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金磚

終于,他的名字不再是“備份”

2022-11-30 07:47:07 來源: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環(huán)球人物微信 作者:隋坤 付玉梅
大號 中號 小號

鄧清明終于在太空留下身影。

剛剛,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發(fā)射升空!3名航天員踏上飛天圓夢之旅。

鄧清明,這次終于做到了!

此前,鄧清明的名字曾多次與遺憾聯(lián)系在一起——他是中國首批入選的航天員中,唯一仍在現(xiàn)役卻沒有執(zhí)行過飛天任務的隊員。


·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乘組出征儀式,最右為鄧清明。

神九、神十、神十一……鄧清明先后多次進入航天任務備份乘組,卻始終未能圓夢。

在經(jīng)過近25年的等待之后,56歲的鄧清明和神舟十五號一起,載著希望與夢想奔向太空。

在知天命的年紀里,鄧清明終于要在太空留下身影。這一幕,必將激勵無數(shù)人堅持自己的夢想。


“備份”的航天生涯

2022年11月28日,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問天閣。執(zhí)行神舟十五號飛行任務的3名航天員首次公開亮相,航天員鄧清明站在鮮紅的國旗前,抬手與記者們打招呼,神態(tài)自若。


·鄧清明

只有講話時,才能聽出他刻意壓下的激動:“太空不會因為故事感人就向我張開懷抱,人生能有幾回搏。”

網(wǎng)絡(luò)上,鄧清明“備戰(zhàn)25年終圓夢太空”的故事引發(fā)大量共鳴,無數(shù)人將此視為自己堅毅人生中的熱烈況味。


·網(wǎng)友評論。

1998年1月5日,已擔任某飛行大隊副大隊長的鄧清明和其他13名戰(zhàn)友一起,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首批航天員。刻苦訓練許多年后,他取得了執(zhí)行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資格。

彼時他還年輕,本以為會在未來幾年登上太空,沒想到迎來的卻總是擦肩而過。

剛剛起步的中國載人航天,去往太空機會寥寥無幾,所有航天員都要經(jīng)受常人所無法想象的刻苦訓練。評選標準更是嚴苛,很多科目考核的第一名和最后一名成績相差只有零點幾分。

就是這零點幾分的差距,讓鄧清明一次次成為“備份”航天員,只能眼看著隊友從太空載譽歸來。他只能堅持。

2013年體檢的時候,鄧清明身體里查出一個非常細小的結(jié)石。這對于普通人來說可以不管,但航天員不行。為了能夠繼續(xù)追尋航天夢,他接受了手術(shù)。


·鄧清明接受治療。

沒想到,第一次手術(shù)沒能完全取出結(jié)石,醫(yī)生只能在他腎臟里埋了一根管子。鄧清明與這跟管子“朝夕相處”了一個多月,也尿血了一個多月。好在第二次手術(shù)后,結(jié)石被成功取出。他感覺“自己的夢想重新點燃了”。

此后,鄧清明迎來了神舟十一號發(fā)射任務的選拔。那是在此之前,他離太空最近的一次,也是最遺憾的一次。

備戰(zhàn)神舟十一號任務時,鄧清明參加了為期33天的地面組合模擬驗證1:1試驗。

他與隊友陳冬分在一間宿舍,過了33天與世隔絕的日子。在不到10平方米的密閉艙內(nèi),他們吃喝拉撒睡都在里面,完全模擬神舟十一號在軌飛行任務的生活狀態(tài),其中還包括近乎殘酷的72小時睡眠剝奪訓練。

最終,鄧清明和陳冬高質(zhì)量完成了任務,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設(shè)性的意見和建議,為正式執(zhí)行任務打下了良好基礎(chǔ)。

遺憾的是,2016年,最終執(zhí)行神舟十一號任務的是景海鵬和陳冬,鄧清明再一次接到了備份通知。

鄧清明清楚地記著公布名單時的場景:“聽到結(jié)果后,我心里確實懵了一下,整個大廳安靜得出奇,我感覺大部分人都把目光集中在了我的身上。”

他什么都說不出來,愣了一會兒,轉(zhuǎn)身抱住了景海鵬,說了一句:“海鵬,祝賀你!”景海鵬也深情地回了一句“謝謝你,兄弟”。


職業(yè)與堅守終獲回報

事實上,面對失敗的鄧清明倍感傷心。

因為此前發(fā)生的一件事,錯過神舟十一號任務時,鄧清明本以為此生再無上天的機會了。

2014年1月,上級宣布了李慶龍、吳杰、陳全、潘占春、趙傳東這5名航天員停航停訓的命令。這幾人都是當年與鄧清明一起加入中國首批航天員梯隊的戰(zhàn)友。

鄧清明第一次感受到年齡的壓力。

弟弟李清華(隨母姓)曾對媒體說,有一段時間,他總覺得在哥哥面前提起飛天,是有些敏感的。前些年無論是在電話里,還是每年難得的一次碰面,家人們都不會主動聊起飛天的話題。

直到“神十二”,哥哥主動打來了電話,告訴了他自己沒能執(zhí)行神十二任務的消息,“說起那個結(jié)果時,他十分坦然”。

但是,即便傷心,鄧清明依然出色地完成著預備任務。他記得陳全停航停訓時跟他說的話:“不管主份還是備份,都是航天員的本分!老鄧,你要繼續(xù)努力,不要放棄。”

平日備戰(zhàn)任務時不分備份和主份,鄧清明的訓練科目、時間、內(nèi)容、強度以及考核標準與執(zhí)行任務的隊友都是一樣的。


·“備戰(zhàn)”時的鄧清明。

要想具備獨立執(zhí)行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能力,航天員需要通過8大類、上百個課目訓練的嚴格考核。鄧清明說:“在訓練過程中,必須始終保持非常優(yōu)異的成績,最佳的狀態(tài),最后才能夠進入去執(zhí)行任務的梯隊。”

有一次發(fā)射任務結(jié)束后,他在地面按照手冊,跟天上的航天員一起把所有程序都走了一遍,做到哪一步就打一個勾。

他說:“作為備份的任務,不是從基地回來了,任務就結(jié)束了。我的戰(zhàn)友安全回來了,這才是做備份的結(jié)束。”

鄧清明一直都是位稱職的航天員,無時無刻不在完美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此前即便沒有飛天,他也早已用行動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正是這樣的堅持不懈與敬業(yè)愛業(yè),讓他終于等來了圓夢太空的機會。

“25年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一次次與任務擦肩而過,有過失落,也有過淚水,但我從來沒有彷徨過,更沒有放棄過。我可以用一生去默默準備,但絕不允許當任務來臨的時候,卻沒有準備好。”


·鄧清明


“爸爸的秘密”

面對任務,鄧清明能坦然接受所有得失。而在面對家人時,他卻忍不住有愧。

神舟十一號任務“落選”后,鄧清明返回北京。西郊機場,鄧清明的妻子守在那里,這是她第三次等待丈夫歸來。

她穿著紅大衣,手捧一束鮮花——原本這應該是為慶祝“勝利”而作的準備。

“你沒有上,我也要穿紅色的衣服去接你回來,我是要一樣待遇的。”她說。

看到熟悉的愛人,同樣的衣服和鮮花,鄧清明的心情卻不同。

“有一種歉疚感,但沒法講對不起,只能一直面帶微笑。雖然眼里有淚水,但仰著頭也不能讓淚水流出來。”

而當他推開家門,看到桌上擺著滿滿一桌飯菜和三杯紅酒,妻子、女兒像歡迎英雄一樣歡迎著自己歸來……

他再也忍不住了,走進衛(wèi)生間,打開水龍頭,哭聲淹沒在嘩嘩的水聲里。

他備份了多久,家人就陪他等了多久。

女兒鄧滿琪更是一直把他當作偶像,并追隨父親的腳步,成為了一名航天人。1992年出生的她成績優(yōu)異,如今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工作。


·鄧滿琪(右)與父親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飛控大廳。

但在過去,鄧滿琪也曾不理解父親。她將這個過程寫成繪本書,叫《爸爸的秘密》。


·鄧滿琪以父親為原型參與該書寫作。

故事中,六歲的女兒發(fā)現(xiàn)爸爸從空軍飛行員的隊伍消失了,要去當航天員。爸爸對她說,以后要從太空給她發(fā)來問候!但這是個秘密,不能告訴其他人。

女兒似懂非懂地答應了。這個“秘密”一直伴隨她的童年。

2003年,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把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送入太空。上初中的女兒忍不住驕傲,差點和同桌說:我的爸爸也是航天員!

她沒有說。她在等,等爸爸“沖出藍天、飛到太空”,像曾答應她的那樣,在太空向她問好。 

后來,她看到爸爸幾次與飛天任務失之交臂,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為飛天做準備,有時累到連筷子也拿不穩(wěn)……


·《爸爸的秘密》插畫。來源:中少圖書

“我曾抱怨過爸爸的失敗,不理解爸爸的執(zhí)著。”女兒在書中寫:“但在我心中,我知道爸爸一直是我的驕傲。”

畢業(yè)后,女兒也成了一名航天人。她才發(fā)現(xiàn),自己懂得了爸爸的秘密。這份理解與陪伴,也成為父女二人心照不宣的秘密。


·鄧滿琪(左)與父親。

2013年神舟十號任務時,鄧滿琪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代職。“神十”發(fā)射的前幾天,鄧清明作為任務乘組梯隊成員也來到了酒泉。

按照規(guī)定,鄧清明要進行醫(yī)學隔離。父女倆已經(jīng)一年未見了,如今共事于同一座大樓,卻不能給彼此一個擁抱。

鄧清明和女兒約定,每天晚飯后到問天閣隔著圍欄見見面。就這樣,父親在圍欄里,女兒在圍欄外,相距十多米。

每次分開時,女兒都會對父親說:“我們共同努力,不放棄不拋棄!”

相見時難,別亦難。鄧清明記得,女兒一直往前走,不愿轉(zhuǎn)過身。“我能夠感到孩子是哭了,那個時候我的心是酸酸的。”

鄧滿琪也寫短文記錄了那時的心境。在女兒眼中,“終于看到你(鄧清明)染過的頭發(fā)里面暗藏的白發(fā)。”

又過去三年。神舟十一號任務時,父女兩代航天人忙碌在各自的崗位上。

任務合練當天,在指揮大廳值班的鄧滿琪突然看見父親出現(xiàn)在大屏幕上。 那時的鄧清明,剛剛經(jīng)過33天殘酷的訓練。

看著父親熟練地匯報,她腦海中一下子浮現(xiàn)出他這些年的付出,淚水濕了眼眶。她轉(zhuǎn)過身,和屏幕上的父親合了影……這是一個女兒對父親發(fā)自內(nèi)心自豪的瞬間。

今夜,她又在屏幕里見到父親了。這一次,他要飛向太空。這一刻,他們等了25年!

“你只為一個信仰,堅守初心,追夢一生。 ”她寫給父親,“未來的半年,我在地上,你在天上。正如我小時候的約定一樣,我們并肩戰(zhàn)斗。你永遠是我心目中最偉大的英雄,我親愛的爸爸。”(隋坤 付玉梅

總監(jiān)制: 呂    鴻

監(jiān)    制: 張建魁

主    編: 許陳靜

編    審: 蘇    睿  

(文章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轉(zhuǎn)載請加微信“HQRW2H”了解細則。歡迎大家提供新聞線索,可發(fā)至郵箱tougao@hqrw.com.cn。)

責任編輯:蔡曉慧
聲明: 版權(quán)作品,未經(jīng)《環(huán)球人物》書面授權(quán),嚴禁轉(zhuǎn)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我要糾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關(guān)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