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凱特,走不出漩渦

2024-04-08 10:13:56來源:環(huán)球人物網-《環(huán)球人物》雜志作者:陳佳莉 魯天舒
  
2022年9月19日,凱特出席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國葬儀式。

      人物簡介:凱特,現任英國王儲妃,1982年生于英格蘭,婚前本名凱瑟琳·伊麗莎白·米德爾頓。她在英國圣安德魯斯大學修讀藝術史時認識了英國王子威廉,兩人交往8年后于2011年4月29日在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完婚,婚后育有二子一女。

  過去幾個星期,關于英國王妃凱特去哪了的傳聞,逐漸演變成一場攪動英國的風暴。

  凱特是世界上出鏡率最高的女性之一,也是英國美麗的平民王妃,曾登上美國雜志《名利場》的封面。然而,一場腹部手術,以及之后一系列虛虛實實的消息,將她推向輿論漩渦的中心。

  “離婚說”“病重說”“替身說”,各種猜測和傳言甚囂塵上之時,肯辛頓宮發(fā)布的一張凱特和孩子們的合照,又被證實進行了P圖。

  就在輿論逐漸走向失控之際,當地時間3月22日,凱特發(fā)布視頻聲明,表示自己被診斷出患有癌癥,目前正處于早期治療階段。她坦言經歷了“極其艱難的幾個月”,癌癥的發(fā)現是一個“巨大打擊”。但她傳遞了一個積極的信息,她說:“我很好,而且每天都在變得更堅強。”英國媒體認為,英國王室希望通過這次聲明讓外界關于凱特“消失”的謠言畫下休止符。

  2024年3月22日,凱特錄制視頻公布自己患癌。(視頻截圖)

  P圖引發(fā)的輿論海嘯

  時隔3個月,再次出現在公眾面前的凱特身形消瘦,聲音孱弱。她表示,自己與丈夫威廉王子近期一直盡量低調地應對這一狀況,并努力以3個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向他們解釋病情。她希望公眾能夠理解治療期間她與家人需要時間、空間與隱私。英國《每日郵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凱特之所以選擇22日公開亮相,是因為她和威廉希望等到孩子們復活節(jié)假期開始后再公布這一消息,這樣可以盡可能減少外界對孩子的干擾。

  此前,凱特最后一次公開露面是在2023年的圣誕節(jié)。當時,妝容精致的她牽著女兒夏洛特的手,去桑德靈漢姆教堂參加慶祝儀式。然而,就在幾周過后的1月中旬,卻傳來她因“計劃中的腹部手術”在倫敦的一家醫(yī)院住院近兩周的消息。出院后,凱特去往溫莎城堡附近的一所小屋靜養(yǎng),也就此“淡出”公眾視野。

  2月末,在威廉的教父——希臘已故國王康斯坦丁的追悼會開始前1小時,威廉突然宣布不會按計劃參加。幾天后,白金漢宮僅給出威廉因“個人事務”缺席的理由,并表示凱特“狀況良好”,沒有透露更多細節(jié)。

  懷疑與陰謀論洶涌而來,公眾的不滿情緒開始積蓄。

  3月5日,有媒體稱拍攝到了久未露面的凱特。照片顯示,在溫莎城堡附近,凱特的母親卡羅爾·米德爾頓駕駛著一輛SUV,疑似凱特的女士身穿深色外套、戴著墨鏡坐在副駕駛座上,似乎微笑面對鏡頭?,F場沒有其他親友或安保人員陪同。與此前的形象相比,照片中的凱特看起來面部浮腫,嘴邊的痣也不見了。有輿論指出照片中的女子或許并不是凱特,而是凱特的妹妹皮帕,甚至有可能是替身。

  一場“真假王妃”的爭論由此開始。

  為了平息輿論,凱特曾嘗試主動“露面”,不想卻弄巧成拙。3月10日,英國母親節(jié)當天,肯辛頓宮發(fā)布了凱特和3個孩子的合影。“感謝大家過去兩個月里的祝福和一如既往的支持。祝大家母親節(jié)快樂。”凱特寫道。這張其樂融融的照片似乎表明,自從去年12月消失在公眾視野以后,凱特的生活仍然幸??鞓?。

  然而,很快就有人發(fā)現了疑點——凱特的左手罕見地沒有佩戴婚戒。隨后,更多的P圖痕跡被注意到。最明顯的是女兒夏洛特的袖口有一處明顯的拼接錯誤,兒子路易特殊的手勢也惹人懷疑——食指與中指交錯的動作常被孩子們用來表示“請上帝原諒我撒謊”。此外,還有人質疑圖片中凱特的臂長超出人類正常范圍,她的頭發(fā)邊緣模糊不清。網友羅列出10余處P圖痕跡,讓這張照片看起來全是漏洞。

  凱特在3月10日發(fā)布和孩子們的合照,但被網友發(fā)現有多處疑似P圖痕跡,包括夏洛特的袖子上少了一部分,夏洛特的頭發(fā)突然披在肩上,凱特的衣服拉鏈忽明忽暗等。

  隨即,包括路透社、美聯(lián)社、法新社在內的多家通訊社紛紛從圖庫中刪除了這張照片,稱經過檢查,原始來源照片“疑似遭到篡改”,不符合通訊社的照片標準?!睹咳锗]報》評論道,自從美國宇航員登月以后,再也沒有哪件事情像凱特家庭合照的真實性一樣引起如此之多的討論。

  迫于壓力,凱特于3月11日在社交媒體上發(fā)布了一條公開道歉聲明:“和很多業(yè)余攝影愛好者一樣,我有時候會想嘗試一下圖片編輯。想向所有昨天看到全家福以后感到困惑的人道歉,希望大家度過了一個幸福的母親節(jié)。”

  P圖事件引發(fā)的輿論爭議如海嘯般洶涌而來,直到11天后,凱特公開現身公布患癌消息,才讓事件逐漸平息。

  “她是君主制的救星”

  從媒體戲謔的“等待的凱特”,到完美的平民王妃,這些年,凱特早已經逆襲成為英國王室的“臉面”。

  她多年來幾乎從未缺席任何公務活動,生完孩子后幾個小時內,就能穿著高跟鞋,微笑著站在醫(yī)院門口配合拍攝;她是已故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寵愛的孫媳婦,和女王在車里同蓋一塊毛毯;甚至在時尚界也有她的一席之地,只要她穿過的單品都銷售一空……

  這些年,凱特一直兢兢業(yè)業(yè)地以近乎完美的姿態(tài)面對媒體和大眾,接受著各界的審度。她開朗又可靠,每一次出席活動,都用標志性的笑容安撫人心;她頻繁活躍在慈善領域,成立了皇家基金會早期兒童教育中心,定期參與社區(qū)活動以及慈善籌款活動。“她是君主制的救星。”王室專家珍妮·邦德曾如此評價凱特。

  對于凱特在王室的作用,清華大學國家戰(zhàn)略研究院研究員、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錢峰對《環(huán)球人物》記者說,她以成熟的行事風格、優(yōu)雅的形象,成為已故王妃戴安娜后,獲英國公眾普遍好評的少數王室成員。“在這個動蕩的年代,她的存在能夠起到提振英國王室形象、穩(wěn)定人心的積極作用,給社會和民眾帶來慰藉。”

  然而,P圖事件對凱特來說是一次罕見的失誤。英國王室傳記作者奧米德認為,P圖風波證明,要讓公眾信任王室對外的每一個詞、每一張圖越來越難了。

  “凱特失蹤”一事一步步走向失控,吸引了全球的目光。美國《新聞周刊》網站3月17日報道,有關凱特的新聞在大西洋彼岸引發(fā)極高關注度,甚至超過2024年美國總統(tǒng)選舉中兩名鐵定候選人——總統(tǒng)喬·拜登和前總統(tǒng)唐納德·特朗普。

  “原本凱特及時顯現真容就可以平息所有非議,但王室卻選擇公布P過的照片,這反而讓社會各界對其有欲蓋彌彰的更多猜測。”錢峰說,“眾所周知,制造一個謊言往往需要一百個謊言去圓。英國王室這種失誤多少有點像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一個非同尋常的時刻”

  “作為超越黨派斗爭、強化國民認同、連接歷史與現在、定義英國文化與傳統(tǒng)的國家級象征,王室對英國政治、經濟、外交有提振作用,一定程度上也維持了英國的國際影響力。”錢峰說。

  但錢峰也提到,關于王室是否應該繼續(xù)存在的爭論一直都有,尤其年輕人對王室的支持率越來越低。此次輿論風暴的持續(xù)發(fā)酵,無疑會加深更多英國年輕人對王室“不透明”的固有印象,從而進一步降低他們對君主制的支持。

  “從英國的歷史來看,光榮革命以后,王室權力一直處于不斷式微的過程。”武漢大學國家文化發(fā)展研究院副教授韓晗對《環(huán)球人物》記者說,尤其伊麗莎白二世去世以后,權力的平衡悄然松動,英國王室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已然今非昔比。

  在韓晗看來,如今的英國王室成員與其說是“政治偶像”,不如說已儼然成為“娛樂明星”,隨時可能“塌房”。王子哈里和妻子梅根出走后不斷曝光王室內幕,王子安德魯卷入愛潑斯坦桃色丑聞……重要王室成員丑聞頻發(fā),消磨英國王室的公信力。

  作為“凱特失蹤”一事的余波,對于王室成員到底應該享有多少隱私這個問題,再次引發(fā)英國民眾熱議。

  有人認為,生病時淡出公眾視野無可厚非。王室傳記作家、《國王的誕生》一書的作者羅伯特·哈德曼表示,考慮到凱特最近的健康狀況,她在公眾視野里的缺席是可以理解的,“大多數人在做手術或出現了一些醫(yī)療問題以后,都需要一段時間來恢復”。

  也有專家指出,王室成員必須要“保持曝光率”。作為平民出身的勵志偶像,凱特的大部分粉絲是年輕一代,他們更加自我和獨立,因此要求王室透露更多細節(jié),呼吁王室內部管理更加透明。伊麗莎白二世就是“保持曝光率”方面的專家。她常身著色彩鮮明的套裝,成為人群中最亮眼的存在。“我必須被看見,才能被相信。”她曾說。

  有英國媒體認為,凱特的視頻聲明將是夫妻倆近期最后一次回應此事,該聲明除了表達感謝之外,還是一個“禮貌性警告”,希望未來不要再被打擾。同時,媒體對英國王室的未來表示出格外擔憂。美國《紐約時報》稱,凱特之前,英國國王查爾斯也宣布患癌癥,“對于英國王室來說,這是一個非同尋常的時刻”。
責任編輯:李璐璐
列表
文章排行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