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里話清明

2022-03-28 10:10:10來源:通遼日報

陽春時節(jié),草長鶯飛,怎奈一句“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使得清明在文字深處增添了幾分煙雨朦朧,幾分傷感唏噓。清明,是從古詩詞的繾綣情思中走來的,否則,怎會勾起人們?nèi)绱说你皭潙涯?,如此的多愁善感。我們就在詩詞里來尋覓清明的腳步吧。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洳蔟R生,鶯飛蝶雙戲??仗米鄳?,酌茗聊代醉。”孟浩然的一首《清明即事》,道出了思親情。時在京城的孟浩然,遇到一年一度的清明,在別人的眼里,清明也許就是一個平常的日子,是春暖花開,祭祀踏青的時光??蓪ζ丛谕獾挠巫佣?,清明卻是那樣復(fù)雜,孟浩然心中貯滿了惆悵。他想起了老家山上祭祀的人群里,沒有他的身影;他想起了臨行前,為他密密縫衣的母親。此刻,母親在做什么?肯定有無限的牽掛。是不是也跟他一樣,空堂靜坐相思,滿腹愁緒令人百轉(zhuǎn)千回。

清明是祭奠先人,追思故友的時候。白居易的“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fēng)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生死別離出。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就是描寫清明掃墓的情景。清明風(fēng),野茫茫,墳累累,凄風(fēng)勁,錢紙飛;清明雨,黃土上,人悲泣,九泉下,靜寂寥,道不盡生離與死別,哭不盡生死兩重天,訴不盡悲傷與離情。

清明最容易讓人想到生死。宋朝大詩人黃庭堅的《清明》:“佳節(jié)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清明時節(jié),春雷滾滾,萬物復(fù)蘇,一片生機盎然,欣欣向榮的景象,可野外荒冢座座,蓬蒿縱連,荒草萋萋。此情此景,詩人由清明掃墓想到齊人乞食,由寒食禁煙想到臨死不屈的介子推。雖然他敬仰介子推的高尚品格,但他想到,世事無常,悠悠千載,賢愚混雜,誰是誰非,誰貴誰貧,到頭來所有人都是一捧黃土,終逃不脫死亡的命運,不由得一聲嘆息。

南宋末年詞人張炎,在清明時寫道:“清明時節(jié)雨聲嘩,潮擁渡頭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戀天涯。燕簾鶯戶,云窗霧閣,酒醒啼鴉。折得一枝楊柳,歸來插向誰家?”時間正是宋恭帝德祐二年,臨安被元軍攻陷,他在朝為官的祖父被元兵所殺,家遭籍沒,從此家道中落。年輕的張炎隱居浙東,江山易主,國破家亡,但他不甘屈節(jié)求榮,借清明抒家仇國恨。清明時節(jié),該祭祖數(shù)典,他還在異鄉(xiāng)游蕩,連梨花都在責(zé)備他了。可有誰知道,折柳欲插,家在何方?他把天涯游子欲歸無處,欲住無家的悲哀,傾訴的淋漓盡致。他筆下清明時節(jié)的雨和情,別具一格,心酸悲憤盡在不言之中。當(dāng)然,古詩詞里寫清明風(fēng)俗,踏青賞春的也不少,不乏有歐陽修的清明游西湖,西湖美景歷歷在目。李清照待字閨中時寫的《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這是一首寒食節(jié)的即景詞,從早夢寫到黃昏,充滿了少女的純真可愛,清明時的美好春光,洋溢紙上……清明,慎重思遠,明德歸厚。在古詩詞里話清明,尋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根和魂。(鄧訓(xùn)晶)

責(zé)任編輯:蔡曉慧
列表
文章排行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quán)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

關(guān)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