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金磚
您的位置:首頁 > 國內

世錦賽、亞運會接踵而至,國羽的傳統(tǒng)就是“迎難而上”

2023-08-11 09:00:41 來源:澎湃新聞 作者:蒲垚磊
大號 中號 小號

今年5月勇奪蘇迪曼杯冠軍后,8月下旬,中國羽毛球隊又要迎來世錦賽的考驗。

而在世錦賽后,杭州亞運會也已經在不遠處等待。在這個只有三年的奧運周期,國羽面臨著來自各國高手的嚴峻挑戰(zhàn)。

不過迎難而上,從來都是國羽的傳統(tǒng)——“我們每一次都能從困難中站起來,具有一種非常強烈的信念感。”前國手包宜鑫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

世錦賽、亞運會,外部挑戰(zhàn)嚴峻

日前,世界羽聯(lián)公布了2023年羽毛球世錦賽的參賽名單,國羽的出戰(zhàn)陣容也隨之出爐。

男單方面,石宇奇、李詩灃、陸光祖、趙俊鵬4人出戰(zhàn),女單則是由陳雨菲、 何冰嬌、王祉怡、韓悅領銜。

男雙項目上,國羽的4對組合是:劉雨辰/歐烜屹、梁偉鏗/王昶、何濟霆/周昊東、任翔宇/譚強。

而在女雙及混雙項目上,中國隊都是只拿到3個參賽名額。女雙派出陳清晨/賈一凡、張殊賢/鄭雨、李汶妹/劉玄炫;混雙則有鄭思維/黃雅瓊、馮彥哲/黃東萍、蔣振邦/魏雅欣入圍。

對于當下的國羽而言,每一枚金牌都需要去全力爭取。世錦賽前的最后一站比賽,澳大利亞羽毛球公開賽上,國羽翁泓陽奪得男單冠軍,馮彥哲/黃東萍則問鼎混雙。

但在前一站日本公開賽上,國羽卻沒有金牌入賬,只有陳清晨/賈一凡、何冰嬌分別獲得女雙、女單銀牌。

不難看出,當下國羽沒有什么項目可以說是“穩(wěn)贏”。

“現在全世界羽毛球水平都很高,沒有絕對的優(yōu)勢。”近日在參加VICTOR(威克多)2024品牌大會期間,前國羽選手包宜鑫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就看誰能夠在比賽中心態(tài)更好一些,才能拿到冠軍。當然我希望所有項目都能由中國隊奪冠,但還是要看臨場的一個狀態(tài)。”

強敵環(huán)伺,球隊不斷迎接考驗

和包宜鑫一樣,前國手李茵暉也是VICTOR的品牌形象代言人,同時兩人也都在離開職業(yè)賽場后,擔任了高校的羽毛球教師,為羽毛球在年輕人當中的推廣努力貢獻。

雖然當下沒有以球員身份為國征戰(zhàn),但她們對于國羽的關注與熱情從未降低。在兩位前國手看來,在巴黎奧運會周期,隊伍面臨的考驗與沖擊依然巨大。

“困難肯定會有,尤其從過往成績來看,男單和男雙項目的困難會更大一些。”包宜鑫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李茵暉則坦言,只有三年的巴黎奧運會周期過得很快,羽毛球的競爭環(huán)境也瞬息萬變,“肯定會有很多‘00后’小將不斷涌現,向老隊員們發(fā)起沖擊。”

“近年來國外的羽毛球就在不斷變革和提高,對我們的沖擊很大,之后的年輕隊員沖擊力會更強,創(chuàng)新能力也更強。”

比如在此前她主打的女雙項目,就一直不乏挑戰(zhàn)者,“對手的攻防能力和發(fā)接球能力都提升起來了,東南亞選手有她們自己的打法,日韓等傳統(tǒng)強隊也有自己的特點。”

“所以我們除了保留自己的特點之外,也要去革新和細化技術,去做到快速的應變。”

傳承的精神不會丟失

不可否認的是,當下國羽雖然在各個項目都遭遇考驗,但同時也都在各個項目上保持著沖擊金牌的競爭力與可能性。

在包宜鑫和李茵暉兩位前國手看來,隊內以老帶新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讓國羽可以數十年始終保持在世界羽壇頂尖水平的最重要原因。

“中國擁有羽毛球的傳統(tǒng)和底蘊,我們每一次都能從困難中站起來,具有一種非常強烈的信念感。”

包宜鑫表示,“就比如此前的蘇迪曼杯半決賽,沒人能想到在壓力這么大的情況下,我們還是能夠逆轉翻盤。”

李茵暉也有同樣的看法,在提到國羽的長期強勢時,她提到了一個關鍵詞:傳承。

“運動員在每個年齡階段都會遇到很多相同的問題,當我們成長時,前輩就會把她們的經驗告訴我們,這樣一代一代去傳承,延續(xù)國羽的傳統(tǒng)。”她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

“這種老的精神和意志力不能丟,同時再去學習和接受羽毛球發(fā)展中新的東西。因為羽毛球比拼的不單單是技術層面,還有堅韌不拔的體育精神。”

“這是年輕球員需要去體驗和感悟,并且去磨煉的。”

責任編輯:馮小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