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當庭落淚!把銀行卡借給他人搞詐騙,法院判了……

2023-11-10 08:49:38來源:中國青年報微信公號
  綜合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消息,近日,一場公開審判的直播,吸引了73萬人在線觀看。
  近日,貴州省興義市人民法院對四起電信網絡詐騙關聯(lián)案件進行公開審判。其中一名95后被告人后悔不已,當庭流淚。
  經審理查明,被告人廖某毅,1996年3月出生,大學文化。2023年6月期間,廖某毅從貴陽乘坐高鐵到達成都,提供自己名下的一張銀行卡,協(xié)助他人流轉網絡違法犯罪資金56萬元,非法獲取利益。
  經查實,被害人張某被他人以貸款利率過高返還貸款方式詐騙27.79萬元,其中部分贓款轉入廖某毅的銀行賬戶內。
  法庭上,被告人廖某毅當庭悔淚:“我大學畢業(yè)2年,缺乏社會閱歷,自以為提供銀行卡給他人不會有事,卻給很多人造成經濟損失,我對不起被害人,也虧欠了家人,辜負了父母的養(yǎng)育……”
  另外三案的被告人胡某龍、蔣某明、張某與被告人廖某毅作案手段基本相同,4被告人分別提供不同數(shù)量的銀行卡,協(xié)助網絡詐騙團伙轉移犯罪資金114萬元至56萬元不等。
  4被告人分別領刑
  法官經審理認為,被告人胡某龍、廖某毅、蔣某明、張某為牟取非法利益,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仍為犯罪活動提供幫助,情節(jié)嚴重,其行為均構成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
  法官根據(jù)審理查明的事實和量刑情節(jié),當庭分別判處4被告人有期徒刑7個月至拘役3個月不等刑期,并處罰金2000元至1000元不等。
  小心掉入“幫信”陷阱
  近年來經常為人所提及的“幫信罪”,算得上最為常見的“兼職陷阱”。
  據(jù)中國司法大數(shù)據(jù)研究院的數(shù)據(jù),從2017-2021年“幫信罪”案件中被告人年齡分布看,18周歲至28周歲占比最大,為55.09%;其次為29周歲至39周歲,占比34.23%。這意味著大學生群體幾乎成了幫信犯罪的重災區(qū)。
  中青評論曾發(fā)文稱,在網絡滲透到每個人日常工作生活的背景下,學校、銀行、電信運營商、網絡平臺等都應擔負起應有的社會責任,充分利用各種手段,在大學生與電信網絡犯罪之間構筑一道防護屏障,讓大學生成為科技進步的受益者,避免他們承受無法挽回的法律代價。
  綜合:興義市法院、中青評論
責任編輯:蔡曉慧
列表
文章排行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