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金磚

沒進大廠,他在農村找到幸福

2023-08-01 08:41:08 來源:環(huán)球人物網-環(huán)球人物微信 作者:許曄
大號 中號 小號

女兒說:“我爸是種田的,還會開飛機!”

對應超來說,改變命運軌跡的齒輪早從10年前就開始轉動。

當時他20歲,看到女朋友一家在農田里埋頭苦干,不由萌生出一個想法:“能不能用無人機代替人工來施肥、打農藥?”

然而了解后他才知道,國內的植保無人機還處于起步階段,“最便宜的一架也要20萬元”,令人望而卻步。

幸運的是,轉機比想象中來得更快。

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要求加強農用航空建設,可用于播種、撒藥、施肥的植保無人機迅速發(fā)展。

到2015年,一架植保無人機的價格已降至8萬元。應超果斷入行,成為浙江嘉興南湖區(qū)首位植保無人機飛手,至今作業(yè)面積超過10萬畝。

7月,正是農忙的季節(jié)。穿過青綠起伏的廣袤田野,環(huán)球人物記者見到了應超。

談及職業(yè)前景,他笑著給記者算了筆賬 :“按現(xiàn)在的市場價,購入一架無人機要花五六萬塊錢。如果一天作業(yè)500畝地,一天就能收5000塊錢的服務費。公司白領一天也賺不到5000塊錢,對吧?”


“炸機”是最麻煩的事

不同于如今的輕松,應超入行頭兩年常感到“害怕”。

2015年,他參加了植保無人機駕駛培訓。站在空曠的田野里,他練習控制無人機的起飛、降落、來回飛行。

盡管教員就站在旁邊,拿著相同的遙控器,準備隨時為操作不當?shù)膶W員“兜底”,但應超心里還是有點怕。“那時無人機沒有攝像頭,萬一飛到遠處撞到鳥,‘炸機’怎么辦?”

“炸機”,指的是無人機飛行中因為種種原因出現(xiàn)故障墜落的情況。很多無人機飛手都經歷過“炸機”。

應超克服膽怯,順順利利完成培訓,沒想到持證上崗第一天,剛飛一個小時就遭遇了“炸機”——無人機撞到田邊一棟彩鋼房的墻上,墻面被高速旋轉的槳葉打出幾個洞,無人機更是一半的零件都損壞了。

出師不利給應超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陰影。后來每次飛行,他都要仔細檢查無人機,還要助手去田對面看看有沒有障礙物。

假如田對面有棵樹,助手就拿著對講機站在樹旁,等無人機靠近時,沖田對面的應超喊話 :“還有三米距離”“還有兩米距離”“停”!然后應超再“噌噌噌”地跑到田對面,把還沒有飛過的田塊小心地補飛一下。“這樣操作很累,但能避免撞樹‘炸機’”。


·應超操作植保無人機作業(yè)。‍‍‍‍‍

在應超看來,“炸機”是最麻煩的事。

一方面,無人機的維修配件價格比較高。“一個小小的槳葉就要100塊錢,一架無人機有16片槳葉,‘炸’一下機,可能七八片就沒有了。如果無人機的大臂或者小臂斷了,那維修成本更高。”

另一方面,他更怕“炸機”誤事,若一項病蟲害防治須在三天內完成,“炸機”了維修要兩天時間,會耽誤打藥,農作物受到病蟲害影響,最終降低糧食產量。

“那兩年壓力特別大,但現(xiàn)在我像‘老司機’一樣,不會害怕了。”應超說。近幾年無人機迭代升級,有了前后攝像頭、避障功能和自動巡航功能,飛手一人就能輕輕松松作業(yè)。

比如現(xiàn)在白天天氣太熱,飛手可以先把航線設置好,然后等晚上再到田里作業(yè)。“我們只需要把無人機拿過去,加好藥水,按一下按鈕,無人機就自己去飛了,等藥水噴完會自動返回,然后飛手再加藥水就可以了。”

當然,面對那些周邊障礙物較多或者形狀不規(guī)則的田塊時,飛手還是要手動操作無人機。應超想,如果未來無人機再進一步發(fā)展,續(xù)航更強,載重更大,并且可以跟數(shù)字化系統(tǒng)結合起來,也許飛手坐在辦公室里就可以操作。


“一架無人機可抵100個人工

按原本的人生規(guī)劃,應超并沒打算從事農業(yè)。

他學的是數(shù)控專業(yè),成績不錯,一心想通過努力在大企業(yè)找份對口的工作。但因為一場連綿不斷的雨,他徹底改變了計劃。

那時正值小麥收割的季節(jié),天公不作美,愁壞了農戶。陳強根是當?shù)胤N糧大戶,也是應超女朋友的父親,有800畝小麥泡在田里。收割機無法下田,他們一家只能靠人工搶收,但沒有糧食烘干機,收上來也沒法曬干,這樣的窘境深深刺痛了應超。

他對準岳父說 :“繼續(xù)采用傳統(tǒng)農業(yè)生產方式的話,人吃不消,效率也低。我們是不是該購入一些現(xiàn)代化的農業(yè)機械?”

兩人一拍即合,通過一番仔細調研,不僅買了拖拉機、收割機、烘干機,還買了插秧機、施肥機和當時還很少見的植保無人機。

“那時候,整個嘉興估計也就一兩架植保無人機,所以每次我的無人機在靠近馬路的田里飛時,路上總堵車。”應超對那個場景印象十分深刻,“不管開汽車的,還是騎電瓶車的,大家都停下了,就在路邊看我的無人機飛。等無人機結束作業(yè),這條路才會通。”

有人好奇地問 :“無人機是在哪里買的啊?這么高檔用在田里到底行不行?。?rdquo;應超總是答 :“行的,一架無人機可以抵100個人工。”

“這真不是唬人。在最傳統(tǒng)的農業(yè)生產中,一個人背著一箱農藥,拿著一個小小的噴頭,一天噴幾畝地就很累了。而當時一架植保無人機一天能‘噴’200畝地,效果還比人工更好。”應超對環(huán)球人物記者說。


·2023年7月21日,應超接受環(huán)球人物記者采訪。許曄 / 攝

但彼時相信這話的人很少。大部分人想的還是:這么小的無人機,裝這么點農藥,效率能高到哪兒去?效果能有多好?

一位60來歲的農民大叔起初就是“質疑派”,但請應超服務過一次后就服氣了——他和老伴兒一起加班加點干兩天的活,應超用無人機幾小時就干完了,而且后期效果很不錯。

這樣的例子多了,市場自然就打開了,應超開始跨區(qū)域為農戶提供服務。“我們現(xiàn)在除了把自己農場的1.5萬畝地管理好,每年還為周邊農戶的2萬多畝地服務。”


·2022年,應超獲得嘉興市鄉(xiāng)村振興青年先鋒“青牛獎”,其農場也被評為省級示范性家庭農場、省級農創(chuàng)客示范基地。圖為其農場里的榮譽墻。許曄 / 攝‍‍‍‍‍‍‍‍

沒去大城市,沒進大企業(yè),但這份工作給了應超無可比擬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他和女朋友婚后生了一兒一女,“老大是閨女,在幼兒園里總特別自豪地跟同學說 :‘我爸是種田的,還會開飛機!’”


“新農人”的“三新”

這些年里,應超帶動了不少人學習使用植保無人機,其中還有一位近70歲的老人。

“他是我們余新鎮(zhèn)的第一個種糧大戶,很早之前就承包了1000多畝地。看到我們買了無人機,他就三天兩頭過來看。”

應超說,這位老爺子觀察了足足大半年,看他們使用效果挺好,于是也想買無人機,但又擔心自己年紀大了學不會操作。

“你現(xiàn)在用的是智能手機嗎?如果是的話,那你操作無人機肯定沒問題。”應超的鼓勵仿佛一顆“定心丸”,老爺子當即決定——學!后來,一頭白發(fā)的他確實學成了。

不過,這可不代表這行的門檻真這么低。應超之所以那么說,是因為老爺子除了入行的信心,別的都不缺。

比如,植保無人機飛手起碼要懂植保,明白防治病蟲害要用什么藥,藥的濃度多大,怎么配 ;其次還要能吃苦,夏季天不亮就要起床配農藥,趕在半晌午把藥打完,不然氣溫太高,蒸騰量過大會影響藥效 ;另外還得懂點氣象,如果飛手正好面向風站著,那無人機噴出來的霧狀農藥就會隨風飄到飛手臉上??

“我就碰到過這種情況,農藥不慎飄到眼睛里,特別刺痛,只好趕緊拿礦泉水沖洗,沖好繼續(xù)飛。后來每次用無人機作業(yè),我都是戴著眼鏡、口罩、帽子,全副武裝。”應超入行早,走過彎路也踩過坑,從不吝于分享經驗。


·應超(左一)指導農民學習植保無人機操作應用。

2019年,無人機飛手被納入國家職業(yè)大典,成為一項新職業(yè)。當時,人社部發(fā)布的一份分析報告稱,預測未來五年無人機駕駛員人才需求量近100萬人。

為了能“更有資格”將經驗傳授給涌入這個行業(yè)的新人,應超利用農閑時間考了無人機駕駛教員證,還自修了浙江農林大學農學專業(yè)的本科。

“我們農場上半年種小麥,下半年種水稻,一年里真正農忙的時間也就四五個月,其他時間就可以用來學習和休息。”用應超的話說,他們公司農業(yè)機械手是“公務員的待遇、教師的假期”。

“夸張點說,我們可以穿著球鞋和皮鞋在田里干活,而不用像傳統(tǒng)農民一樣赤個腳。不僅無人機飛手是這樣,別的農業(yè)機械手也一樣。拿現(xiàn)在的大型拖拉機來說,駕駛艙里也有空調,就跟汽車一樣,農民穿著球鞋、皮鞋干干凈凈坐在里面來回開就可以了。”

此前,應超利用所學打造了一套田間的5G數(shù)字化系統(tǒng),通過智能氣象站、蟲情測報燈等監(jiān)測設備,將監(jiān)測到的數(shù)據(jù)實時傳輸?shù)街腔鄞髲d。


·應超向記者展示‍‍‍田間5G數(shù)字化系統(tǒng)。許曄 / 攝

今年,他們又建設了一個優(yōu)質稻米加工廠,打通從一顆種子到一粒大米的稻米全產業(yè)鏈,帶動周邊農戶增收。據(jù)他估算,一個種植500畝田的農戶,通過這種模式,一年可以增加12萬元的收入。

“我們‘新農人’嘛,就是要用新的理念、新的技術、新的發(fā)展模式來助力農業(yè)發(fā)展。”應超的夢想隨著植保無人機起飛,如今飛到了更廣闊的天地。

總監(jiān)制: 呂   鴻

監(jiān)    制: 張建魁

主    編: 許陳靜

編    審:蘇    睿

(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加微信“HQRW2H”了解細則。歡迎大家投稿和提供新聞線索,可發(fā)至郵箱tougao@hqrw.com.cn。)

責任編輯:邱小宸
聲明: 版權作品,未經《環(huán)球人物》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我要糾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