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金磚
您的位置:首頁 > 熱評 > 觀點

意宇航員引用中國詩句 中華文化的“超時空浪漫”

2022-10-28 10:58:13 來源:人民日報評論 作者:呂京笏
大號 中號 小號
原標題:意大利宇航員引用《蘭亭集序》,中華文化的“超時空浪漫”丨睡前聊一會兒

睡前聊一會,夢中有世界。聽眾朋友,你好。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我國東晉時期書法家王羲之《蘭亭集序》的名句,曾引無數(shù)后來者臨摹記誦,詠嘆其感懷之深遠、胸襟之豁朗、意境之唯美。近日,歐洲航天局的意大利女宇航員薩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在國際空間站掠過北京上空時,將心緒訴諸這一千年名句,并附上意大利語與英語翻譯發(fā)布在個人社交媒體上,引發(fā)國內外網(wǎng)友熱議。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件事。

薩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拍攝并發(fā)布的照片,圖源央視新聞

文化經(jīng)典具有穿越時空的永恒魅力。王羲之本人肯定很難想象到,自己參與一次修禊雅集的抒懷,竟能穿越千年的時光、跨過語言的障礙,在茫茫太空中引發(fā)一個外國人的情感共鳴??v使未能親臨蘭亭修禊,也不曾登上浩瀚太空,那份浪漫、博大、哲思,依舊能夠透過現(xiàn)代的傳媒方式,給人以意蘊豐富的審美享受。有外國網(wǎng)友評論道,“太浪漫了”“美詩美景皆瑰麗”“宇宙的深邃還在等待我們探索”。“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的同頻,正是中華文化綿延雋永、獨具特色、博大精深特質的生動體現(xiàn)。

太空中的中國詩句,浸潤著文明交流互鑒的影響。據(jù)克里斯托福雷蒂介紹,之所以選擇《蘭亭集序》中的詩句,要感謝她的一位漢學家朋友。而且,克里斯托福雷蒂與中國的淵源遠不止于此,她會講中文,還有一個中文名字“莎莎”。我們還看到,超過18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2000多萬外國友人通過學習漢語領略中華文化魅力;中國歌劇舞劇院舞劇《孔子》自2013年首演后赴海外多國巡演,以其恢弘絕美圈粉無數(shù);來時“迎客松”,別時贈折柳,北京冬奧盛會綻放出文化交流互鑒的奪目光彩……“深化文明交流互鑒”,中國不僅是積極倡導者,更是堅定推動者、踐行者。

這樣一個浪漫故事,更彰顯著團結合作的重要意義。“為什么歐洲的宇航員在學習中文?”一篇外媒報道讓國際社會聚焦中歐航天合作。有歐洲宇航員中心的訓練專家指出,學習中文“已成為歐洲宇航員的重要任務”。這背后,是中國在航天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我們始終秉持的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發(fā)展原則。探索浩瀚宇宙是人類的共同夢想,發(fā)展航天技術是人類的共同事業(yè)。順應航天發(fā)展國際合作的趨勢潮流,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已與多個航天機構和組織簽署合作協(xié)議,并取得了豐碩的合作成果,中國空間站也成為歷史上此類項目首次向所有聯(lián)合國會員國開放的空間站。正如我國外交部發(fā)言人在回應意大利宇航員引用中國古文時所說,“各國理應攜手合作,呵護好我們共同生活的星球,讓地球和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美人之美、美美與共,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盡管世界各國歷史、文化、制度、發(fā)展水平不盡相同,各國人民在膚色、語言、習俗等方面存在各種各樣的差別,但都追求和平、發(fā)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對于美的向往、追求、享受也是相通的。多樣性是人類文明的魅力所在,文明只有在交流中才能融合、在融合中才能進步。也正因如此,我們期待更多交流互鑒、團結合作的暖心故事,締結起連接世界各國人民的精神紐帶,搭建起消除隔閡和誤解、促進民心相知相通的橋梁,整合起美美與共、和衷共濟的強大力量。

不久前,中國空間站夢天實驗艙完成了推進劑加注以及與運載火箭的對接,將擇機由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發(fā)射升空。今年年底前,還將發(fā)射天舟五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實現(xiàn)6名航天員同時在空間站工作。相信在不遠的未來,中國空間站將見證“群賢畢至,少長咸集”,中國航天員也將與外國航天員一道,共同為人類探索宇宙奧秘、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這正是:蘭亭跨越重洋,詩句遨游天宮。

文化浪漫交流,世界美美與共。(呂京笏)

責任編輯:蔡曉慧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