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中國工程院官網(wǎng)消息
1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首任總設計師
王永志
因病醫(y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
享年92歲
在擔任總設計師的14年間
王永志主持了工程設計、研制
4次無人飛行試驗和神舟五號、六號
載人航天飛行的技術工作
從載人飛船到空間實驗室
再到長期有人照料的永久性空間站
他的構想成為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三步走”戰(zhàn)略
他年輕時曾壯著膽子
敲開錢學森的門
1932年,王永志出生在遼寧
18歲時
王永志聽聞美國飛機在朝鮮戰(zhàn)場上狂轟亂炸
意識到國家需要強大的國防來守護
他放棄了原本做農(nóng)業(yè)科學家的夢想
以優(yōu)異的成績被清華大學
航空系飛機設計制造專業(yè)錄取
(后因院系調(diào)整并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其間被派往莫斯科繼續(xù)學習
后來,王永志又因為國家需要
改學火箭導彈設計專業(yè)
當時,導彈專業(yè)非常敏感
上課不允許記筆記
腦袋記住多少算多少
留學期間,由于保密要求十分嚴格
王永志竭盡全力強化記憶力
力爭多帶回一點知識
留學回國后,王永志參與了
我國自主研制的首型彈道導彈
“東風二號”的發(fā)射過程
然而在試射前夕
因為高溫導致推進劑膨脹
不能灌進足夠的燃料
導致彈頭無法達到計劃射程
當時,30歲的王永志
壯著膽子敲開錢學森的大門
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并被采納
經(jīng)過一次次改進
1964年6月29日
“東風二號”導彈發(fā)射成功
這標志著我國的導彈事業(yè)
從此邁向自主研制的道路
60歲擔任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
“絕不能讓航天員出事”
1992年9月21日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項
王永志被正式任命為
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
那一年,他正好是60歲
王永志坦言,“東北話叫壓力賊大”
載人航天的難度極大
王永志說絕對不能讓航天員出事
載人航天工程的重中之重
是保障航天員的人身安全
作為工程的總設計師
王永志不僅要對工程的重大決策負責
更要對載人航天工程的各個系統(tǒng)
甚至對幾十萬個元器件的安全負責
他提出了從源頭查找問題的“歸零”制度
王永志說規(guī)則制度是根本保障
不帶任何隱患上天,是“歸零”的核心
在王永志的書柜里
擺放著好幾摞舊筆記本
里面密密麻麻記載著關于航天的各種記錄
2003年10月15日
隨著王永志和全體航天人的
齊心協(xié)力、集智攻關
中國人的腳步終于第一次邁進太空
“飛云直上八千丈,只手撥云觀滄海”
這是王永志在神舟五號上天之前
送給楊利偉的一句詩
當楊利偉從神舟五號返回艙
安全走出來的時候
王永志內(nèi)心一時百感交集
“把中國人送上天
這也是天遂人愿
最后的目標都達成了,無怨無悔”
2022年11月17日
王永志90歲生日時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
在太空為他送上生日祝福
網(wǎng)友紛紛直呼
“這是宇宙級生日祝福!”
改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高級顧問
“國家的需要就是我們的理想志愿”
2006年5月,74歲的王永志
卸下肩上的重擔
改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高級顧問
仍心系國家航天事業(yè)、培養(yǎng)航天人才
一直為載人航天事業(yè)奮斗
多年來,我國不但培養(yǎng)出
素質(zhì)過硬的航天隊伍
還培養(yǎng)了載人航天精神
王永志說,希望后輩認真學習
“兩彈一星”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
“國家的需要就是我們的理想志愿
繼續(xù)圓夢飛天”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ID:cctvnewscenter)綜合《吾家吾國》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