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金磚

向美國總統(tǒng)扔鞋,我從未后悔

2023-03-28 14:15:59 來源: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環(huán)球人物微信 作者:馮群星 黃培昭???
大號 中號 小號

多年后,他們終于承認“情報有誤”。

可誰來補償伊拉克?

“這是伊拉克人給你的告別之吻,你這條狗!”

2008年12月14日,時任美國總統(tǒng)喬治·W·布什(以下簡稱小布什)對伊拉克進行離任前的告別訪問,記者席里的蒙塔達爾·扎伊迪突然站起,一邊怒吼著,一邊將他的鞋子扔向小布什。

這一行為引起了全球轟動。在阿拉伯世界,扎伊迪的名字成為“英雄”和“斗士”的代名詞。

最近,扎伊迪接受《環(huán)球人物》記者專訪,講述了他如何潛入發(fā)布會“復仇”、在獄中經(jīng)歷的折磨,以及他的抗爭、傷痛與希望。

以下是他的自述。

“你這條狗”

我決定向小布什扔鞋,是因為他的非法政策給伊拉克帶來了災難性的后果。他曾說,伊拉克人民將用鮮花歡迎美軍。這完全是謊言。我想讓全世界知道,我們反對小布什和他的軍隊,反對那些做走狗的伊拉克政客。

·2008年,小布什視察駐伊美軍部隊。

那天傍晚,我從電視臺回到公寓。像往日一樣,公寓里的供電是被切斷的。我換了衣服,換上那雙在埃及買的鞋,開車前往共和國宮。

冬日稀薄的夕陽里夾雜著寒冷的風,如刀刃般劃過我的面頰。鮮紅色的晚霞倒映在底格里斯河中,我突然有種奇怪的感覺:亙古不變的底格里斯河好像在哭泣。

安檢時,我出示了記者證,祈求他們千萬不要注意到“巴格達迪亞電視臺”這個新聞單位重復登記了兩遍——在我之前,另一位同事已經(jīng)代表電視臺前往發(fā)布會,而這次發(fā)布會不允許同一家媒體的兩個記者參加。幸運的是,沒人注意到這一點。

進入發(fā)布會大廳沒多久,伊拉克總理馬利基的私人護衛(wèi)突然命令我們離開:“小布什的私人保鏢要重新對你們進行安檢,否則他拒絕出席新聞發(fā)布會。”

這簡直是挑釁!伊拉克還是主權(quán)國家嗎?難道小布什去訪問其他國家時,他的私人保鏢也會這樣做嗎?

漫長的等待之后,小布什終于站在了我的面前。就是這個人,讓500萬伊拉克兒童變成孤兒、讓100多萬伊拉克婦女變成寡婦、讓千萬個伊拉克母親心如刀絞!

可此時他還在撒謊:“是我們把你們從不公正和專制中解放了出來。為了伊拉克的自由,我們犧牲了數(shù)百名戰(zhàn)士。”我覺得很痛苦。

當他說結(jié)束語的時候,我忽然猶豫了。我當時已是知名記者,有房有車,有一定的社會地位。

仿佛有一個聲音在耳邊說:“你可以用任何一種方式譴責美國占領軍,并不需要用這種悲劇方式!”但是內(nèi)心深處有另一個聲音在吶喊:“如果你現(xiàn)在不馬上行動,你將會在余生里詛咒自己的膽小和懦弱!”

躊躇消失了,我必須為伊拉克正名!小布什已完成發(fā)言,我把手伸向腳上的鞋,用全世界都能聽到的聲音喊道:“這是伊拉克人給你的告別之吻,你這條狗!”

·小布什低頭躲過鞋子。

我瞄得很準,但是小布什彎腰躲過了。我迅速扔去第二只鞋,他又一次躲了過去,鞋落在了后面的美國國旗上——打著那面旗幟的人踐踏了我們親人的尸體,把他們懸掛在阿布格萊布監(jiān)獄的院子里。

幾分鐘過去了,就像好幾年那么漫長。記者、攝影師、保鏢和衛(wèi)隊的呼喊聲嘈雜地交織在一起,形成一片高低不同的噪音。

在這令人窒息的環(huán)境里,我被人狠狠推倒在地上。十幾條腿聚在一起踢我的頭,我覺得自己要昏過去了。他們把我拉出了新聞發(fā)布會大廳。

獄中的日子

扔鞋之前,我知道這樣做會有很大的風險和后果。但我當時已經(jīng)做好準備,愿意為自己的信仰和原則付出一切。

在發(fā)布會大廳的后院,他們撕碎我的衣服,對我拳打腳踢。不知過了多久,他們用長長的電線把我的雙手綁在身后,推著我往前走。我步履維艱,鮮血和泥水混在一起,從身體上汩汩地流下來。

·扎伊迪被按倒在地上。

到了監(jiān)獄,新一輪的審問又開始了。

“是誰鼓動你這么做的?是誰支持你?誰付給你錢?你拿到了多少錢?”

“沒有人支持我,我是為千千萬萬伊拉克人民報仇雪恨。”

“你不承認是吧?把電棒拿過來!”

拷問者的話音剛落,電流立即貫穿了我的身體。被電擊的部位疼痛不已,好像有火在炙烤。我身上只剩下一件遮羞的內(nèi)褲和一雙沾著鮮血的襪子,頭上全是他們戴著戒指的拳頭打出的小坑。很快,我的四肢變得麻木而失去了感覺。

我捫心自問了無數(shù)遍,為什么他們要如此殘暴地折磨我?我猜想,這是因為我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他們的卑賤和無恥,他們想把它打碎。

日子邁著沉重的步子前進。監(jiān)獄上空不時傳來美軍飛機發(fā)出的巨響,龐大的飛機像極了神話故事中的巨鳥。我仍然記得在1991年(注:海灣戰(zhàn)爭爆發(fā))和2003年,巴格達的天空是如何在美軍的轟炸下變成燃燒著的火球。

·伊拉克戰(zhàn)爭爆發(fā)后,首都巴格達在轟炸中燃起熊熊大火。

不久,我迎來了自己的30歲生日。我習慣每年生日那天問自己:明年今日,我將會在哪里?我絕對沒有想到,30歲的我竟會在一間單人牢房里。

我想起母親,父親去世后,她用慈愛填補了父愛的缺失,可在我20歲那年,她也離開了我。我多么希望回到母親溫暖的懷抱,她會溫柔地為我包扎傷口……但我沒有抱怨命運的不公,因為這一切都是我自己的選擇。

好消息是,弟弟米薩姆獲準來看我。他告訴我,事件發(fā)生后的第二天早晨,一位年長的女鄰居到他家敲門——自從多年前兒子被美軍開槍打死,她就一直沉浸在悲傷中,每天都穿著黑色衣服。但是那天,她穿上了鮮紅色的裙子,手里端著一盤伊拉克奶酪。“她說,你為她兒子報仇了,從現(xiàn)在開始,你就是她的兒子!”

每當我回憶起這件事,雙眼就不受控制地充滿淚水。我完全沒有想到,我能夠在伊拉克、阿拉伯世界乃至全世界引起轟動。家人告訴我,有3000名律師簽名要為我免費辯護。

在法院審理階段,我試圖反駁小布什是伊拉克的客人這一說法。客人應該有禮貌地敲門,請求主人允許他進來。如果一個人偷偷摸摸地來到一個地方,就要稱之為小偷,而用暴力強行入內(nèi)的人,則應被稱為侵占者。小布什恰恰符合后兩種描述!

·支持者們手持鞋子與標語,要求政府釋放扎伊迪。

2009年3月,我被判處3年有期徒刑,罪名是襲擊外國元首。法官宣判后,我毫不在乎地微笑,然后大聲高呼:“伊拉克萬歲!”我聽到這句話被法庭外等待的人群不斷地重復,回蕩在法院的每個角落。

我被帶到一個單獨的房間與家人相見。我請求家人不要再為我哭泣:“我不是因為偷盜或者殺人而坐牢,我是為了捍衛(wèi)國家的尊嚴,你們應該為此而感到高興!”然后我要求他們給大家分發(fā)糖果。

監(jiān)獄里的日子過得很慢,我利用每一天做著有意義的事情。一天早上,有人向獄中的我傳遞了消息:律師上訴成功,他們將我的刑期減少為一年。

我的睡意一下子就消失了。希望之光如同閃電般,穿破黑暗的烏云,照亮了我的心。

我希望他們受到審判

從被扣押到出獄,我總共在監(jiān)獄里待了9個月。扔鞋事件后獲得的關注和支持確實出乎我的意料。但我并不是為了獲得這些而扔鞋,我的目的是表達伊拉克人民的聲音。

很多媒體大肆報道說,我出獄后將會得到各種贈予、金錢、資助。我覺得這些宣傳的目的是將扔鞋事件膚淺化,讓它失去原有的內(nèi)涵。

我重申了很多次,我沒有接受一分錢,即使我獲得了一些幫助,我用來幫助戰(zhàn)爭孤兒和寡婦。

·出獄后的扎伊迪與家人擁抱。

出獄后,我感覺自己只是從一個監(jiān)獄到了一個更大的監(jiān)獄——當你一天24小時都能看到人民的痛苦,你會苦不堪言。

西方人稱我們?yōu)榭植乐髁x者,究竟誰才是恐怖主義者?是我們愛好和平的、在自己的房子里平靜生活的伊拉克人民,還是那些漂洋過海來占領我們的國家、搶走我們的石油、搜刮我們土地和物產(chǎn)的人?

多年后,他們終于承認“情報有誤”。可誰來補償經(jīng)濟制裁下伊拉克損失的財富?誰來補償伊拉克在這些年里的落后?誰來改變伊拉克人民80%的文盲狀況?又有誰能把伊拉克人民的生命與家園還給他們?

直到現(xiàn)在,伊拉克的一些基礎設施仍然沒有得到修復。美國的入侵造成了政治和金融腐敗,以及伊拉克目前的政治僵局。每個政黨都有自己的武裝派別或民兵勢力,他們恐嚇人民,暗殺抗議者。

我在黎巴嫩和瑞士居住了近10年。2018年,我回到祖國參加議會選舉——這是伊拉克宣布擊敗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后首次舉行議會選舉。腐敗分子不聽人民的呼聲,所以我決定參與政治進程。

·2018年,扎伊迪參加伊拉克議會選舉。

我并不是某一個陣營的參選者,我只是一個愛國的伊拉克人。我認為,首先要停止美國等國家對伊拉克的干涉。沒有外部勢力的影響,伊拉克可以成為強大、民主的主權(quán)國家。

我沒能勝選,但這沒關系。作為一名記者,我會繼續(xù)伊拉克人民發(fā)聲,為他們爭取更多的權(quán)益。我們正在受苦,我們還將繼續(xù)受苦,但是伊拉克的未來掌握在我們手中。

我從來沒有后悔過向小布什扔鞋。這一幕證明,終有一日,能有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對那個擁有權(quán)力、武器、媒體和金錢之人說“不”,說他犯了錯。

那些給伊拉克人民帶來這場悲劇的人,我希望他們得到應有的審判和懲罰。小布什、托尼·布萊爾(時任英國首相)、已故無法受審的拉姆斯菲爾德(時任美國國防部長)、已故無法受審的科林·鮑威爾(時任美國國務卿)……我多想看到他們受審判!

我相信正義終將得到伸張,只要我們不斷努力,就一定會有那一天。

·扎伊迪給記者發(fā)來的近照。

(詳細報道見即將出版的第490期《環(huán)球人物》雜志)(作者:馮群星 黃培昭‍‍‍  編審:蘇   睿)

總監(jiān)制:  呂   鴻

監(jiān)    制: 張建魁

主    編: 許陳靜

編    審: 凌    云

(文章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轉(zhuǎn)載請加微信“HQRW2H”了解細則。歡迎大家提供新聞線索,可發(fā)至郵箱tougao@hqrw.com.cn。)

責任編輯:馮小玨
聲明: 版權(quán)作品,未經(jīng)《環(huán)球人物》書面授權(quán),嚴禁轉(zhuǎn)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我要糾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