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金磚
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

蘭州大學,有位惡補文言文的德籍外教

2022-03-24 11:53:44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作者:郭剛 等
大號 中號 小號

新華社蘭州電(記者郭剛、張文靜、王紫軒)陽春三月,午后暖陽斑駁而入,整個教室頓時溫馨而明亮起來。精神矍鑠的烏力老師正用“老外”的視角和學生探討中國哲學,現(xiàn)場氣氛熱烈。

今年64歲的烏力是蘭州大學外國語學院德語系教師。平日里,他不僅承擔著繁忙的語言教學工作,還主動帶領(lǐng)學生在中德文化的“對話”中感悟人生。多年的努力使他成為師生眼中最熱情的文化使者。

架起中德文化交流的“橋梁”,源于烏力早在40多年前就已萌芽的“中國夢”。

旅行家馬可·波羅著作里的中國見聞,激發(fā)了烏力對東方的向往之情。上大學時,烏力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中國通用語言文字作為他的專業(yè),希望通過語言學習來認識了解中國。

烏力念念不忘的“中國夢”終于在2013年得以實現(xiàn)。他經(jīng)朋友介紹來到中國西部的甘肅省,在黃河之濱的省會蘭州開啟逐夢之旅。

課堂上,烏力是集博學、風趣、親和力于一身的魅力“老頭”。他常常設(shè)計一些有趣好玩的教學活動,比如通過分組辯論練習口語、以角色扮演了解歐洲文化等。深入淺出的教學方式拉近了中國學生和德語、和歐洲文化的距離。

“烏力老師教會我的不僅僅是一門語言,更重要的是打開了我主動學習異國文化的那一扇窗。他還精通中文、法文、俄文。從他身上,我也看到了終身學習的樂趣。”蘭州大學外國語學院德語系2018級學生許建豪說。

生活中,烏力是個學無止境的“年輕人”。來中國的9年時間里,他自創(chuàng)了看童書練聲調(diào)、嘮嗑中練反應(yīng)的方法,普通話水平突飛猛進。當然,一切努力都繞不開烏力的夢想:“傳播文化、溝通世界”。

熱愛哲學的他希望將中國哲學準確、詳細地介紹給德國乃至整個歐洲,烏力花了近20年時間將一本介紹中國思想史的法語書籍翻譯為德語。下個月,這本600多頁的書籍即將出版。

為厘清書中有關(guān)中國哲學的專業(yè)詞匯,烏力找到文學院學生“惡補”中國古代書面用語——文言文。在他看來,啃下這塊硬骨頭,就能打開中德更久遠,也更深層次文化的“交流之門”。

烏力說:“中國哲學博大精深,但德國了解中國哲學的人并不多。我希望能夠成為溝通兩國文化的‘橋梁’,在‘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同時,把更多精彩而鮮為人知的‘中國故事’介紹給歐洲。”

蘭州大學外國語學院德語系主任林靈娜表示,烏力不僅是一位恪盡職守的教師,還是一位擁有理想并為之奮斗的文化研究者,烏力影響了她心中關(guān)于“外語教師”的定義。

春風起舞,萬物生長。當下,烏力正享受著在中國的教學之樂、生活之趣及譯者之欣慰。他計劃翻譯更多有關(guān)中國文化的書籍,“希望在不久的未來,歐洲人知道的不只是大熊貓、太極拳,還有朱熹、王陽明等哲學家以及他們的哲學思想”。

責任編輯:蔡曉慧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關(guān)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