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日前對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及其首席執(zhí)行官奧爾特曼提起訴訟,控告后者摒棄研發(fā)人工智能的初衷。OpenAI 5日回擊,指馬斯克試圖對其進行“絕對控制”。6日,馬斯克在社交平臺上稱,如果OpenAI改名,他就主動撤案。
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7日報道,馬斯克6日表示,如果OpenAI將公司名稱變更為“CloseAI”,他就放棄起訴。OpenAI的字面意思為“開放性人工智能”,而“CloseAI”含義剛好與之相反。CBS稱,馬斯克顯然是在影射該公司從一家主張開源代碼的非營利公司轉變?yōu)橐患冶淮笮推髽I(yè)控制、一切向利潤看齊的“閉源”科技企業(yè)。此前,馬斯克在起訴書中也提及OpenAI已經成為微軟的“附屬品”,包括人工大語言模型GPT-4在內的科技產品如今只是專屬于企業(yè)的盈利工具。
OpenAI被馬斯克起訴后于本月5日首次做出回應。美國《紐約時報》稱,在一份公告中,該公司通過公布一系列的郵件往來,披露他們與馬斯克之間的“恩怨”。馬斯克是OpenAI的聯(lián)合創(chuàng)辦人之一,他曾自稱為該公司投資5000多萬美元。OpenAI稱,當年,打造非營利人工智能公司的目標過于“燒錢”,包括馬斯克在內的一眾創(chuàng)始人均同意公司轉型。而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馬斯克提出要得到該公司的多數股權、董事會控制權以及CEO職務,甚至還提出將該公司與特斯拉兼并,遭到了其余創(chuàng)始人的強烈反對。
OpenAI稱,在他們看來,這樣的“絕對控制”有悖于公司成立的初衷。被拒之后,馬斯克于2018年撤資并離開了OpenAI的董事會。
馬斯克近年來多次公開抨擊OpenAI。美國《財富》雜志透露,ChatGPT的大獲成功讓馬斯克“怒火中燒”,從那時起他更是加大了對OpenAI的批評力度。他指責該公司從非營利到營利的轉型“有違初衷”,“完全不是我想要的那樣”。去年3月,該公司CEO奧爾特曼在一檔播客欄目中痛罵馬斯克是個“混球”,并表示“我不想變成像他那樣的人”。
對于馬斯克的訴訟,OpenAI在最新的公告中這樣寫道:“這個我們深為景仰的人曾激勵我們志存高遠,后來他卻說我們注定會失敗,并成立了對手公司……在他離去之后,OpenAI終于朝向最初的使命取得了重大進展,而他又把我們一紙訴狀告上法庭——這一切真讓我們感到悲哀。”
CBS稱,馬斯克與OpenAI之間的恩怨情仇本身很俗套,“與資本主義制度一樣古老”,但是這場官司對人工智能行業(yè)的發(fā)展頗具借鑒意義。聯(lián)想公司前首席技術官、人工智能專家蒂姆·貝茨表示,二者的法律糾紛其實是一場有關AI未來的對話,各界應該深入探討AI究竟應該被如何研發(fā)、哪些人有權介入這些強大的技術,以及這些技術該如何用來使全人類受益而不只是狹隘地服務于商業(yè)利益。
原創(chuàng)精選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