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北京2月10日電 (記者 應(yīng)妮)在這《人世間》,述盡人間事,呈現(xiàn)世間人。
現(xiàn)實題材當代大劇《人世間》正在央視一套黃金檔和愛奇藝全網(wǎng)獨播。該劇改編自作家梁曉聲“茅盾文學獎”獲獎同名小說,雷佳音、辛柏青、宋佳、殷桃等實力派戲骨挑梁主演。有著“中國婚姻第一寫手”稱號的王海鸰,用了近3年時間進行《人世間》的編劇與打磨工作。在微博里,王海鸰稱《人世間》是“從業(yè)以來最艱難的創(chuàng)作。”
2019年獲中國長篇小說最高獎項“茅盾文學獎”殊榮的《人世間》,以中國北方城市里一個平民社區(qū)“光字片”周家三兄妹的生活軌跡為故事脈絡(luò),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地描寫了中國社會的巨大變遷和百姓生活的跌宕起伏,呈現(xiàn)了一部中國式家庭變遷的生活史詩。
在小說出版初期,騰訊影業(yè)與導(dǎo)演李路共同選擇決定拍攝,并獲得了《人世間》長達8年的影視改編權(quán)。在尋找編劇人選的時候,李路告訴記者,當他致電陳道明和周梅森的時候,兩人不約而同推薦了王海鸰。盡管周梅森是大熱劇集《人民的名義》編劇,但他坦白告知李路,《人世間》的題材是她(王海鸰)的強項。
王海鸰曾執(zhí)筆《中國式離婚》《大校的女兒》等作品,對當代中國人的情感和家庭觀念有著深刻的認識,尤為擅長呈現(xiàn)這些觀念與不斷變化的社會現(xiàn)實之間的張力。但她的習慣是自己創(chuàng)作,很少直接改編成熟作品。這次,卻為《人世間》破了例。
之所以會接下《人世間》的劇本改編,王海鸰對記者說,是原著打動了自己。“小說中寫的是我親歷的年代,但寫的這部分人群——普通工人的生活,確實是我對那個年代的盲點。這群人在共同貧窮的年代,是如此團結(jié)、樂觀與歡樂,雖然條件很艱苦,但是精神上很富足。這樣的生活以及生活背后隱藏的東西都很吸引我,所以我想接手試一下。”
在她看來,《人世間》原著是一本動人的嚴肅文學,嚴肅文學的特點就是純正,作家寫自己感受最深、經(jīng)歷最多的事,但是改編過程會非常艱難,“我們剛開始學(嚴肅文學)寫作的時候,老師和前輩都會說,切忌故事性,不要那么多巧合,避免各種人造的沖突,這些都是通俗小說的手法;嚴肅文學需要的是真實,只有真實才能打動人。而電視劇恰恰相反,它需要這些東西,一唱三嘆,一波三折,無巧不成書。劇本必須把小說里的東西影像化,人物的心理活動不能只落在文字,而是必須得讓他行動起來。”
值得強調(diào)的是,在保有原著故事精髓的基礎(chǔ)上,王海鸰說,主創(chuàng)團隊一致認為原著小說的色調(diào)要做調(diào)整,“原著的色調(diào)是鋼鐵式的、灰色的,偏硬的。我們希望電視劇的色調(diào)是溫暖的、明亮的,而且我本身也是這樣性格的人,很樂觀,碰到倒霉的事就不多想。這樣我們就全劇基調(diào)達成了一致,這是能夠合作的基礎(chǔ)。”
至于改編過程中是否需要原作者梁曉聲的首肯或者建議,王海鸰直言雙方幾乎沒有交流,“我想這是兩位創(chuàng)作者之間的互相尊重和默契。曉聲懂得創(chuàng)作人的心情,他要說的都已經(jīng)在小說里了,你再問他什么都不如看小說。再有可能他也不愿過多干涉和引導(dǎo)我,我也比較相信自己的第一直覺。”
事實上,在《人世間》里,有著性格各異的女性角色,有追求自由和愛情的女性周蓉,有命運坎坷的賢妻良母鄭娟,也有全力平衡事業(yè)與家庭的郝冬梅……作為一位女性編劇,王海鸰在女性角色上進行了她尤為擅長的改編,賦予角色以更豐富的人格和情緒。
其中,“鄭娟”這個角色距離王海鸰的生活最遠。“我平時接觸的大部分都是杰出獨立的女性,但像鄭娟這種一輩子沒正式工作過、全心全力只為家人活著、對愛情又如此剛毅勇敢的女性接觸得太少了,我盡可能地去體會她,但仍然有做得不足的地方。”
王海鸰透露,“殷桃在拍攝過程中,曾不斷地給我發(fā)微信留言,闡述她對這個角色的認識,還會說服我給這個角色增加一些細節(jié),我覺得她說的都很對。演員有一個長處,會全情投入地關(guān)注自己飾演的角色的人物線。而一個好演員全情投入后,是會對人物感同身受的。這是她作為演員的天賦。”
《人世間》時間橫跨50年歷史,王海鸰表示,這其中有她沒經(jīng)歷過的部分,但小說本身有非常扎實的呈現(xiàn),拿過來就可以用,做影視化處理就可以。“真正難的,是寫一個企業(yè)從小到大創(chuàng)業(yè)的實操過程,這真是我的短板。”針對這方面,她一方面看了大量有關(guān)這方面的小說,比如南方企業(yè)家丁力的小說、周梅森的小說、王躍文的小說,還有陸天明的等等。“我不會套用書中的細節(jié),而是通過閱讀給了我一種設(shè)計的底氣,真實中是這樣的。”另一方面她也去做采訪,一個企業(yè)家朋友正在籌劃上市,她也去搜集了不少素材。
至于感情和婚姻,這位有著“中國婚姻第一寫手”美譽之稱的編劇淡淡地說:“我覺得愛情與婚姻的內(nèi)容,從古至今都沒有改變,變的只是形式,無論婚姻觀和這其中的人性關(guān)系都沒有變化。”(完)
推薦閱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wǎng)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