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風,為蘇軾人生打底

2023-01-10 09:38:21來源:華西都市報作者:徐語楊

北宋景祐三年農(nóng)歷臘月十九,蘇軾出生在眉州眉山縣城紗轂行一戶“門前萬竿竹,堂上四庫書”的詩禮之家。今年1月10日(農(nóng)歷臘月十九)是蘇軾986歲的生日,“東坡文化季”系列活動也正式啟幕,其中就包括眉山三蘇祠將舉行一年一度的“壽蘇會”。

眾所周知,蘇軾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并稱“三蘇”,均是流芳傳千古、才名震古今的文豪。蘇軾之所以能成為千年英雄和文化巨人,與他從小耳濡目染接受的家庭教育密切相關(guān)。正值蘇軾誕辰之際,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中國蘇軾研究學會副會長陳才智,解讀蘇軾的家風家教如何影響了他的一生。

蘇洵熱愛游學

深深影響蘇軾一生

陳才智說,蘇氏家族有著家行仁孝、愛民忠君、直言敢諫、樂善好施等優(yōu)良家風,世代傳承,對蘇軾絢爛多彩的人生打下亮麗的底色。蘇軾的成長過程中,起到關(guān)鍵作用的莫過于雙親,父親蘇洵,人稱“蘇老泉”,三挫于科場,絕意于功名而潛心經(jīng)史學術(shù)文章,27歲以后發(fā)憤讀書,以身作則,對蘇軾和蘇轍嚴格要求,勉勵二人勤奮學習。

知子莫若父,蘇洵非常了解兩個兒子的脾氣和個性。長子蘇軾聰穎,蘇洵尤為自豪,但是他也看到了蘇軾身上過于豪放、收不住鋒芒的弱點。他在《名二子說》中說,車輪、車輻、車蓋、車軫,在一輛車上都各司其職,唯有車軾,好像沒有什么實際作用,只是露在外面的橫木。雖然如此,軾之存在,其實意義有兩點,其一,為物雖小卻不可或缺,平時默默無聞,關(guān)鍵之際則扶危救困,其二,才華橫溢往往會鋒芒畢露,必然會招致嫉恨,進入社會,需要收斂鋒芒,像軾一樣,雖身處車子的顯要位置,卻應該有所“外飾”,并善于掩飾,不可以太直。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蘇洵經(jīng)常帶著兄弟倆游歷名山大川,每到一地,都不忘瞻仰先賢。即便不能帶蘇軾兄弟出去,蘇洵回到家中也常常給兩兄弟講述路上見聞,很多事跡令蘇軾非常著迷。這種行走的力量深深影響了“身行萬里半天下”的蘇軾,四十多年宦游四海的經(jīng)歷,使蘇軾對于人文古跡情有獨鐘,因此留給后人不少山水名篇。這些山川名勝,也因蘇軾的吟詠而魅力倍增。

溫厚沖淡的心靈

來自善良仁愛的母親

蘇軾童年時代,父親蘇洵常常游學在外,對蘇軾的教育主要落在母親程夫人的身上。程夫人出身名門,自幼熟讀詩書,知書達理,同時她非常注重對孩子人格的培養(yǎng)。

陳才智列舉了程夫人教蘇軾讀書的例子,有一次,她陪兒子讀《后漢書·范滂傳》,文中講范滂因黨錮之禍為宦官所殺,臨刑前與母訣別,安慰母親不要悲傷。范滂的母親很堅強,安慰兒子道:“一個人既想有好的品德名聲,又想要長壽富貴,如何兩全?”蘇軾深有感觸,問母親:“倘若我也做范滂這樣的人,母親會同意嗎?”程夫人答道:“你能做范滂,難道我就不能做范母嗎?”這樣響當當?shù)难哉摚芍^中國教育史上閃耀至今的光芒。正是在母親的言傳身教下,年少的蘇軾立下遠大志向,要做一個為理想不惜以死相爭的人。

蘇宅四周竹林密布,程氏借竹喻人,教導蘇軾兄弟要像竹子一樣,有堅韌不拔、剛正不阿的氣節(jié)。程夫人是一個天性善良的人,蘇宅雜花滿樹,許多鳥雀喜歡來此處安家,程夫人禁止家人捕鳥,孩子們甚至可以湊近觀察它們。一方宅院的生態(tài)和諧,是因為程夫人對于萬物心存善念,“惡殺生”的觀念也影響到蘇軾,讓他在人生的歷程中始終保有仁慈溫厚而沖淡的心靈世界。

倡導興學設(shè)教

重視教育和家風培養(yǎng)

蘇軾是文化史上罕見的全才、通才和天才。陳才智在其所著《蘇海拾貝》中說,統(tǒng)攝蘇軾研究有個最恰切的概念就是“蘇海”,作為“蘇海”里的一朵浪花,蘇軾家風傳承的經(jīng)驗,在教育學理念和實踐上也是貢獻巨大,影響深遠。用李之儀的話說,即“載瞻載仰,百世之師”(《東坡先生贊》其二)。

蘇軾對教育十分關(guān)注,他倡導興學設(shè)教,注重教化的作用,但并不過分夸大學校的功能;論證學與道的關(guān)系,強調(diào)實踐的重要性;主張學校教育應通過嚴格有序的教學,保障人才的規(guī)格質(zhì)量,以此為選拔人才提供資源,并就科舉考試科目和程序提出具體建議。在教育學上,蘇軾有思想,有理念,也有具體實踐,不僅惠澤潤當時,而且影響垂范今世。他的教育主張和建議,涉及學校功能、學習方法、考試改革和教育管理等方方面面,很多建議為朝廷采納并推行,為北宋教育的繁榮發(fā)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陳才智認為,蘇軾豐富而獨到的教育理念和實踐,不僅充實了古代教育理論素材,而且對現(xiàn)代教育仍然具有啟迪作用,“今天,蘇軾的教育理念和影響顯得格外寶貴,可以說早已超越一朝一代,關(guān)聯(lián)多省多市,隨著其浩蕩的才情、淵博的學識、幽默的風格、從容的氣度、剛正的氣節(jié)、灑脫的氣質(zhì),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寶貴財富,就像大海一樣,吸引著熱愛他的你和我。”

知道多一點

蘇軾生日應過公歷還是農(nóng)歷?

根據(jù)推算,每年的1月8日應當是蘇軾的公歷生日,不少網(wǎng)友在線上為東坡賀壽。但蘇軾生于北宋景祐三年農(nóng)歷臘月十九,今年的臘月十九則是1月10日。陳才智也回答了網(wǎng)絡(luò)上近期關(guān)于蘇軾生日的熱議話題,關(guān)于蘇軾生辰有公歷和農(nóng)歷兩種算法,各有依據(jù)。按照農(nóng)歷,蘇軾生于北宋景祐三年臘月十九。檢陳垣《二十史朔閏表》,景祐三年臘月十九正值公元1037年1月8日。今人紀念蘇東坡誕辰,可以選擇公歷的1月8日。兩種紀年對蘇軾生辰月日的選擇都是可行的,就如同我們今天過生日,公歷農(nóng)歷往往不在同一天。一年也可以過兩次生日,既可以在農(nóng)歷生日吃長壽面,也可以在公歷生日享用生日蛋糕。

對于紀念蘇軾而言,古人自然是用農(nóng)歷??滴跞拍辏?700年)十二月十九日,詩人宋犖在蘇州首開壽蘇雅集,慶賀補訂后的《施注蘇詩》刊成。繼此之后,蘇軾研究專家翁方綱一生至少舉辦過24次壽蘇會。著名藏書家黃丕烈在蘇東坡誕辰775周年時曾作詩紀念:“東坡生日是今朝,愧未焚香與奠椒。卻羨蘇齋翁學士,年年設(shè)筵話通宵。”此外,畢沅、梁章鉅、孫星衍、洪亮吉、張問陶、伊秉綬、林則徐、陶樑、余紹宋、羅振玉、吳昌碩等學者達官或文壇雅士,都舉辦或參與過壽蘇會。這已經(jīng)成為今人研究蘇軾對后世影響的重要選題之一。(徐語楊)

責任編輯:蔡曉慧
列表
文章排行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quán)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

關(guān)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