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圍困的俄大使,美國人連廚子都不留給他

2022-05-21 07:40:09來源: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環(huán)球人物微信作者:于冰
原標題:被圍困的俄大使,美國人連廚子都不留給他

與安東諾夫打過交道的前外交官稱,

他是“來自地獄的談判專家”。

作者:于  冰

編審:蘇睿  凌云

67歲的安東諾夫頭頂有些禿,還有一個奇怪的外號——“斗牛犬”。

他是俄羅斯駐美國大使,經(jīng)常在公開場合穿深藍色西裝,內搭一條銹紅色領帶,再加上白襯衫,有意在服裝的色彩搭配上與俄羅斯紅白藍的國旗色保持一致。

· 安東諾夫出席活動的“標配”:深藍色西服、銹紅色領帶、白色襯衫。

2017年,走馬上任俄駐美大使的安東諾夫,被美媒形容為是“既冷酷又迷人的男人”。如今,5年過去了,他卻成了白宮最不受“待見”的俄羅斯人。

對此,美媒故意在標題上挖苦安東諾夫,“孤獨的安東諾夫——俄羅斯大使是華盛頓最不受歡迎的人”。

美國人想策反俄外交官?

坐落在華盛頓威斯康星大道2650號,有一棟令人印象深刻的白色大理石建筑,那是俄羅斯駐美國大使館。人們也稱它“白盒子”。

· 俄羅斯駐美國大使館。

“白盒子”和俄羅斯大使,在美國是一個什么存在?

俄新社曾這樣介紹,俄羅斯大使在美國的使命與其他國家的大使一樣,主要任務是:在美國代表俄羅斯的利益;向東道國轉達俄政府意見和觀點;研究東道國政治、經(jīng)濟局勢等,并將信息通報給本國。為此,俄羅斯大使必須與美國著名政治家、商人和文化界人士接觸。

俄烏沖突爆發(fā)后,俄美兩國的外交交鋒持續(xù)不斷。

2月28日,美國政府宣布驅逐12名俄羅斯駐聯(lián)合國代表團成員,理由是這些人是“從事不利于美國國家安全的間諜活動,濫用其在美居留特權”。

作為“反擊”,俄羅斯外交部宣布驅逐美國駐俄外交官。美國人見狀,便把黑手伸向了俄駐美大使館……

就在前幾天,安東諾夫表示,俄羅斯使館工作受到了美國的“封鎖”,其銀行賬戶被關閉,工作人員受到威脅,“有時甚至連大使館的出口都被封住了”。

“這就像一座被圍困的堡壘,大使館基本上是在一個充滿敵意的環(huán)境中運作的。每天,反俄集會都會在附近舉行,流氓行為和蓄意破壞事件也在發(fā)生。我們的工作人員受到威脅,包括人身暴力的威脅。”

不僅如此,美國人還有意誘降俄外交官,企圖從內部瓦解俄羅斯大使館的工作。安東諾夫透露,美國正試圖誘使俄駐美外交官包括武官背叛。“可怕之處在于,我過去十分尊重的著名政治家,現(xiàn)在正在美國媒體上呼吁俄羅斯外交官和軍方轉向所謂的‘民主’。”

路透社援引安東諾夫的話指出,美國特工經(jīng)常在俄羅斯大使館外閑逛,分發(fā)CIA(中情局)和FBI(聯(lián)邦調查局)的電話號碼,試圖引誘俄外交官背叛國家。

· 俄羅斯駐美國大使館

使館工作人員的手機還會收到美國情報機構定向發(fā)出的信息。

《華盛頓郵報》在今年3月的一篇報道中稱,F(xiàn)BI正嘗試通過一種新策略來招募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感到不滿的、會說俄語的人員,給俄羅斯駐美國大使館及其附近的手機發(fā)送社交媒體的“廣告”。

當時,一名記者前往俄駐美大使館附近進行了測試。當其站在使館外墻旁時,會在臉書推送中收到一條“廣告”,當記者遠離大使館,此種“廣告”不再出現(xiàn)。

該報道發(fā)出后,安東諾夫回應說,F(xiàn)BI的這種做法“很可笑”,因為他們根本找不到俄羅斯的背叛者。

或許是“心里有鬼”,CIA和FBI對此拒絕置評,美國國家情報局長辦公室和美國國務院也沒有對此消息進行回復。

“來自地獄的談判專家”

安東諾夫的前任是俄羅斯老外交官基斯利亞克。

基斯利亞克曾是俄外交部負責美洲事務的外交官,早年間憑借強硬作風在西方外交界享有盛名。2008年,他開始擔任俄駐美大使,見證了美國從奧巴馬時代向特朗普時代的轉變。

2016年,美時任總統(tǒng)特朗普被爆出“通俄門”事件,并愈演愈烈,基斯利亞克也隨之成為美國媒體上的常客。

· 時任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左)會見俄羅斯大使基斯利亞克。

據(jù)美媒報道,基斯利亞克自就任駐美大使以來,一直游走在美國政府、民間組織、智庫等各機構間。盡管作風低調,但他已悄然在美國培育出了強大的人脈網(wǎng)絡。美媒將他形容為“俄政府在華盛頓部署的頭號間諜與間諜招募者”。

對于美媒的指責,基斯利亞克憤怒表示,這完全是“胡扯”。

俄外交部也發(fā)表了強烈抗議,發(fā)言人扎哈羅娃說:“這是無中生有的捏造,基斯利亞克是世界級的外交官,西方媒體的目的在于誤導世界輿論。”

譴責歸譴責。幾天后,俄羅斯宣布基斯利亞克被撤換,由副外長安東諾夫接替。

安東諾夫沿襲了前任的強硬派作風,也是那種看起來帶“狠勁”的人。

· 安東諾夫

他畢業(yè)于有“外交官搖籃”之稱的莫斯科國立國際關系學院,在1978年進入蘇聯(lián)外交部工作,開始外交生涯。

蘇聯(lián)解體后,他擔任過俄羅斯外交部彈藥與裁軍問題司司長,多次率代表團參加重要談判,被外界視為俄軍事外交領域的“風向標”。

正是在其任內,俄羅斯相繼簽署《核不擴散條約》《禁止核生化武器公約》等國際性文件,還與美國就限制進攻性戰(zhàn)略武器、導彈出口控制制度等問題展開談判。

法聯(lián)社稱,談判桌前的安東諾夫“風度翩翩,寸土不讓”,“和藹的面容下隱藏著一顆堅定的心”。

一位與他打過交道的美國前外交官稱,他是“來自地獄的談判專家”。俄羅斯國際事務理事會主任安德烈·科爾圖諾夫也曾表示,“安東諾夫總是在捍衛(wèi)俄羅斯的戰(zhàn)壕”。

· 安東諾夫

2011年,安東諾夫被借調到國防部做副部長,幫助協(xié)調與美五角大樓的關系,也因此穿上了軍裝,佩戴起了上將肩章。一位國防部消息人士表示,“國防部明白,他們亟需一位專門處理軍事問題的談判代表——尤其是美國人所說的政治軍事事務。”

而代表俄羅斯參加過多輪軍事談判的安東諾夫,無疑是最佳人選。

2014年烏克蘭危機爆發(fā)后,俄國防部積極與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獨聯(lián)體國家展開軍事合作,遏制了北約勢力向原蘇聯(lián)國家的滲透。

為了開辟“第二戰(zhàn)場”,俄羅斯強化了與亞美尼亞等高加索國家的軍事合作,以分散北約的戰(zhàn)略注意力。

這些軍事外交活動中,幾乎都能看到安東諾夫的身影。

在多個崗位上得到鍛煉的安東諾夫,積累了豐富的外交經(jīng)驗,并因工作出色而被普京任命為俄聯(lián)邦一級國家顧問。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2017年8月,普京正式任命安東諾夫為俄羅斯駐美大使。

赴美之后,安東諾夫曾為緩和俄美關系做了不少努力。

他在大使館內部舉辦電影派對、爵士音樂會,邀請美國政商界人士參加,也會定期發(fā)表演講,偶爾出現(xiàn)在智庫活動上,還曾在社交網(wǎng)絡推出俄羅斯大使館的播客(現(xiàn)在已經(jīng)關閉了)。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經(jīng)過多次“示好”之后,安東諾夫發(fā)現(xiàn)自己終究是錯付了。

近幾年,俄美關系持續(xù)下滑,兩國之間采取針鋒相對的措施,強制關閉領事館,驅逐對方的外交官。

如此情形之下,安東諾夫想要開展工作就更難了。他曾在一次采訪中大吐苦水,白宮乃至整個華盛頓社交圈都像提防“瘟神”一樣躲著他,人們不愿意和他交流、合影。

· 安東諾夫

據(jù)說,俄羅斯大使館內的美國線電話鈴聲也沒怎么響過。讓安東諾夫最不爽的是,連大使館的廚師也被美國人攆走了,自己真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了。

可接下來的事情,讓他更無奈。

去年年初,美國總統(tǒng)拜登在一次采訪中稱,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會對所謂“俄方干涉美國總統(tǒng)選舉”付出代價。作為抗議,莫斯科迅速召回安東諾夫,美駐俄大使約翰·沙利文隨后也被趕出了俄羅斯。

一國往別國派駐大使,意味著兩國關系較為友好,而雙方都不派駐大使,或者雙雙撤回大使,則意味著兩國關系惡劣,有走向敵對甚至戰(zhàn)爭的可能性。突如其來的召回大使舉動,無疑意味著俄羅斯與美國的關系進入了緊張狀態(tài)。

直到6月,拜登和普京在日內瓦舉行峰會后,安東諾夫才回到美國。

· 安東諾夫

再次踏進美國的他,對美西方不再抱有任何浪漫想法。

他曾引用一位美國網(wǎng)絡作家的話來形容俄美關系,“那些人用謊言將一只熊引誘到陷阱里。他們不想和熊成為朋友,而是要把它關在籠子里,然后不停地折磨和羞辱它。最后,熊打破了籠子,進行了反擊”。

俄烏沖突發(fā)生后,安東諾夫更是頻頻向西方國家“開炮”。

“之前我會說,我們是伙伴??上У氖牵F(xiàn)在我們不再是伙伴。”

美國凍結俄羅斯央行在西方的資產(chǎn),他憤怒地說:“我們決定把我們的錢放在美國和歐洲的銀行?,F(xiàn)在,隨著制裁,你偷了我們的錢!”

美國宣布向烏克蘭提供數(shù)億美元的額外軍事援助后,安東諾夫在社交平臺上發(fā)聲明,稱“美國對烏實施軍事援助的背后,是美國人不擇手段拖延俄羅斯的行為,企圖對俄羅斯造成最大損害”。

他說,美國人只希望保持歐洲不穩(wěn)定的溫床,“從而將西方盟友團結在自己周圍,以維持美國在世界舞臺上的地位”。

· 安東諾夫

俄美關系每況愈下,安東諾夫與克里姆林宮的聯(lián)系也越來越謹慎。普京不再與他直接通話,他每次給克宮的報告也通過專門渠道由工作人員轉交普京。

當美媒得知此事后炒作安東諾夫“失去普京信任”時,他一笑置之:“這很正常,為什么要給遍地的FBI探員竊聽總統(tǒng)講話的機會?”

當然,安東諾夫從不否認另一件事:當俄羅斯駐美大使或許是他做過的最“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了。

(文章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加微信“HQRW2H”了解細則。)

責任編輯:馮小玨
聲明: 版權作品,未經(jīng)《環(huán)球人物》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列表
文章排行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