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額財富背后,他們是抽著丁香煙的橋牌和羽毛球高手。
資本市場風云變幻,各國首富輪流坐莊成為常態(tài)。然而,印尼似乎是個例外。
2022年12月,福布斯印尼富豪榜出爐,黃惠祥和黃惠忠兄弟連續(xù)第14年登頂。受疫情影響,其他富豪財富縮水得一塌糊涂,這兩兄弟卻以477億美元(1美元約合6.8元人民幣)身家一騎絕塵,甩出第二名好幾條街。
在擁有加拿大國籍的趙長鵬被曝資產(chǎn)嚴重縮水后,這對祖籍福建的“兄弟連”,也成為最新的海外華人首富。
·2022年印尼富豪榜中,黃氏兄弟大幅領(lǐng)先。
兄弟倆的財富版圖憑啥這么穩(wěn)固?
答案很簡單,放眼印尼幾大之“最”,全是他們家的。
除了針記煙草這個印尼第二大煙草公司之外,印尼最大的私有銀行——中亞銀行,印尼最大的商場大印尼購物中心,印尼最大的在線論壇Kaskus,印尼最大的電商平臺Blibli……全是黃家的!
非政府國際救援組織“樂施會”曾稱,僅黃氏兄弟每年賺取的利潤,就可以“消除印尼全國的絕對貧困”。
不僅有錢,家風也不一般。
家族創(chuàng)業(yè)70多年來,不僅兄弟鬩墻的戲碼沒有上演,兩人還活得一個比一個低調(diào)。這在一般富豪家庭中,著實少見。
從擺攤起步
追溯黃家的發(fā)家史,始于父輩手中那根印尼特產(chǎn)的丁香煙。
1920年,父親黃維源從福建晉江下南洋討生活,來到印尼爪哇島,靠擺攤賣香煙維持生計。
攢了點小錢后,黃維源膽子大了些,打算買下當?shù)匾患覟l臨倒閉的卷煙廠。
彼時的黃維源已經(jīng)年過半百,拼上全部家當投資一個破敗廠子,到底值不值?
舉棋不定之時,他還帶著兒子們特地回了趟晉江老家,征求堂兄弟們的意見。最終,在老家親戚們的鼓勵下,黃維源決定:這筆買賣,做!
當?shù)毓S生產(chǎn)出的香煙叫“唱針”,黃維源就取了個“針”字,黃氏家族招牌“針記”由此誕生。
·上世紀50年代黃家人的合影。
卯足了干勁,帶著10名工人,黃維源全力“復活”卷煙廠。
很快,他利用當?shù)亓鱾鞯囊粋€“偏方”,推出一款“丁香煙”,在印尼一炮而紅。
隨著銷量增長,工廠規(guī)模不斷擴大,僅幾年時間,針記丁香煙就縱橫印尼香煙市場,甚至直接躍至行業(yè)銷量第二名。
·針記香煙廠的標志雕塑。
按這個趨勢,等待黃氏兄弟的,就是接手家族企業(yè)的躺贏人生。
結(jié)果,1963年,針記煙廠突遭大火毀于一旦,黃家一夜間返貧。父親黃維源受不了打擊,很快撒手人寰。
故事重回起點。
這次,重振門楣的任務交到了年僅20多歲的黃氏兄弟手里。
好在兩人從小就協(xié)助父親管理卷煙廠,也積累了不少經(jīng)驗。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在黃氏兄弟的努力下,煙廠運營很快重回正軌。從1972年開始,針記香煙出口到日本、荷蘭、美國等國。
1998年,趕上亞洲金融危機,印尼政府又面臨“改朝換代”,一些與舊政府關(guān)系密切的企業(yè)被迫倒閉或充公。而一直堅持市場化的黃氏兄弟,此前因為不愿與軍政官員過多聯(lián)系,短期內(nèi)喪失了一些利好,卻在這場突變中意外存活下來。
在兩兄弟的帶領(lǐng)下,針記煙廠逐漸發(fā)展壯大,甚至超越了父親在世時的規(guī)模。
·黃惠忠(左)和黃惠祥。
坐穩(wěn)首富之位
居安思危,那場大火也讓黃氏兄弟意識到,雞蛋不能放到同一個籃子里,多元化發(fā)展、分散經(jīng)營風險才是王道。
等針記在香煙市場地位穩(wěn)固后,兄弟倆把目光投向其他領(lǐng)域——紡織、家用電器、造紙、棕櫚油……不斷擴充產(chǎn)業(yè)鏈。
進入20世紀,在房地產(chǎn)領(lǐng)域,兩兄弟也搞得風生水起。
從工業(yè)園建設,到私人住宅,再到商場、寫字樓、酒店和購物中心,遍地都是他們資本運作的痕跡。
2004年,兄弟倆耗費2.42億美元巨資,買下印度尼西亞酒店舊址10年的經(jīng)營權(quán)。
這家本已落入經(jīng)營瓶頸的酒店,10年后在黃氏兄弟手中脫胎換骨,成為印尼首屈一指的大印尼購物城。
由于地處雅加達市中心,這里每天人來人往,客流量十分龐大,如今已成雅加達地標性建筑,被視為“東南亞最大的購物廣場”。
·大印尼購物城。
黃氏兄弟的另一個“封神之作”,在于他們收購了印尼第三大銀行——中亞銀行(BCA)。
2010年,通過多次增持,針記集團從素有“亞洲洛克菲勒”的林紹良手上成功拿下中亞銀行的控股權(quán)。兩年后,中亞銀行就成了黃氏兄弟最大的收入來源。
這一通絕佳的資本運作,也讓兄弟倆未來幾年坐穩(wěn)首富之位。
疫情以來,印尼經(jīng)濟不景氣,而首富黃氏兄弟的身家卻在2022年同比大漲51億美元。這全靠中亞銀行堅挺的股價支撐,也是他們拉開和其他富豪財富差距的“利器”。
近些年,年逾古稀的兄弟倆退而不休,著力培養(yǎng)家族第三代走向臺前。
黃惠忠的長子黃志勝目前擔任針記集團董事局董事長。1970年出生的黃志勝算是印尼“僑二代”,也是針記的第三代接班人。
他從小在雅加達接受基礎(chǔ)教育,但因為傾心于中國文化,還特意請人專門為自己補習中文。
·黃志勝。
黃惠忠的另一個兒子馬丁,則是黃家在互聯(lián)網(wǎng)領(lǐng)域的布局人。
由馬丁創(chuàng)辦的風投公司GDP Venture,投資成立了有印尼淘寶之稱的電商平臺Blibli。而印尼最大的社交網(wǎng)站、擁有480萬用戶的Kaskus,也在2012年被他收入囊中。
這個在互聯(lián)網(wǎng)領(lǐng)域嶄露頭角的黃家三代,在印尼也是一枚網(wǎng)紅級人物,人稱“雅加達網(wǎng)管”。
父輩搞實業(yè)和金融,兒子探索互聯(lián)網(wǎng)新科技,黃家產(chǎn)業(yè)跨度之大、覆蓋之廣,讓其他同行難以企及。
橋牌和羽毛球高手
像黃氏兄弟這樣富可敵國的大佬,按理說應該早就成了“明星臉”,事實卻并非如此。
2018年,在雅加達亞運會上,一位身穿白色Polo衫、拄拐參加比賽的老爺子,與另外5名橋牌選手,一起奪得了橋牌項目超級混合團體賽的銅牌。
起初,大家并沒有過多關(guān)注比賽,直到有媒體發(fā)現(xiàn),這位不就是首富黃惠祥嘛。
而這幾乎是黃惠祥近些年唯一一次公開露面。若不是參加亞運會接受采訪,甚至很少有人知道他的長相。
·參加亞運會橋牌比賽的黃惠祥。
低調(diào)似乎長在了黃家骨子里。
黃氏兄弟平日深居簡出,鮮少在公眾場合露面,更極少接受記者采訪。外界對于他們的報道也五花八門,兩兄弟父親的名字就有多種譯法,而兩人的年齡和名字也經(jīng)常被顛倒。
在一次活動采訪中,《雅加達郵報》這樣描述弟弟黃惠忠出現(xiàn)時的場景:
“他走進央行大樓時,孤身一人,既沒有秘書,也沒有助理,更不用說保鏢了。他沒有攜帶鑲金嵌鉆的緯圖手機,只有一款老舊的黑莓手機。他的鞋子也是本地產(chǎn)的,非常樸素。”
現(xiàn)場很多人表示,當時“根本不知道是在跟印尼最有錢的人聊天”。
然而,商場上極盡低調(diào)的兄弟倆,到了體育賽場,瞬間“發(fā)光”。
哥哥黃惠祥對橋牌情有獨鐘,從6歲開始打橋牌,早就是橋牌界的老手了。
除了培養(yǎng)橋牌選手、開設橋牌學校外,2018年橋牌這項比賽能進入亞運會,也是黃老爺子極力推動的。
黃惠祥最初向亞奧理事會提出橋牌入亞運會申請的時候,遭到了對方的反對。亞奧理事會的負責人不太了解橋牌這項運動,因為橋牌用的就是撲克牌,很容易被人誤認為是賭博。黃惠祥據(jù)理力爭,橋牌才能首次出現(xiàn)在雅加達亞運會上。
哥哥最喜歡的運動是橋牌,而弟弟則鐘情于羽毛球。
為了宣傳羽毛球運動,黃惠忠曾親自登上印尼電視臺綜藝節(jié)目,手把手教主持人打羽毛球。
此外,他以“針記煙草”的名義贊助了印尼羽毛球超級聯(lián)賽,還開設了以煙草公司命名的羽毛球俱樂部。
·黃惠忠(前)在綜藝節(jié)目中教主持人打羽毛球。
多年以來,兄弟兩人一直熱衷公益事業(yè)。他們以父親名義成立的“黃維源家族慈善基金”,資助了印尼近萬名貧困華裔學生,不斷捐助印尼地震災民及教育、文化、體育、環(huán)保等公益事業(yè)。
同時,黃氏兄弟也一直惦念祖籍父老鄉(xiāng)親,多次贊助福建泉州木偶劇團赴印尼巡回演出,深受當?shù)孛癖姄泶?,為中印兩國?jīng)濟文化交流發(fā)展和友好往來作出了不小貢獻。
沒有狗血的家族爭產(chǎn),也沒有經(jīng)歷“富不過三代”的魔咒。抽著丁香煙的橋牌和羽毛球高手,成為支撐這個巨富家族屹立不倒的“兄弟連”。(作者:陳佳莉)
總監(jiān)制: 呂 鴻
監(jiān) 制: 張建魁
主 編: 許陳靜
編 審: 蘇 睿
推薦閱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wǎng)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