惡性骨肉瘤,也就是骨癌。這種病常見于青少年兒童,治愈的可能性很小,很多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到30%。
當時楊汶憲還不滿14歲,對于癌癥還沒有明確的概念,媽媽也盡量瞞著他,跟他往好的方面說。后來病情的日趨惡化,還是讓楊汶憲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楊汶憲:那時候(右腿)非常疼,一般疼的時候就自己打自己的腦袋,實在緩解不了撞一下墻,那時候能睡過去還是一件挺幸福的事。
楊汶憲媽媽 王榮華:孩子那個時候太慘了,我都不敢回憶。那時候痛起來,就是實在沒辦法了,他說你給我一個毛巾,使勁咬,嘴皮都蹭出血了,那個疼起來是鉆心刺骨。
雖然每天都被病痛折磨,但有媽媽陪伴身邊并不斷鼓勵,這讓楊汶憲有了堅持下去的勇氣。生病前兩年,媽媽王榮華帶著他在全國四處求醫(yī)。兩年下來,不但家底被掏空,還欠了很多外債。
楊汶憲:因為我這個病折騰成這個樣子,我還是感覺到挺自責的,但是后來媽媽跟我說,你只要努力學習,將來找到工作,我們能慢慢還上這筆錢,所以我在學習上就很刻苦,唯一能夠感覺到對這個家庭彌補的地方。
治療期間,無論去哪個城市,去哪個醫(yī)院,楊汶憲都會帶上全部的學習用品。病房里人來人往、環(huán)境嘈雜,時間久了,楊汶憲練出了一套抗干擾學習方法。
楊汶憲:吵嚷的時候我就記一些英語單詞,如果是安靜的時候就看一些書,然后寫寫作業(yè)。
但楊汶憲畢竟是自學,學習過程中經(jīng)常會遇到不懂的地方。這時,他會在網(wǎng)上給老師同學們留言請教,而他們看到后,都會第一時間為他答疑解惑。
經(jīng)過兩年治療,2015年,楊汶憲病情得到控制,他也很快返回學校繼續(xù)讀書,靠著刻苦努力,考上了中江縣最好的高中。
身處逆境不低頭 勇敢面對困難
考上高中之后,楊汶憲的生活并沒有就此一帆風順。2017年,正在讀高一的楊汶憲再次在學校里摔倒,病情復發(fā)。他不得不再次休學,隨媽媽遠赴北京治病。這一次,他的病情更加嚴重了。2018年,為了阻止病情進一步惡化,醫(yī)生給出了截肢的治療方案。起初,楊汶憲對這個治療方案完全無法接受。
楊汶憲媽媽 王榮華:他說我你別讓我截肢,我不想做殘疾人,我本來還想當兵的,我要當醫(yī)生,我要穿白大褂,我要戴醫(yī)生的帽子,那多帥氣。你讓我截肢,我死也不會截肢的。
楊汶憲:后來病房里面又來了一個病友,他幽默風趣的口吻就讓我的心里面松懈了一些。后來我就說既然只有截肢才能保命,那咱們就截肢吧。
截肢手術(shù)結(jié)束后一周,楊汶憲的病情得了有效控制,他很快出院返回四川,重返校園。2019年7月,楊汶憲到北京復查,主治醫(yī)生告訴他身體已基本痊愈。身體恢復,讓楊汶憲信心倍增,更加努力學習。2021年,他考出了543分的高考成績,超過當年一本線20多分,但他覺得自己沒有發(fā)揮好,決定復讀一年。
為了照顧楊汶憲,學校免費為他提供了宿舍,并為他的媽媽提供了校內(nèi)工作崗位,方便她陪讀。來到新環(huán)境,楊汶憲很快就和班上同學打成一片。因為楊汶憲年齡最大,同學都親切地喊他楊大哥。而他也主動承擔了大哥哥的義務(wù),只要有空,就會主動幫助落后的同學補習功課。
至于楊汶憲自己,則更加努力刻苦,每天晚上都學習到凌晨,平均每天只休息五六個小時。最終,經(jīng)過一年的拼搏,今年高考,楊汶憲以573分的成績被湖南南華大學核工程類專業(yè)錄取。
楊汶憲媽媽 王榮華:我拿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我就哭了,孩子能讀到這個專業(yè)感覺到有點不可思議,他畢竟身體殘疾,有很多種行業(yè)都不適合他,特別激動。
就在楊汶憲收到錄取通知后不久,他又寫下了《致戰(zhàn)勝病魔的自己》。他希望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激勵那些身處逆境的朋友們,勇敢面對困難,努力去克服它。
致戰(zhàn)勝病魔的自己
你好!我是(截肢)四年后的你。現(xiàn)如今,我即將踏上新的征程,去往大學讀書。我想對你說,堅定自己的理想,繼續(xù)保持一顆赤子之心,踏實、謙虛、自律,我在未來等著你!
帶著樂觀和堅強 開啟人生新篇章
5年前,楊汶憲寫下抗癌信,向病魔“宣戰(zhàn)”,5年后,他不僅打贏了這場艱難的戰(zhàn)役,更考上了理想的大學,開啟了人生新的篇章。楊汶憲失去了一條腿,但這份堅毅的勇氣和不屈的精神,卻讓他能夠走得更遠。
當然,這背后也離不開家人的支持、老師同學的幫助和社會的關(guān)心,尤其是楊汶憲的媽媽,是他最堅強的后盾、最溫暖的港灣??嚯y留在身后,希望放在眼前,楊汶憲,向著你所期待的未來,前進吧!
總臺記者 李姜楠 許滸 宋凱欣 王睿哲 馬榮達 德陽臺 杜敏 豐雪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quán)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