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蘇丹爆發(fā)的武裝沖突將滿一年。交戰(zhàn)雙方蘇丹武裝部隊與蘇丹快速支援部隊的沖突目前仍呈升級態(tài)勢,毫無?;疔E象。聯(lián)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已敲響警鐘:蘇丹正經歷著世界最大的流離失所者危機,并可能急劇惡化為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饑餓危機。
不爭的事實是,這場沖突似乎已被遺忘,國際社會的目光更多聚集到俄烏沖突及新一輪巴以沖突上,但蘇丹沖突危機的影響卻并不因此而變小,外溢效應日益顯現(xiàn),危險性和破壞性可能影響整個非洲甚至波及世界多地……
沖突現(xiàn)狀如何?
蘇丹曾是非洲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自1956年獨立以來飽受政變和內戰(zhàn)困擾。2019年4月,巴希爾政權在抗議浪潮中下臺后,蘇丹各派系紛爭不斷,始終未能建立有效的政府和中央權威。
這次沖突的兩方是蘇丹武裝部隊和蘇丹快速支援部隊??焖僦г筷犜臼翘K丹武裝部隊的組成部分,領導人是穆罕默德·哈姆丹·達加洛,早年曾和蘇丹主權委員會主席兼武裝部隊總司令阿卜杜勒·法塔赫·布爾漢一起推翻巴希爾政權。之后,雙方陷入激烈的權力爭奪。蘇丹武裝部隊致力于建立對全國軍隊的掌控權,而快速支援部隊則捍衛(wèi)其獨立性。由于缺乏一個能夠有效調和雙方分歧的政治機構,去年4月15日,雙方在首都喀土穆大打出手,沖突驟起。
這是2023年4月18日在蘇丹喀土穆拍攝的街頭景象。新華社發(fā)(穆罕默德·海德爾攝)
戰(zhàn)火延宕一年之后,沖突雙方目前在喀土穆、達爾富爾、科爾多凡等地持續(xù)交火,很難判斷哪一方占據(jù)上風。其中,圍繞喀土穆的爭奪最受矚目,目前快速支援部隊稱控制著喀土穆和北喀土穆90%以上的區(qū)域,而蘇丹武裝部隊則在喀土穆以北的恩圖曼市取得了一些進展,重新控制了國家廣播電視臺總部和瓦德·巴希爾大橋等重要戰(zhàn)略點。
蘇丹武裝部隊已將“行政首都”轉移至北部紅海城市蘇丹港,同時牢牢掌控北部和東部地區(qū)??焖僦г筷爠t控制著中部的杰濟拉州和達爾富爾地區(qū)5個州中的4個。
2月4日,志愿者在蘇丹恩圖曼市烹飪并免費發(fā)放食物。新華社發(fā)(穆罕默德·海德爾攝)
一年來,持續(xù)沖突將蘇丹本就脆弱的經濟推向崩潰邊緣。
蘇丹經濟嚴重依賴農業(yè),約65%的人口從事農業(yè)。2023年,蘇丹谷物產量幾乎減半,而在沖突最激烈的科爾多凡和達爾富爾等地,谷物產量低于平均水平80%。貿易中斷、物價上漲、人道主義援助物資進入受阻等因素導致糧食供給缺口進一步擴大。
聯(lián)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早已敲響警鐘。蘇丹目前有180多萬人越境進入南蘇丹、乍得等國。世界糧食計劃署東非地區(qū)主管邁克爾·鄧福德2月就曾警告,蘇丹目前面臨著世界最大的流離失所者危機。雪上加霜的是,蘇丹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口,約1800萬人,面臨嚴重食物短缺,其中500萬人距離“災難級”饑餓狀態(tài)僅有一步之遙,95%的人口一天吃不上一頓飽飯。世界糧食計劃署執(zhí)行干事辛迪·麥凱恩3月再發(fā)警告,蘇丹持續(xù)近一年的武裝沖突可能使這個國家陷入“全球最大饑餓危機”。
其中,婦女和兒童的處境尤其令人震驚??偛课挥谟拇壬茩C構救助兒童會近期警告說,蘇丹有380多萬兒童嚴重營養(yǎng)不良,未來幾個月近23萬名兒童和新媽媽“很可能將死于饑餓”。
沖突影響多大?
當前蘇丹武裝沖突已演化為消耗戰(zhàn),外溢效應明顯。蘇丹地處非洲東北部、紅海沿岸,毗鄰七國,隸屬薩赫勒地區(qū)和非洲之角,由于該地區(qū)各國沖突相互關聯(lián),武裝叛亂頻發(fā),軍火走私問題嚴重,戰(zhàn)火延宕可能激化整個區(qū)域的不穩(wěn)定狀態(tài),加劇鄰國人道主義危機。
蘇丹大量流離失所者越境進入南蘇丹、乍得、中非共和國、埃及、埃塞俄比亞和烏干達等地,如此大規(guī)模難民涌入導致資源壓力驟升,讓本就面臨嚴峻安全和發(fā)展挑戰(zhàn)的周邊鄰國狀況雪上加霜。乍得政府已于2月宣布全國進入糧食和營養(yǎng)緊急狀態(tài)。南蘇丹第一副總統(tǒng)里克·馬沙爾6日警告,蘇丹沖突已對該國安全“構成重大威脅”。
這是2023年5月2日,逃離蘇丹的難民抵達埃及南部阿斯旺省的一處汽車站(手機拍攝)。新華社發(fā)(拉德萬攝)
此外,乍得、中非、埃塞等國武裝團體和犯罪組織活動猖獗,武器走私和擴散問題嚴重,此次沖突恐加劇武器非法貿易,促使恐怖主義和暴力極端主義滋生擴散。
據(jù)媒體報道,一些周邊鄰國的雇傭軍已經卷入蘇丹沖突,其中許多雇傭軍的種族和部落背景錯綜復雜,沖突的跨境性質或將引發(fā)新的地區(qū)沖突。分析人士認為,蘇丹沖突的危險性不亞于敘利亞、也門、利比亞戰(zhàn)爭,蘇丹極有可能演變?yōu)橄乱粋€全球恐怖主義和極端勢力基地。
亟需更多關注
蘇丹武裝沖突爆發(fā)以來,周邊國家及地區(qū)、國際組織紛紛出面調停,呼吁?;鹬箲?zhàn),通過對話解決危機。然而,由于沖突雙方矛盾分歧嚴重,內外勢力錯綜復雜,和談多次陷入僵局,未能實現(xiàn)有效?;?。有分析認為原因有三:一是沖突雙方實力相當;二是雙方不愿妥協(xié);三是國際社會疲于應對俄烏沖突和新一輪巴以沖突,對穩(wěn)定蘇丹局勢分身乏術。
這是3月13日在蘇丹首都喀土穆拍攝的恩圖曼大市場景象。新華社發(fā)(穆罕默德·海德爾攝)
隨著蘇丹沖突持續(xù),當?shù)鼐謩輰M一步惡化,其破壞性不會僅局限于蘇丹國內,而是將威脅到整個非洲,甚至波及世界多地。蘇丹作家、政治活動家海德爾·賽義德指出,沖突持續(xù)時間越長,和平希望越小,因為更多武裝團體將脫離中央控制,部落間的沖突將加劇,種族主義和仇恨言論將不斷抬頭,基于身份和政治派別的殺戮將蔓延,這一趨勢難以遏制。
與此同時,蘇丹正迫切期待著國際社會的關注和援助。蘇丹代理外交部長阿里·薩迪克上月表示,俄烏沖突及新一輪巴以沖突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掩蓋了蘇丹國內因持續(xù)沖突而日益嚴峻的人道主義危機。他說,國際社會雖也向蘇丹提供了一些援助,但支持的力度還遠遠不夠。聯(lián)合國2月發(fā)出的為蘇丹提供27億美元人道主義援助的呼吁,至上周才籌集到1.55億美元。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