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金磚

專訪|徐崢: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功課

2021-12-24 06:28:00 來源:澎湃新聞 作者:陳晨
大號 中號 小號
       將于12月24日上映的電影《愛情神話》里,有頭發(fā)的徐崢一口上海話,“周旋”在馬伊琍、倪虹潔、吳越三位上海女人之間。加上和老哥們整天沒正行的插科打諢,和家里老媽、兒子的家長里短,一手文藝中年吟詩作畫,一手煙火氣十足“買汰燒”,生活和愛戀的當代世俗生活畫卷聲色犬馬地展開。


《愛情神話》海報

該片由一眾海派戲骨領(lǐng)銜,幽默鮮活的群像人物貢獻了一出生活流演技大賞。主演們幾乎都是上海本土演員,大家穿梭在梧桐樹影綽的街道巷弄之間,互相對飆上海話的場面,讓精致摩登的上海顯得生機盎然,處處機鋒。

一男三女的戀愛,不是全然沒有“狗血”的部分,但每個人都自知自持,推搡試探之間拿捏的分寸恰是市井煙火中閃現(xiàn)的幽默與鋒芒。徐崢如一條引線,串聯(lián)起當代都市熟齡男女各色愛情觀的交織與碰撞,你來我往間,小心翼翼的試探常常引得人會心發(fā)笑,而生活漣漪里蕩起的深情,是一種無聲而克制的熾烈與坦蕩。


老白(徐崢 飾)

徐崢在談到此次表演經(jīng)歷時提到伍迪·艾倫的電影,一個叨叨碎嘴的知識分子形象好人,此番他在電影中飾演的老白倒當真有幾分可比性。

這些年徐崢監(jiān)制了不少青年導(dǎo)演的作品,從《我不是藥神》到《超時空同居》,每每開辟出中國電影兼具商業(yè)與表達的全新可能性。此次再次擔(dān)綱監(jiān)制與領(lǐng)銜主演,談及這個項目,他表示:“很多電影都在強調(diào)工業(yè)感和專業(yè)度,但其實生活感很重要。我認為《愛情神話》是一個生活流的電影,精準地捕捉到上海西區(qū)兩公里內(nèi)生活中的細碎,特別的當代,也特別的都市。”

電影上映前,徐崢接受澎湃新聞專訪,聊了聊他所理解的中年情愛和上海。


徐崢在《愛情神話》上海點映場上

【對話】

中年愛情,生活日常

澎湃新聞:《愛情神話》是一部挺“女性”的片子,你這次作為“風(fēng)暴中心”的男性在其中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徐崢:我在里面的這個角色看似是一個主角,但其實我是一個牽線的人。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在中間這里呈現(xiàn)的是一個人在情感和婚姻關(guān)系里面的不同面相,希望看到一些新的希望、新的色彩。我之前的系列里面也有對中年人情感和生活探討,但更多是站在男性立場。這部戲里面其實呈現(xiàn)出來的是女性的觀點和女性的態(tài)度。


《愛情神話》劇照,格洛瑞亞(左,倪虹潔 飾)

澎湃新聞:已經(jīng)很久沒有在銀幕上看到你演愛情戲了,這次來演中年人的愛情和大家比較熟悉的那種更傳統(tǒng)偶像劇的愛情有什么不同?

徐崢:它雖然可以說是一部愛情電影,但也可以說它是一部非常生活流的電影。最開始拿到這個劇本的時候,我非常驚訝于這個劇本的劇作可以生活流到這種程度,整個電影沒有發(fā)生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也沒有什么戲劇性的敘事,只是寫了生活當中很多日?,嵥榈囊恍┦虑?,比如去超市買東西或者一起喝杯咖啡,但是確實看到了中年人的一種情感。

我扮演的這個角色是一個自由的畫家,這個人物也是有生活原型的,他平時就是畫畫,不是什么大作品,不是入什么拍賣行畫廊的,就是自己喜歡。同時他喜歡做菜,做菜做得很好,非常享受生活。

所謂的中年人的生活劇,它不是什么轟轟烈烈的愛情,也不是里面有多么大的戲劇性,但是它包含了生活當中的點點滴滴,它瑣碎非常的接地氣,也非常的具有質(zhì)感。做這部電影的一個目標,就是希望把這種質(zhì)感可以通過銀幕呈現(xiàn)出來,因為像這樣的電影實在是太少了。它不是那么的悲悲戚戚,也不是那種無厘頭的爆笑,介乎于嚴肅和調(diào)侃之間以一種比較輕松的方式來呈現(xiàn)的。


《愛情神話》劇照

澎湃新聞:我作為觀眾來說,覺得電影里面的愛情觀也是非常成年人的,不是過往偶像劇式的那么“山盟海誓”,你怎么看待這部電影想要傳遞的愛情觀?

徐崢:我覺得這個影片對男性女性來說,是非常平等的一種心態(tài)。每個人都會有自己對生活的一些渴求,但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都是這樣子。但是大家又能夠很快成長,能夠彼此接納,相互之間尊重對方,尊重不同的觀點、不同的立場。包括老白對他兒子本身一直是有這種看法,覺得現(xiàn)在年輕人怎么有很多習(xí)慣,男孩子怎么也化妝了什么的,但是最終我想老白也不得不去接受,接受所有的代溝。

澎湃新聞:電影的愛情看起來是很現(xiàn)實和入世的,如何解讀這個片名《愛情神話》?

徐崢:《愛情神話》是電影當中提到的一部電影,是以前費里尼拍過一部電影。周野芒飾演的這個角色,他一直對這部電影難以忘懷,所以拿它來比喻我們這個故事。

我們在這里當然沒有什么神話,但是沒有神話并不意味著我們對情感沒有追求,人到中年盡管生活里可能布滿了滄桑,但是我們?nèi)匀粚δ欠N很真切的很簡單的情感抱有一絲希望的樣子,希望能夠觸及達到。大家非常的謹小慎微,小心翼翼地在探索。在這種探索當中,我們可以窺見到人性當中的一些真善美,也是蠻值得共情的。


老烏(周野芒)

方言演繹,水到渠成

澎湃新聞:這次電影95%以上對白都是滬語,用家鄉(xiāng)話表演,對于角色和電影本身有怎樣的助益?

徐崢:電影是需要有方言的,這些年大家看到越來越多那種重慶話、四川話、東北話、云南話的電影。上海話本身是很富有韻味的,而且方言現(xiàn)在漸漸地正在丟失,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全部是講普通話了。方言里面所蘊含的地方特色,人文情懷也漸漸在失落,但日常生活中,方言的語境當中包含有更多的情緒,更多的細節(jié)。所以我一直蠻希望有一部可以用上海話表演的那種電影,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和嘗試,可以讓我以一個完全生活化的態(tài)度和姿勢放到這個角色當中去表演,所以我們大家進入狀態(tài)以后是非常的放松的。


倪虹潔在《愛情神話》上海點映場上

澎湃新聞:其他幾個對手演員也都是上海的,是不是大家都是用更熟悉的生活的語言的時候,會有更多即興的那種發(fā)揮的東西?

徐崢:當然是這樣。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當你用方言開始你的表演的時候,你已經(jīng)不需要表演了。這是一部非常生活流的電影,它貌似沒有什么事情發(fā)生,大家都是叨叨在說話那樣子,和我對手的幾位演員我覺得都非常“吃”各自的角色,每個人的魅力特色都是不一樣的,性格氣質(zhì)也是不一樣的,擺在三個角色里面,我覺得她們也是不用演的,自己能馬上就變成那個人物,很自然這一切水到渠成,到現(xiàn)場我們只要展開我們的生活就是了。

澎湃新聞:反而導(dǎo)演不是一個上海人,會不會有時候你們過于即興發(fā)揮的一些話,導(dǎo)演邵藝輝都聽不懂了?

徐崢:還真有這種情況。不過我們導(dǎo)演是對文字的語言有非常高的要求,我們有的時候也會爭執(zhí),但我覺得她悟性很高,她雖然不是一個上海人,但是她寫的劇本我覺得可能很多上海的作家或者編劇都不見得能夠?qū)懗鲞@樣的劇本。


李小姐(馬伊琍 飾)

澎湃新聞:是否擔(dān)心非滬語的受眾會不會因為方言產(chǎn)生距離感?

徐崢:我覺得現(xiàn)在觀眾的觀影經(jīng)驗都非常豐富和老到了,他們其實更在意看到的內(nèi)容,而且需要看到真實的、更加鮮活的、有質(zhì)感的內(nèi)容。所以這些年電影里面更多的方言的出現(xiàn),這本身是一種回歸。而且大家看國外的電影對照字幕的經(jīng)驗,也是很習(xí)慣的,我甚至覺得如果我們?nèi)恐v上海話,這部電影會蠻像一部歐洲電影的,我相信對年輕的觀眾來說這都不是問題。

澎湃新聞:近年來你導(dǎo)演的《鴨先知》《奪冠》這樣讓大家很喜歡的短片也都是發(fā)生在上海市井弄堂里面的故事,你覺得這次這個故事和之前短片里我們看到的上海有什么不一樣?

徐崢:之前的上海更像是那種弄堂里面“小市民”的一種方式,而這部戲更像是當代的上海都市當中的一角,它已經(jīng)從弄堂里面走出來了,不是聚焦于那么家長里短為了生計,為自己的衣食住行發(fā)愁的那種階段。他們更偏向上海這樣的一個都市里面中產(chǎn)的生活,可以看畫展、看演出、約著朋友去喝一杯咖啡,在家里面做一頓飯,這種生活也代表了一個非常普遍的群體,而去展現(xiàn)這個群體生活的電影其實特別少,我們更常見的是那種更下沉的底層,或者虛構(gòu)一些更高層更懸浮的,可這個群體其實是一個很大的群體。

蓓蓓(吳越 飾)

“沾光”監(jiān)制,輕快主演

澎湃新聞:如何決定成為這部影片的監(jiān)制兼主演的?

徐崢:這個本子最早是first創(chuàng)投會出來的一個項目,我一看就很喜歡了。其實這些年做監(jiān)制,更多的是沾光。我覺得年輕的導(dǎo)演他們有很多的不同的風(fēng)格,也有他們自己的才華,和有才華的年輕人在一起合作,他的光芒會輻射到你,我們在當中做一個服務(wù)的工作就已經(jīng)很好了。

《愛情神話》劇照

澎湃新聞:自己做主演是一開始就決定的嗎?

徐崢:沒有,原先最開始的時候,劇本寫的角色年齡應(yīng)該比我還大一些,但是后來我們在考慮女演員的時候這三位女演員都定下來了。想要年齡相互可以匹配的,又可以有上海的生活經(jīng)驗的,講上海話的男演員,的確當時找不到更合適的了。我本身是蠻想退在后面做好監(jiān)制就可以了。

澎湃新聞:兩個身份在現(xiàn)場有沒有打架的時候?

徐崢:我覺得監(jiān)制其實是一種服務(wù)性的工作,一開始的時候關(guān)于整個拍攝,包括劇本、影調(diào)、演員,我會最大程度的提供我的意見。這次很幸運的是碰到年輕的導(dǎo)演,我們的很多想法非常吻合的,所以我非常放心地交給她做。在拍攝的過程當中很投入,可以很全身心地去做表演的工作,當然我在現(xiàn)場也會給出自己的建議。

《愛情神話》劇照

澎湃新聞:這樣一種非常生活流的表演,對你來說是什么樣的體驗?是信手拈來還是需要做什么功課準備?

徐崢:其實是挺輕松的,是因為我們整個所展現(xiàn)的場景都是以上海西區(qū)為一個核心,方圓兩公里的一個范圍,我可以這么說,這個電影里面出現(xiàn)所有場景都是我熟到不能再熟的地方,都是我用腳步和自己親身的經(jīng)歷,丈量過和體驗過的地方。每一間咖啡館,每一個劇場、電影院,走過的路都是如此。這些地方和我感覺就是血肉相連的。

所以要說什么準備,老實說其實真沒有。大家現(xiàn)在都非常注重演員的敬業(yè)態(tài)度和投入的精神,也很強調(diào)在電影工業(yè)里面的這種付出,但是大家可能忘了一點,其實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功課。當這些功課全部都在身上的時候,它是可以水到渠成的,可以很輕松地完成的。

《愛情神話》編劇、導(dǎo)演邵藝輝

澎湃新聞:但電影畢竟不是生活,它還是有戲劇性的,只不過以一個生活流的方式去呈現(xiàn)了。這其中如何把握這種平衡?

徐崢:它是很細膩的一種探究。我們需要捋清楚就是這個時候,他的人物的心理是什么樣子?他的感受到底是什么?我覺得那個是我們非常認真地跟導(dǎo)演一起在探究的。

澎湃新聞:這次你其實又做了一個很輕巧的選題,包括之前在過去三年的國慶檔里你選擇的切入點也都是很輕巧的喜劇。作為一個職業(yè)導(dǎo)演,會期待去做一些更宏大的片子嗎?

徐崢:說實話我不知道。如果現(xiàn)在給到我一個命題,我們要去攻克這樣的一個主題,它可能是那種比較宏大的,工業(yè)化程度很強的,很高科技的,需要有很多特效的,我可能也會投入進去那樣去做,但是目前我沒有碰到。

電影《愛情神話》上映前,徐崢接受澎湃新聞專訪,聊了聊他所理解的中年情愛和上海。視頻編輯 李思潔(04:35)

將于12月24日上映的電影《愛情神話》里,有頭發(fā)的徐崢一口上海話,“周旋”在馬伊琍、倪虹潔、吳越三位上海女人之間。加上和老哥們整天沒正行的插科打諢,和家里老媽、兒子的家長里短,一手文藝中年吟詩作畫,一手煙火氣十足“買汰燒”,生活和愛戀的當代世俗生活畫卷聲色犬馬地展開。

責(zé)任編輯:邱小宸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關(guān)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