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夕
新華每日電訊微信公眾號推送了
張桂梅老師對考生的寄語——
張桂梅在高考生寄語中有個“請求”
彈幕上全是“好!”
在評論區(qū),有網(wǎng)友留言
“只有我關注到張老師
是不是長胖了嗎?”
值班小編回復了一句:
“小編也發(fā)現(xiàn)了,還有一點驚喜
盼著張老師健康平安
陪著孩子們成長!”
那一天,在微博等平臺
也有很多網(wǎng)友
為桂梅老師“胖了一點”而開心
如今,2024年高考落下帷幕
于近日趕到云南麗江華坪女高
報道張桂梅第14次送考故事的
記者同事帶回了張老師的近況
他們都說
這次再見,張老師的確胖了一點
他們本來也感到欣喜
直到陪張老師度過高考的這幾天
開心與驚喜變成了揪心與感動……
以下,是同事們的采訪手記——
我在現(xiàn)場 | 記者為張桂梅高興,她卻說:今年是最難的一年
(一)
6月5日,距離高考還有兩天。
我們從昆明啟程,驅車4個多小時前往華坪。當晚馬不停蹄趕到華坪女高,看望許久未見的張桂梅老師。
自2008年云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成立至今,這是張桂梅連續(xù)14年送考,我們連續(xù)第4年報道華坪女高高考。
4年相處,已經(jīng)讓我們成為朋友。
教學樓三樓,還是那間熟悉的辦公室。再次見到張桂梅老師時,我們欣喜地發(fā)現(xiàn)——半年未見,她竟然胖了,原本黑瘦的臉也圓潤了不少。以前,她的腳背因風濕病腫得老高,上下樓梯都需要人攙扶。但這次,她不光能自己爬樓梯,腳步也輕快了許多。
就當我們?yōu)榇烁械礁吲d時,她卻對我們說:“今年是我感覺最難的一年。”
原來,就在前不久,她患上了帶狀皰疹,腰間起了一大片水泡。這種疾病能夠引發(fā)嚴重神經(jīng)痛,醫(yī)生多次勸她住院輸液。但為了不讓學生們擔心,她只是口服或涂抹一些藥物,以此緩解疼痛。
因為這個病,救護車跑了兩趟學校,學生們嚇壞了,都以為今年張老師可能沒辦法送考。
6月6日,工作人員在給張桂梅涂藥。
“所以我得撐著,我得在那兒,她們才安心。”張桂梅說。
采訪間隙,不時有學生靠在門邊向內(nèi)張望,眼含笑意與關心。
“你們看我還是熬到現(xiàn)在了不是?只要我坐在這里,姑娘們心里就穩(wěn)一點。”張桂梅說,“我想讓姑娘們知道,不管遇到什么情況,她們都不是獨自一人在戰(zhàn)斗,還有老師、校長在這兒。”
(二)
這是我們第4年報道張桂梅老師的送考故事。一直以來,我們對張桂梅的采訪秉承著“笨功夫”原則。從清晨到深夜,跟著她的作息,記錄她的工作與生活,讓我們在不經(jīng)意間捕捉到不少獨家瞬間。
采訪第一天,我們跟隨張桂梅查課時發(fā)現(xiàn):教學樓每間教室都安裝了空調(diào),而她自己的辦公室里卻只有兩臺舊電風扇。六月的華坪,夜晚氣溫直逼30℃。從涼爽的教室回到張桂梅悶熱的辦公室,我們剛坐下就出了一身汗。
為什么不給自己也裝一臺空調(diào)?我們再三追問才得知,這些空調(diào)來自企業(yè)捐贈。由于數(shù)量有限,張桂梅選擇優(yōu)先安排給學生和其他老師使用。
“我跟他們說我年齡大,怕吹風。”張桂梅笑著說。
高考第一天,清晨5點多,我們來到張桂梅辦公室,她正在吃藥。
見她的手來回在辦公桌底下摸索著,我們好奇地湊上前去,眼前景象令我們震驚——
那是一個大紙箱,里面堆滿了各種瓶瓶罐罐和小盒子,都是張桂梅吃完的藥品包裝盒。
更令我們震驚的是,這些竟然只是她一周的藥量。見我們無言,她只是輕松一笑——
“7天吃一筐,我把吃完的藥盒扔到大紙箱里,每周他們就給我收走一次。”
6月7日清晨,張桂梅在辦公室吃藥。
(三)
6月7日,高三學生在宿舍住的最后一晚。
6月7日,張桂梅拿著“小喇叭”叮囑將要奔赴考場的畢業(yè)生帶好考試用品。
22時許,和往常一樣,張桂梅拿著“小喇叭”再度現(xiàn)身。
“快睡覺了,我看還有誰沒睡覺。”
“張老師我們愛您!”突然,孩子們從宿舍樓里跑了出來,將張桂梅團團圍住,一個接著一個,擁抱著陪伴了她們?nèi)甑?ldquo;校長媽媽”。
6月7日晚,高三學生從宿舍里跑出來與張桂梅相擁。
張桂梅放下了手中的喇叭,眼里閃著淚光。
“張老師,您一定要保重身體。”“您生日那天我們要回來看您。”
“不許回來!趕緊休息,明天還要考試!”
(四)
6月8日,考試結束后,張桂梅在返校的大巴車上休息。
6月8日,高考結束。和過去13年一樣,張桂梅又悄悄“躲”進了辦公室。
接受采訪時,她平靜地說:“高中只是人生的一小站,前面的路還很長,根本不需要什么告別、傷感,自己高高興興走就行了。”
但當結束考試的孩子們收拾行李,陸續(xù)離校時,她還是慢慢靠向窗邊,扶住窗臺,默默注視孩子們一個接著一個踏出校門。
傷感的時刻總是短暫的。高考結束當天,她就安排高二學生搬進了高三年級剛剛騰出的教室。教室門口的高考倒計時牌也從“0天”更換成“364天”。
67歲的張桂梅再次踏上新的征程。
新華社記者龐明廣、周磊、張博令、胡超
來源:中國記協(xié)微信(ID:zgjxacja)、新華每日電訊視頻號
推薦閱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wǎng)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