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哈佛教授桑德爾:美國社會正在遠離“美國夢”

2021-10-19 15:36:14來源: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環(huán)球人物微信作者:馮璐
原標題:對話哈佛教授桑德爾:越認為自己是白手起家的人,越不會感恩和謙卑

 

曾多次來華交流訪問的哈佛大學政治哲學教授桑德爾認為,從某種程度上來看,美國社會正出現(xiàn)累積性的階層固化,正在遠離“美國夢”。

|作者:馮璐

雞娃、996、躺平……接受記者視頻專訪時,哈佛大學政治哲學教授邁克爾·桑德爾對中國的“網(wǎng)言網(wǎng)語”張口就來。作為知名學者,他曾多次來中國巡回演講,講話慢條斯理,但報告廳常座無虛席。

從上世紀80年代起,桑德爾就致力于公共倫理的研究,提倡把公共利益放首位。美國政治學會授予其特別成就獎。他的公開課《公正》是哈佛大學歷史上累計聽課人數(shù)最多的課程。40年過去,他卻失望地發(fā)現(xiàn),美國社會離公正漸行漸遠,精英越來越傲慢,群體割裂嚴重,在這當中,美式教育異化似乎難辭其咎。

在桑德爾新作《精英的傲慢》中譯本中,貫穿始終的是富人和窮人的對立,運氣和努力的對立。身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的桑德爾,喜歡訴諸終極價值關懷,對精英主義如何導致“美國夢”的破碎進行了深刻的分析。他受訪時說,自己對中國傳統(tǒng)儒學很感興趣。在他看來,儒學倡導個人從對集體的貢獻中尋找價值,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消除“精英的傲慢”。

 

上名校是一場金錢游戲?

在關于美式精英教育的說法中,“公平入學”或許是最動聽的一個。但桑德爾不客氣地戳穿了它。他援引案例告訴人們,上名校很大程度上是場金錢游戲。

2019年3月,當美國的高中畢業(yè)生們正在等待大學錄取結果時,聯(lián)邦檢察官宣布了一條舉國嘩然的消息——33名富有的父母被指控為子女“購買”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等名校的新生入學資格。

這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起高校招生舞弊丑聞。騙局主謀是個名叫威廉·辛格的教育咨詢顧問。他通過各種手段(如修改考試答題卡、造假體育特長生等)來提升學生成績,幫他們獲得名牌高校錄取通知書。

桑德爾把這個招生丑聞放在《精英的傲慢》一書的開篇。他說,即使不涉及辛格那樣的非法行為,許多美國大學對校友和大額捐贈人的子女也會給予特別考慮,“這說明財富和特權在美國大學錄取中有重要作用”。以美國前總統(tǒng)特朗普的女婿賈里德·庫什納為例,其身為地產商的父親向哈佛大學捐贈250萬美元(1美元約合6.5元人民幣),換來成績平平的他被哈佛錄取。而特朗普本人在其子女就讀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期間,也向該校捐贈了150萬美元。

·《精英的傲慢》中譯本近日出版發(fā)行。

桑德爾將這場游戲的丑陋描繪得淋漓盡致。在長達8年的大學招生舞弊操作中,辛格獲得2500萬美元非法收入。一家著名律師事務所的主任為女兒支付7.5萬美元,讓她在一個特定的考試中心參加大學入學考試,那里的監(jiān)考員已經收了辛格的錢,會設法確保這位考生得到滿意分數(shù)。有位富裕家長給辛格120萬美元,希望把自己不踢足球的女兒打扮成足球新秀塞進耶魯大學。辛格用其中40萬美元賄賂了耶魯足球教練,讓他以運動員名義特招這個女生。因出演電視劇《絕望主婦》而出名的女演員費莉西蒂·赫夫曼給了辛格1.5萬美元,搞定了女兒的大學入學考試。

這顯然違反了公平競爭的精神,公眾的憤怒可以想見。涉事學生已被陸續(xù)勒令退學。辦案檢察官說:“我們不是在談論捐贈一棟建筑,這樣學校更有可能接收你的子女;我們談論的是欺騙和舞弊、偽造考試成績、偽造體育證書、偽造照片、賄賂大學官員。”而在桑德爾看來,這種處理是不夠的,因為各方只是在打擊入學申請中的舞弊,并未宣告大學不能通過看似正常的捐款等渠道“出售”新生名額。

 

“美國夢”變成“高尚的謊言”

招生舞弊案無疑使更多人反思教育領域“美國夢”的破碎。但正如耶魯大學法學院教授丹尼爾·馬科維茨所說,人們只看到有人破壞游戲規(guī)則,卻沒看透游戲本身是一個陷阱。

根據(jù)民意調查,77%的美國人相信人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在桑德爾看來,這反映了新教倫理的影響。但數(shù)據(jù)和現(xiàn)實證明,美國人在經濟上的優(yōu)劣更容易代代相傳。這使得“美國夢”變成柏拉圖所說的“高尚的謊言”,也是民粹主義怨恨存在的原因。

為什么有權有勢的美國家長不惜花重金并冒著損害聲譽的風險,一定要讓孩子上名校?近幾十年來,名牌大學學位已成為美國人通往成功的工具。桑德爾說,美國家長真正看重的是名校帶來的精英聲望。而優(yōu)質教育是稀缺資源,需要競爭才能獲得。

·桑德爾在哈佛大學開設講座。

“‘美國夢’使得人們相信努力導致成功,相信任何人都能通過教育提升社會階層,卻忘記財富在其中的助力作用。”桑德爾說,為了讓孩子在各級入學申請中獲得競爭力,美國精英階層支付高額費用,購買擁有較好教育資源的住宅。美國頂層富裕家庭對子女的教育投資是驚人的,對每個孩子的累積花費高達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美元。

富有的家庭聘請導師為孩子上輔導課,聘請顧問為孩子的大學申請書潤色,讓他們參加舞蹈和音樂課,并在擊劍、壁球、高爾夫、網(wǎng)球、賽艇、曲棍球和帆船等精英體育項目中對他們進行訓練,以便獲得加入大學運動隊的資格。

不過,桑德爾笑稱“我從不逼迫自己的兩個兒子學這學那”。“他倆一個學哲學,一個研究動物,都是自己選的路。我堅決不當雞娃家長。”

“一方面,許多天賦高的學生受到激烈競爭的傷害,心理問題嚴重,焦慮情緒彌漫,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學生相信自己能進名校是自己努力的結果,與經濟條件無關。”桑德爾在采訪中如此描述自己在哈佛大學從教近40年的觀察。在他看來,這種個人主義成功觀造成精英的傲慢和下層民眾的屈辱感,其惡果是收入差距擴大、阻礙社會流動和助長階級對立,而這將侵蝕民主政治,最終導致民粹主義的興起。

“家庭越富裕,學生分數(shù)可能越高。好成績很難與經濟優(yōu)勢分開。影響成功的因素,如健康、天賦、家庭等,這些運氣和自己沒什么關系,卻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一個人能否進入大學、能讀什么大學及事業(yè)發(fā)展走向。這種不公平是更深層的問題。”桑德爾說。

 

儒家的價值觀更美好

在桑德爾看來,從某種程度上來看,美國社會正出現(xiàn)累積性的階層固化,正在遠離“美國夢”。

他解釋說,“美國夢”意味著只要努力,就可以改變命運;其提供的階層流動可能性緩和了多元社會隱藏的矛盾。但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了美國精英的世襲化傾向:常春藤名校學生中超過2/3的學生來自收入前20%的家庭。在普林斯頓和耶魯,來自全美前1%富裕家庭的學生比來自全美后60%家庭的學生還多。

桑德爾說,爭奪優(yōu)質教育資源是一個全球現(xiàn)象,在美國也不例外。但是,當公平的假象造成社會的撕裂與對立,人們就需要對成功的定義和教育的意義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在他看來,讓名校繼續(xù)承擔“精英分類機器”功能是危險的,會加劇社會分裂;應通過抽簽錄取學位申請者,減輕學生壓力,也減少他們的優(yōu)越感。“我們越認為自己白手起家、自給自足,就越難感恩和謙卑,不去關心公共利益。”

他呼吁有成就的人更有同理心,不要看不起沒有顯赫文憑的人,并反對用收入衡量人對公共利益的貢獻。“所有勞動者都有尊嚴。新冠肺炎疫情更揭示了我們多么依賴那些經常被忽略的勞動者:快遞員、卡車司機、護士等。我們要將更多注意力放在幫助沒文憑但做出重要貢獻的人們改善生活上。”他也很贊同中國整頓教育輔導機構、減輕學生負擔等做法,認為這能推動教育資源公平分配。

·桑德爾參加2018年阿斯圖里亞斯公主獎頒獎典禮。

曾多次來華交流訪問的桑德爾,對中國很熟悉?!吨袊侣勚芸吩鴮⑺u為“最具影響力的外國人物”。他出版過《遇見中國:邁克爾·桑德爾和中國哲學》,提供了儒家立場基礎上的西方哲學視角。

在他看來,儒家傳統(tǒng)有關于“德治”的豐富洞見,西方復興亞里士多德德性倫理的努力和中國一些學者復興儒家倫理的努力,兩者間有種有趣的關聯(lián)。他在《精英的傲慢》一書中也引用《紐約時報》的評論稱:“美國夢”承諾為所有努力工作的人提供通往更美好生活的道路,然而在今天,中國發(fā)展如此之快,在那里提高生活地位的機會大大超過美國。他說,盡管按人均計算,美國仍比中國富裕得多,但中國近幾十年來,富人和窮人都實現(xiàn)了收入增長,代際流動性更大。美國增長的收益卻流向了最富有的人。

桑德爾提出“貢獻正義”的概念,提倡各盡其能、和諧包容的公共生活,強化人們對公共利益的責任感,找到定義成功的新方式。他說:“公平正義是個系統(tǒng)工程。當我們?yōu)楣怖孀鲐暙I,并因此而贏得尊重時,我們才是最完整的人。”他建議人們重新思考公民生活中的三個方面:大學的角色、工作的尊嚴及成功的意義。他說,人們要完成從自我到社群、從“我想要什么”到“什么更有利于公共利益”的轉變。

從這個立場出發(fā),桑德爾表達了對儒家學說的濃厚興趣,“與強調個人主義的新教倫理不同,儒學重視個人對社群的貢獻,這樣的價值觀不過度宣揚競爭,也不會認為GPA衡量一切,在當下值得提倡”。

 

責任編輯:馮小玨
聲明: 版權作品,未經《環(huán)球人物》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列表
文章排行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