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卸任,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在同日宣誓就職新總理。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評論稱,這標志著“李顯龍時代”正式落幕。在過去的20年里,新加坡的“小”與新加坡的“大”給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新加坡,這個地圖上的“小紅點”,宛如驚濤駭浪中的一葉扁舟,而穩(wěn)穩(wěn)掌舵的舵手正是李顯龍。
5月15日8時許,在新加坡總統(tǒng)尚達曼和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梅達順的見證下,72歲的李顯龍在總統(tǒng)府正式卸任新加坡總理,“交棒”給現(xiàn)年51歲的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
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評論稱,在歷經(jīng)李光耀、吳作棟、李顯龍三任總理后,新加坡自此進入第四代領導團隊帶領的“4G”時代。
在就職儀式上,曾在李顯龍政府任職超過12年的黃循財用華語對良師李顯龍表示感謝。
新加坡總理 黃循財:這些年來,李先生為新加坡鞠躬盡瘁,做出了很多貢獻。我從政以后,他就像我的良師,悉心指導我。作為我的內閣同僚,他也不斷支持和鼓勵我。
亞洲新聞臺評論稱,黃循財和李顯龍一樣,祖籍中國,但他是新加坡建國后出生的移民二代,華語水平不及李顯龍。就職前,當被媒體問及為接任總理作了哪些準備時,黃循財坦言自己正在努力學習華語和馬來語。
這不禁讓人想起李顯龍的“魔法杯”。
面對多族群的新加坡公眾,李顯龍常常借“喝一杯水”的動作來在馬來語、華語和英語間自如切換,他手中的藍色瓷杯還曾一度成為網(wǎng)上的熱賣品。
時任新加坡總理 李顯龍:親愛的兄弟姐妹們……各位同胞
在最近一次的人民行動黨大會上,回顧從政40年、治國20年的政治生涯時,李顯龍數(shù)度哽咽。
李顯龍:這是我巨大的幸運。我非常幸運和榮幸,能夠在成年以后一直為國家服務,先是在新加坡武裝部隊,然后是在(人民行動黨)政府。
《聯(lián)合早報》評論稱,李顯龍的男兒淚不禁讓人想起他的父親、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在1965年新加坡獨立日落淚的一幕。
李光耀:我曾經(jīng)深信,馬來西亞兩塊領土的聯(lián)合堅不可摧。人們通過地域、經(jīng)濟、血緣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
1965年,在排華勢力的鼓動下,馬來西亞國會以0票反對的表決結果,將華人為主的新加坡州驅逐出聯(lián)邦。
后來,在回憶錄《風雨獨立路》中,李光耀寫道:“新加坡的獨立是強加在它頭上的,1965年8月9日不是什么值得慶祝的日子,我們從沒爭取新加坡獨立。”
為什么那時的新加坡不愿獨立?
翻開世界歷史,國土狹小,幾乎可以與國家弱小畫上等號。
新加坡國土狹小,面積只有北京的1/20,人口不到600萬,是名副其實的“彈丸小國”,也被形象地稱為“地圖上的小紅點”,沒有縱深腹地,直到現(xiàn)在,飲水都要依靠馬來西亞供給。
然而,新加坡地理位置優(yōu)越,扼守著馬六甲海峽最南端的出口,成為東西方海上交通的“十字路口”。在父輩打造的自由經(jīng)濟模式和穩(wěn)定社會保障體系的基礎上,李顯龍大力推行區(qū)域經(jīng)濟開放戰(zhàn)略。
時任新加坡總理 李顯龍:我們的島嶼雖小,但潛力巨大。正如過去幾代人規(guī)劃和創(chuàng)造了今天的新加坡一樣,我們必須永不停止地為子孫后代想象和建設新加坡的未來。
2005年,李顯龍大膽提議讓新加坡“改頭換面”,要成為全球聞名的“花園城市”。在市中心留出101公頃興建公共花園,批準在新加坡的濱海灣和圣淘沙島引入高達100億新元的外資打造兩座世界級綜合度假村,為當?shù)貏?chuàng)造了超過3.5萬個就業(yè)機會。
《聯(lián)合早報》評價稱,20年來,經(jīng)濟無疑是李顯龍最搶眼的執(zhí)政成績單。
從2004年到2023年,新加坡的GDP從1940億新元增長到6733億元新元;人均GDP從4.66萬新元增長到11.37萬新元,翻了2.4倍。新加坡不僅是亞洲人均最富裕的國家,在全球范圍內也超越了美國、法國和英國。
時任新加坡總理 李顯龍:(制造業(yè)方面)比我們做得更好的國家在變得越來越低廉,比我們更低廉的國家在做得越來越好。這就像剪刀正在合攏,我們就在中間。如果不跳出(困局)做點什么,我們將會被擠壓。
為了在快速變革的世界經(jīng)濟中保持領先,上任之初,李顯龍便確立了新加坡經(jīng)濟增長需要兩大引擎:創(chuàng)新與研發(fā)。
如今,新加坡已成為全球數(shù)字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全球80%的高科技企業(yè)在新加坡設立區(qū)域總部。2023年末,新加坡發(fā)布首份《新加坡數(shù)字經(jīng)濟評估報告》顯示,新加坡數(shù)字經(jīng)濟規(guī)模達1060億元,占年GDP的近20%。
5月10日,當被媒體問及卸任總理后的打算時,李顯龍表示,自己可能會學習一些AI課程,并盡可能多讀一些相關書籍。
目前,英偉達正在與新加坡政府合作創(chuàng)建一個11種語言的大語言模型。在被問及最想讓AI幫助承擔怎樣的工作時,李顯龍給出了實在的回答。
李顯龍:幫助部長寫演講稿或者幫助部門寫對媒體的回信,這些都是不簡單的工作,并且有一定的不只是文字的問題。你必須要有政治意識,并且要有這個課題的、對課題要有足夠的掌控。要了解這個是什么課題、要了解這個事、我要傳的是什么信息,然后反駁的是什么謬論。那用很精銳的很簡單的文字兩三百個字寫一封信或者一兩千個字做一篇,人家愿意聽的演講稿。現(xiàn)在ChatGPT還是做不到。
和許多發(fā)達國家一樣,新加坡也面臨國內生育率嚴重下滑的局面。從2005年開始,新加坡政府開始引進更多新移民。這雖然實現(xiàn)了人均國內生產(chǎn)總值的大幅增長,但到了2010年,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催化下,新加坡出現(xiàn)了房價攀升、公共交通擁擠、貧富差距擴大等諸多問題。
彭博社經(jīng)濟記者 亨德森:新加坡增長模式的一部分是依靠吸引外國勞動力。但過多的外國工人流入,引起了公民的擔憂。他們認為外國人搶走了太多好工作。
2011年,李顯龍便宣布做出政策調整,對醫(yī)療、住房、教育三大民生領域進行改革,加大力度扶持老年人等中低收入群體。
時任新加坡總理 李顯龍:希望您能理解,當這些問題困擾您、擾亂您、擾亂您的生活時,請耐心等待,我們正在為您竭盡全力。如果我們做得不夠好,我很抱歉,但我們下次會盡力做得更好。
2011年至2013年間,新加坡總共建造了77000套公寓,創(chuàng)下了歷史建筑數(shù)量紀錄。同時李顯龍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房地產(chǎn)降溫措施。2014年,公共和私人住宅價格13年來首次出現(xiàn)下降。政府同時耗資十億美元升級新加坡大眾捷運地鐵系統(tǒng),興建車站、增加班次、擴大運力。
2020年,新冠疫情來襲,新加坡GDP總量創(chuàng)紀錄地萎縮5.4%。政府決定從四項政府預算中撥出超過1000億新元支持企業(yè)、家庭和個人。
總理李顯龍多次親赴防疫一線,總計七次向公眾發(fā)表電視講話。
時任新加坡總理 李顯龍:這讓我想起我們老華僑生都很熟悉的老歌,那是三十年代的《春天里》。大家應該熟悉這首歌的開頭:春天里來百花香,朗里格朗里格朗里格朗。但最有意思的是這首歌的最后幾句歌詞:不用悲,不用傷,前途自有風和浪,向前進莫彷徨,黑暗盡處有曙光。
《白衣人:新加坡執(zhí)政黨秘辛》一書曾用三個詞來概括新加坡前三位總理的執(zhí)政風格:李光耀是“硬實力”,吳作棟是“軟實力”,而李顯龍則是“巧實力”。
歌曲《瑪喬莉》歌詞大意:如果不是我已經(jīng)懂事了的話,我會以為是你在吟唱給我聽;如果不是我已經(jīng)懂事了的話,我會認為你依然在我身旁。
3月2日,全球最賣座歌手泰勒·斯威夫特在新加坡國家體育場眼含淚光演唱了為外婆瑪喬莉·芬利(Marjorie Finlay)創(chuàng)作的同名歌曲“瑪喬莉”(Marjorie)。
在新加坡演唱這首歌,對泰勒·斯威夫特而言有著特別的意義。
據(jù)新加坡《海峽時報》報道,60年代,斯威夫特的外婆瑪喬莉一家曾旅居新加坡十年。當時,瑪喬莉在當?shù)匮莩龅母鑴≈袚闻咭糁鞒?/p>
今年3月2日到9日,泰勒斯威夫特全球巡演來到新加坡,連開六場,轟動全亞洲。
據(jù)新加坡亞洲新聞臺報道,為確保新加坡是斯威夫特全球巡演中的唯一東南亞國家,李顯龍政府與斯威夫特方簽訂了一份“獨家協(xié)議”。 新加坡政府為演唱會總計補貼約18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3億元,換來的則是數(shù)十萬涌入新加坡的斯威夫特歌迷,帶來至少5億新幣,約合27億元人民幣的旅游收入。
在美聯(lián)社看來,“演唱會經(jīng)濟”正是李顯龍政府“小國大外交”的縮影。
20年來,新加坡已經(jīng)成為媒體口中的世界“倒茶人”。
2018年,時任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和朝鮮領導人金正恩舉行“金特會”,將歷史性的握手放在了新加坡。而從“汪辜會談”到“習馬會”,新加坡也成為海峽兩岸開展溝通的重要地點。
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研究學院教授 何本杰明:在過去20年中,李總理向外界很好地證明了,盡管我們國家規(guī)模不大,但我們也能為國際重大問題做出貢獻。
政客新聞網(wǎng)直言,放眼世界,新加坡與中國、美國都保持了持久良好的關系,這是極為罕見的。
據(jù)《聯(lián)合早報》統(tǒng)計,在擔任新加坡總理的20年內,李顯龍是來華訪問次數(shù)最多的外國領導人之一。20年間,李顯龍共訪問中國14次。新加坡將超過15%的對外投資放在中國。對華投資一路趕超日本、韓國、美國、德國,成為累計對華投資最大的外資來源國。
時任新加坡總理 李顯龍:其實兩國在建交之前就有多年的合作,所以互相了解。我認為兩國有互信,能夠相互理解,雖然我們有不同的看法,但我們一起合作,推動實施了實質性的項目。
新加坡是東盟第一個公開表示支持“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從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到蘇州工業(yè)園區(qū)再到天津生態(tài)城,中新兩國“龍獅共舞”,在多個合作領域加速奔跑。
2023年12月6日,候任新加坡總理黃循財訪華,訪問期間,中新達成進一步升級自由貿易協(xié)定議定書、互免簽證等24項合作成果。
本月8日,黃循財在接受英國《經(jīng)濟學家》雜志采訪時重申新加坡既不“親中”也不“親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反對“臺獨”,同時警告稱,美國對中國采取的“小院高墻”政策若不斷擴大,將殃及全球。
作為新加坡開國總理李光耀的長子,精英家庭、高學歷一直是李顯龍的標簽。而出生于普通家庭的黃循財,成長經(jīng)歷與李顯龍大不相同。
五分鐘認識新加坡未來總理黃循財
黃循財自小在政府建造的組屋里長大,爸爸從事銷售工作,媽媽是一位老師,從小并沒有接受精英教育,最終依靠個人努力前往哈佛深造。學成歸國后,進入新加坡公務員行列。
2005年,黃循財出任李顯龍首席私人秘書;從2011年起,黃循財先后在李顯龍政府中擔任國防部和教育部長、國家發(fā)展部長、財政部長等要職。
在亞洲新聞臺看來,在黃循財身上也可以看到李顯龍的影子。同樣擅長經(jīng)濟政策,同樣和藹親民,同樣注重在社交媒體上分享日常,拉近與新加坡年輕一代的聯(lián)系。
在2022年被確立為新任總理后,黃循財戲稱,他正在打造自己的“魔法杯”。
時任新加坡副總理 黃循財:經(jīng)過不斷練習,假以時日,我的馬來語會講得更好。謝謝大家的支持,謝謝。我會繼續(xù)錘煉我的魔法杯。
李顯龍卸任總理后,將繼續(xù)留在黃循財內閣擔任國務資政一職,而黃循財也沿用了李顯龍內閣的大部分官員。新加坡《海峽時報》指出,這一切都證明了在即將迎來建國60周年之際,新加坡人民行動黨正努力確保國家政治的延續(xù)與穩(wěn)定。
本月,李顯龍最后一次以新加坡總理身份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帶領新加坡20年后,我沒有遺憾,我已經(jīng)做完了要為新加坡人做的事情。”在大國環(huán)繞之中,20年來,李顯龍帶領新加坡錘煉出了左右逢源的“政經(jīng)平衡術”。《聯(lián)合早報》評論稱,如今新加坡進入了“黃循財時間”,在日益復雜的國際環(huán)境下,這位被稱為“4G領導人”的新加坡第四代領導人要做的也許不僅是蕭規(guī)曹隨,還必須拿出更加卓越的政治智慧。
推薦閱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wǎng)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