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盤存琥珀,何似糖霜美。”“遠寄蔗霜知有味,勝于崔子水中鹽。正宗掃地從誰說,我舌尤能及鼻尖。”北宋蘇軾和黃庭堅這樣描述“糖霜”(即冰糖)味美。而最早將其制作方法總結成書推廣的是一位名叫王灼的遂寧人。
王灼字晦叔,號頤堂,宋代科學家、文學家、音樂家,如果用現(xiàn)在的語言概括他,大概就是“文理全才”這四個字。他撰寫了第一部系統(tǒng)的詞學專著《碧雞漫志》,又寫下了第一部糖業(yè)科技專著《糖霜譜》,系統(tǒng)研究了制糖的一整套流程價值。
《碧雞漫志》全書共分五卷。第一卷即從歌曲的起源入題,歷述上古至唐代歌曲的演變,考證了唐樂曲得名的緣由及其與宋詞的關系,品評了北宋詞人的風格流派及其演變。王灼以音樂與文辭的關系為線索,在歌曲的傳統(tǒng)中尋找詞的傳統(tǒng)。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本著作可以說是詞的古代史。
《碧雞漫志》于南宋紹興十九年(公元1149年)創(chuàng)作完成,緊接著,在紹興二十年(公元1150年),筆耕不輟的王灼又撰成《糖霜譜》。
譜共七篇,王灼在其中詳細講述了糖霜(即冰糖)的制作技法,“糖霜戶器用曰蔗削,如破竹刀而稍輕。曰蔗鐮,以削蔗,闊四寸,長尺許,勢微彎……事竟歇三日(過期則釀),再取所寄收糖水煎。又候(九分)熟,稠如餳(十分太稠則成沙腳),插竹徧甕中,始正入甕,箕覆之。此造糖霜法也。已榨之后別入生水重榨,作醋極酸。”
《糖霜譜》被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評價為“中國古代一部比較完備、實用的關于植蔗和制糖的科技專著”。在《文獻通考》《四庫全書》和《中國機械工程發(fā)展史》等書中,《糖霜譜》也得到了高度評價。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若曄 整理)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