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49年參軍前,就讀于中山大學附中(現(xiàn)廣東實驗中學)的張義生就無數(shù)次聽過“大師姐”陳鐵軍的故事了。那是一段壯烈、熱血又浪漫的革命愛情。
陳鐵軍,原名陳燮君,1904年出生于廣東佛山的一戶華僑商家。15歲時,在五四運動感召下,她立下革命救國的志愿;16歲,為了給當?shù)馗簧碳覜_喜,她又被父母指婚于不學無術的“富二代”;到了18歲,為掙脫家庭的桎梏、尋求心中的真理,陳鐵軍變賣首飾和衣物,獨自奔赴革命中心廣州。1924年,陳鐵軍考入廣東大學文學院(現(xiàn)中山大學)預科,并在兩年后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入黨不久,陳鐵軍接到重要任務:解救被國民黨抓捕的周文雍。周文雍是廣東工人赤衛(wèi)隊總指揮,也是廣州工人運動的領軍人物之一。陳鐵軍以其妻子身份探監(jiān),送去大量紅辣椒炒飯,囑咐他千萬不能喝水。很快,周文雍全身發(fā)燙,上吐下瀉,有了傳染病的跡象,國民黨只能將他移至醫(yī)院。隨后,黨組織成功將周文雍救出,周、陳二人則繼續(xù)假扮夫妻進行地下工作。
1927年12月11日,廣州起義爆發(fā),周文雍領導的工人赤衛(wèi)隊配合教導團攻占國民黨廣州公安局。3天后,由于實力懸殊,廣州起義失敗,周文雍與陳鐵軍轉移至香港。在外,他們是恩愛夫妻;在家,他們又是有共同信仰的同志。每次家中一有異動,陳鐵軍都會將陽臺的花搬開,警示周文雍先不要回家。相互扶持中,兩人漸生情愫,但因為事業(yè)從不談及兒女私情。
1928年1月,為重建廣州市委組織,周、陳冒險北上,因叛徒告密被捕。他們遭受酷刑,始終不屈,周文雍更在監(jiān)獄墻壁上寫下:“頭可斷、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滅。壯士頭顱為黨落,好漢身軀為群裂。”就義前,周文雍要求與陳鐵軍合影,兩人在最后一刻表明心跡,“周文雍將圍頸之巾轉繞其妻頸上,并與之握手;其妻則手持周頸部之繩,使勿縛急”。
就義時,周文雍23歲,陳鐵軍24歲。
這場絕戀另無數(shù)共產(chǎn)黨人動容:周恩來與鄧穎超得到消息后,悲而落淚。周文雍是周恩來在廣州擔任中共廣東區(qū)委委員長時的舊部,陳鐵軍更是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中幫助難產(chǎn)住院的鄧穎超死里逃生。因此,直到新中國成立后,總理夫婦仍常常懷念周文雍和陳鐵軍。1962年2月,周恩來在紫光閣接見一批劇作家,動情講述了這段“刑場上的婚禮”,號召作家們將它寫成劇。也是當時,身處文工團的張義生得知總理講話,開啟了長達15年的取材、創(chuàng)作之路,并申請從北京調回廣州。
15年中,張義生走訪眾多參與過廣州起義的老革命人,大海撈針般搜集了不少周、陳的書信,一遍遍打磨著作品。1977年,張義生突然收到了鄧穎超的來信:“關于把陳鐵軍烈士的事寫成戲是總理生前愿望,這回得我來促使還愿了。”張義生將劇本寄給鄧穎超,很快得到了意見,這是她在出國訪問前讓秘書一字一句記下的。反饋中,鄧穎超又提供了多條線索,張義生決定再度南下。
·《刑場中的婚禮》劇照。
回京后,張義生又收到了徐向前元帥的接見通知。廣州起義中,徐向前擔任工人赤衛(wèi)隊第六聯(lián)隊隊長,是周文雍的下屬。徐向前向張義生回憶起義的點點滴滴:周文雍帶領的赤衛(wèi)隊員穿什么、吃什么,陳鐵軍如何假扮賣菜婦女給隊員送槍和手榴彈,起義失敗后他們又如何轉移……一同被接見的還有長春電影制片廠的蔡元元和廣布道爾基兩位導演。前者曾在電影《雞毛信》中飾演海娃,后者則是新中國第一位蒙古族導演。三個人就此組建了電影的編導團隊。
還有一位參與了廣州起義的元帥對劇本編寫格外關注,那便是聶榮臻。他曾4次接見創(chuàng)作團隊,不厭其煩地講述老戰(zhàn)友的故事。聶榮臻和周文雍在起義中建立了深厚友情,后又共同負責赴港革命者的安置。周文雍受命回廣州繼續(xù)革命時,聶榮臻向組織表達了強烈反對:“周文雍在廣州很有名,回去很危險。”但周文雍自知廣州有未竟的事業(yè),毅然離開了香港。離港前夜,聶榮臻和周文雍徹夜長談,沒想到那就是訣別。聶榮臻說:“文雍與陳鐵軍在刑場就義,香港報紙刊登了他們的合影,我非常難過,就把報紙剪下來揣在身上,直到紅軍長征天天打仗才丟失了。”
那時,全國創(chuàng)作者仍未從“文化大革命”的余震中恢復,張義生不知如何塑造英雄的愛情故事。聶榮臻一錘定音:“你們不要怕犯錯誤,膽子要大些。”
1979年夏天,帶著萬千期待,《刑場上的婚禮》在廣州開拍。電影詳細描寫了周文雍和陳鐵軍的日常生活,既有革命中的激情和驚險,也不乏二人從假扮夫妻到真情流露的細節(jié)。廣州起義前一夜,他們站在窗前,談論著自己對未來的向往、對革命的堅定,也談論著心中真正的愛情的模樣。這些與早年革命電影都不太相同的“柔情”,反而使觀眾受到了更大的內心觸動。影片最后,刑場上的周文雍和陳鐵軍站在象征英雄和愛情的木棉花樹下,向群眾宣布結婚。陳鐵軍的臺詞催人淚下:“當我們就要把青春和生命獻給黨的時候,我們要舉行婚禮了。讓這刑場作為我們的禮堂!讓反動派的槍聲作為我們結婚的禮炮吧!”
在如今年輕人聚集的B站上,《刑場上的婚禮》仍有上百條“彈幕”,二人就義的畫面出現(xiàn)時,有網(wǎng)友寫下:“這就是信仰的力量。”就像40多年前,張義生問聶榮臻:“為什么總理、元帥對這個劇本如此在意?”
聶榮臻說:“一定要把這個故事寫出來,讓青年人懂得什么是革命,什么是愛情!”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仿佛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這才是偉大的愛情。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