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拒三等功的他,卻不敢跟家人視頻通話

2023-11-07 10:56:20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作者:朱思雄 等

他的職業(yè)生涯

就干了一件平凡小事

戍邊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二十多年來

他從沒辦過大案要案

但他的故事,卻不簡單

他叫余永順

是云南文山邊境管理支

都龍邊境派出所的一位普通民警

1998年,他投筆從戎

但這個決定來得并不容易

彼時,余永順父親患病

行動不便,常年在床養(yǎng)病

戍守邊疆,誰來床前盡孝?

“為國守邊,是咱家的榮耀!

家里還有別人,你放心去!”

父親看出了兒子的猶豫

說出了鼓勵的話語

讓余永順下定了決心

坐上軍車的那一刻

想到家中老父,余永順淚流滿面

從省會昆明來到邊境文山

他成了一名邊防武警

年輕時的余永順

2018年

原公安邊防部隊集體退出現(xiàn)役

余永順本可以自主擇業(yè)回昆明

卻選擇留下來

當一名戍邊警察

有人問余永順為什么不回鄉(xiāng)

他答道,“戍邊也需要老戰(zhàn)士

我更愿意留下來

要是這會兒回去

總感覺有些事沒有做完”

余永順與戰(zhàn)友巡邏

8公里的巡邊路

余永順一走就是二十多年

沿途人跡罕至

但不少崖壁上

都有余永順和戰(zhàn)友留下的文字

“什么也不說,祖國需要我!”

“祖國萬歲!”……

紅色的大字,在山崖上十分顯眼

陽光照耀下,依稀泛光

巡邏民警在邊境磐石上寫下“愛國字”

不只是在邊境線上巡邏

穿著自備的膠鞋

余永順走遍了轄區(qū)每一戶人家

遇到哪家有農(nóng)活

他袖子一挽就下了地

余永順說

“咱們邊境線太長

憑幾個民警肯定看不過來

我們幫助群眾

群眾也幫助咱們守邊”

余永順幫群眾收拾稻草

巡邏路上

時常有群眾送民輔警水果

余永順接過來就啃

農(nóng)戶倒茶,他端起來就喝

他說:“你把群眾當家人

群眾才不會把你當外人”

余永順幫群眾處理竹篾

這些年來

余永順身邊不少人提拔、立功

可他卻提出申請

從邊境派出所副所長

轉(zhuǎn)崗成一位普通的社區(qū)民警

期間拒絕了六次三等功

面對旁人的疑問

余永順說:“誰不喜歡立功受獎?

但三等功對其他戰(zhàn)友來說

可能更加需要”

至于為何主動申請轉(zhuǎn)崗

做一名普通民警

他笑笑說,“我希望能離群眾近一點

能有更多機會,走走邊境線”

巡邊的每個晚上

余永順都會跟妻子通個電話

卻很少發(fā)視頻

他說,害怕看見了會更加想念

在余永順的手機里

還留著不少孩子的電話錄音

夜深人靜時,格外想家

實在睡不著的時候

余永順就放放孩子小時候的錄音

年輕時,余永順和妻子合影

平時,余永順把對親人的思念

埋藏在了花叢間

來自老家昆明的薔薇、玫瑰、月季

開滿了戍邊警務(wù)室的院子

余永順說,戍邊這些年

最虧欠的就是家人

父親去世,沒見上最后一面

孩子降生時

他正忙著為地震救援做準備

直到孩子滿月才看上第一眼

余永順常常感嘆

“我最感謝我妻子

照顧著一大家子”

前兩年,邊境建設(shè)口岸新村

余永順的妻子主動提出

把戶口從昆明遷到文山都龍鎮(zhèn)

妻子說,“難得見面

那咱們就先在戶口本上團聚吧

等我退休、孩子成人

我再來陪你一起守邊!”

回顧20多年的戍邊路

余永順語速漸慢

又像是自言自語

“誰不希望陪在家人身邊?

總有人要戍邊,是不是?”

向戍邊民警致敬!

記者:朱思雄、蘇顯龍、楊文明,視頻、配圖:雷躍、趙紅飛、李發(fā)興

責任編輯:李佩藺
列表
文章排行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quán)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

關(guān)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