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味田間小菜,為何讓蘇東坡心心念念15年?

2023-02-10 10:01:00來源:封面新聞作者:王越欣 等
原標題:不是豌豆尖也不是紅苕尖 讓蘇東坡想了15年的元修菜究竟是個啥子菜?

東坡肉、東坡魚、東坡肘子……說起與蘇東坡有關的美食,大家對這些美食耳熟能詳。但有一味田間小菜,也與蘇東坡息息相關,更是讓他在離開家鄉(xiāng)的15年里仍然心心念念。

這個菜便是來自家鄉(xiāng)眉山的元修菜,東坡詩云“余去鄉(xiāng)十有五年,思念而不可得”。有人說,元修菜是豌豆顛,也有人說紅苕尖,但也有人說都不是。

那這個讓蘇東坡牽掛“愛的深沉”的家鄉(xiāng)美味,究竟是個什么菜?

四川遍地種的野菜

讓蘇東坡思念15年不可得

“元修菜實際上就是四川遍地種植的野菜油苕,是一種春菜,也叫巢菜,肥田草。可以拿來燒、炒,做羹,燒湯;還能做成干菜,做法多樣,味道鮮美。”中國蘇軾研究學會理事、眉山市文聯(lián)副主席王晉川說。

那元修菜一名是怎么得來的呢?這就與蘇東坡的好友——巢谷有關。蘇東坡與巢谷是同鄉(xiāng)也是好友,少時曾攜手游于江湖。蘇東坡被貶黃州,在這期間,他不僅思念家鄉(xiāng),也十分想念家鄉(xiāng)的一種味道,并稱“去鄉(xiāng)十五年,思而不可得”,于是,他囑托準備從黃州回眉州的巢谷,給自己帶一包巢菜的種子回來。“巢谷字元修,跟蘇東坡的關系很好,東坡就戲謔說是元修菜,因此得名。”

蘇東坡在其詩作《元修菜》的題注里這樣寫道:“菜之美者,有吾鄉(xiāng)之巢。故人巢元修嗜之,余亦嗜之。元修云:使孔北海見,當復云吾家菜耶?因謂之元修菜。余去鄉(xiāng)十有五年,思而不可得。元修適自蜀來,見余于黃,乃作是詩,使歸致其子,而種之東坡之云。”

拿到菜種后,蘇東坡將其種在黃州開墾的荒地上。因感念巢元修的情誼,每當黃州當?shù)厝藛柕竭@是什么菜時,蘇東坡都會介紹這是“元修菜”。

圖為長在眉山蘇墳山的元修菜。 王晉川 攝

元修菜怎么吃?

用米湯煮后蘸醬

那么這個元修菜,究竟是個什么菜?蘇東坡寫下的《元修菜》一詩,便整理還原了元修菜幾乎所有的信息。

彼美君家菜,鋪田綠茸茸。

豆莢圓且小,槐芽細而豐。

種之秋雨余,擢秀繁霜中。

欲花而未萼,一一如青蟲。

是時青裙女,采擷何匆匆。

烝之復湘之,香色蔚其饛。

點酒下鹽豉,縷橙芼姜蔥。

那知雞與豚,但恐放箸空。

……

詩里對巢菜的生產(chǎn)、性狀、種植、采擷、烹調(diào)等作了詳盡的描述,烹煮后不變色,依然翠綠;吃起來甚至也不會去想吃雞肉和豬肉了,可謂對元修菜極盡贊美。

“現(xiàn)在眉山鄉(xiāng)間都到處可見元修菜,老百姓把油苕的嫩芽摘了,與肉丸子一起煮成湯,就是一道家常美味。”王晉川說,“蘇墳山進門左邊甬道,就長有這種菜。”

“這個菜的吃法,就是少量油炙鍋后加入米湯煮熟,然后蘸醬食用。”王晉川說,“不過吃元修菜有一點要注意,就是不能喝酒,不然可能會引起喉頭水腫。”

其實,這時在黃州擔任團練副使的蘇東坡,生活十分落魄。他描述自己當時的生活是“何殊病少年,病起須已白”、“空皰煮寒菜,破灶燒濕葦”。

在異鄉(xiāng)經(jīng)年的流離中,巢谷為他帶來家鄉(xiāng)的味道,育化出無限的滿足。這種滿足,不僅僅是口腹之欲的滿足,更是對蘇東坡那顆思鄉(xiāng)之心最大的慰藉。

(封面新聞記者 王越欣 李慶 陳光旭

責任編輯:馮小玨
列表
文章排行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