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州南潯古鎮(zhèn),素有“文化之邦”和“詩書之鄉(xiāng)”的美譽,曾經(jīng)是商賈如云的江南蠶絲名鎮(zhèn)。民國奇人張靜江故居,“西泠印社”發(fā)起人之一張石銘舊宅,著名詩人、散文家徐遲紀念館……這些古鎮(zhèn)中自然與人文交相輝映的景致,讓人流連忘返。距這個充滿詩情畫意的江南水鄉(xiāng)不到兩公里處,一座將近100米高的巨大球體建筑端坐沈莊漾之畔,形似朝陽、傍水而生的太陽酒店,無論在日出東方時,還是烈日當頭時,抑或是晚霞漫天時,總能與那真正的太陽交相呼應,讓人嘆為觀止。

湖州太陽酒店。
這座金燦燦的“網(wǎng)紅”建筑是目前全國跨度最大的球體網(wǎng)殼結構,更是世界最大的球體建筑,鐫刻著建設者中國五冶集團突破想象的拼搏故事。
閃耀湖州“東大門”,挑戰(zhàn)最大施工難度
在水一方遙望,會由衷地驚嘆這座“金太陽”的渾然天成。這種觀感一是由于球形外觀給人美的享受,二是由于球體建筑外立面采用了幕墻形式,通過層間玻璃的彩釉飾面處理,讓球體體現(xiàn)出夢幻的層次美感。在建筑學界,著名的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球體是最美的立體圖形,但球體之美的背后也意味著施工難度的幾何倍數(shù)增加,太陽酒店就是在挑戰(zhàn)“最美立體圖形”的最大難度。
作為一座五星級綜合性酒店,太陽酒店的形態(tài)為一座19層球體建筑,標高97.8米,球體直徑98米,鋼結構總量超過21000噸,相當于半個“鳥巢”外部鋼結構的重量。
更令人驚嘆的是,這座外部由“鋼筋鐵骨”包裹住的“球體”,其內部為中空結構。據(jù)項目總工程師張慶華介紹,一般的球體建筑,是將外殼造型附著在主體結構上,而太陽酒店由于內部中空,在給內部帶來開闊空間的同時,也導致內部沒有核心筒輔助支撐整個建筑的重量,這就要求建筑的全部重量都需要完全依靠球體結構本身來支撐。
為了保證“球體”結構的穩(wěn)定性,五冶建設者運用各式各樣、結構造型復雜的鋼構件拼接“球體”的骨架,整個工程可以看成一座豐富的“鋼結構博物館”,可見建設的難度之高、工程量之大。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作為全球最大的球體建筑,太陽酒店的建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重中之重就在于單層球面網(wǎng)殼結構的弧形屋蓋。如何將這個最大跨度58.5米、矢高10.1米、凈重260噸的屋蓋吊裝到屋頂,成了整個施工過程中的最大難題。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從某種意義上說,屋蓋確實有些像太陽酒店的“王冠”,艱辛的吊裝過程成了它的“加冕”儀式。
受限于電梯井布局和超高的內部懸空空間,屋蓋無法分塊吊裝,也無法在地面拼裝后整體提升。面對難題,項目團隊對屋蓋組成部分進行多次分解和重新組裝,經(jīng)過嚴密計算、準確“切塊”,確定了原位吊裝和整體提升兩個作業(yè)面積能夠相輔相成、互不影響的最佳“平衡點”,“原位分塊吊裝+局部整體提升”雙管齊下的最終方案也由此出爐。
江南自古多煙雨。“加冕”節(jié)點正值雨季,2022年5月,湖州風雨天氣持續(xù)不斷,提升設備上一直存在積水,鋼絞線上的潤滑油頻繁被沖掉,提升作業(yè)的難度陡增。但由于工期緊張,項目團隊每個人都咬緊牙關,有序進行穹頂提升的各項保障工作。而為確保風雨天作業(yè)人員的安全,項目團隊要求高空作業(yè)人員即便“全副武裝”“箭在弦上”,也必須按時返回安全場所休息,輪流上崗。2022年5月13日,歷經(jīng)18個小時的間斷作業(yè)后,一座呈不規(guī)則的蝴蝶狀的穹頂結構被緩緩提升至97.4米的高空。在戰(zhàn)天斗地的持續(xù)拉扯、反復較量和激烈賽跑中,五冶人打贏了這場“加冕”戰(zhàn)。

太陽酒店穹頂提升。
搭建“骨架”和塑造“皮膚”,同樣充滿挑戰(zhàn)
挑戰(zhàn)不僅在“加冕”。由于太陽酒店外部“骨架”的每一層鋼結構都存在差異,且安裝傾角大、單個鋼構件自重大,給安裝工作帶來極大挑戰(zhàn)。但是憑著對鋼結構工程的獨特理解,五冶人運用成熟的鋼結構加工技藝和先進的檢測技術,將鋼結構“精密縫合”在一起,為太陽酒店“鑄骨塑形”。
保證球體“圓圓滿滿”并不是一件容易事。由于施工過程跨越從冬到夏的季節(jié),主體結構受熱脹冷縮影響明顯,復雜鋼構件焊接后會產(chǎn)生變形,從而影響到這座世界最大中空球體建筑的品質。本著對品質的執(zhí)著追求,項目團隊對太陽酒店鋼結構進行24小時跟蹤檢測,在不同時間、不同天氣情況下復核鋼結構定位,將鋼柱安裝誤差始終控制在毫米級內。施工人員做到在逐層、繞圈安裝的過程中,每一圈的圓心都在一條鉛垂線上,這是當之無愧的“環(huán)環(huán)相扣”。
當鋼結構施工和“加冕”完成后,在塑造“皮膚”的幕墻施工過程,同樣充滿了諸多挑戰(zhàn)。
太陽酒店的“皮膚”由2258塊單元板塊和14000余塊菱形玻璃和三角形玻璃組成。施工過程中,球體每一層所使用的菱形及三角形玻璃均有不同,如果有一塊玻璃沒有安裝到位,就會影響球體的美觀度,甚至導致幕墻無法交圈閉環(huán),可謂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張慶華說,玻璃幕墻的安裝精度,是防水的關鍵所在。幕墻安裝過程中,張慶華和項目團隊采用1毫米級精裝控制鋁型材和玻璃尺寸,將組裝精度誤差控制在2毫米內,從而保證了太陽酒店這套“皮膚”絕對防水、高效排水的效果。
項目團隊用時4個月便完成了太陽酒店主樓幕墻安裝作業(yè),打造了國內首個超大球型防排水一體單元式玻璃幕墻系統(tǒng),突破了大型球體網(wǎng)殼均衡受力及建筑外立面排水難題。
剛柔并濟,五冶的“硬朗”與“柔情”
太陽酒店的竣工,預示著又一顆閃耀的新星在東方冉冉升起。其實,縱觀中國五冶集團的鋼鐵傳奇,遠非這一例。
四川省南充市博物館鋼結構屋蓋,面積有1.5個足球場那么大,7800噸的重量相當于28架世界最大的空客A380飛機。大噸位的鋼屋蓋提升,通過智能化作業(yè)手段竟然創(chuàng)造了毫米級定位,該工程也由此被譽為“西南第一提”。
重慶仙桃數(shù)據(jù)谷鋼結構環(huán)廊,總重達2060噸,被譽為山城巨型“鋼指環(huán)”。五冶憑借多項專利技術將鋼結構環(huán)廊提升到99.8米的高空,并與三棟塔樓實現(xiàn)合龍,實現(xiàn)了全國首例全通透鋼結構高空環(huán)廊吊裝提升,被央視全程直播。
擁有莫比烏斯環(huán)奇異造型的成都五岔子大橋,已經(jīng)成為市民打卡的網(wǎng)紅地。為了確保雙曲拋物面異形大跨度鋼箱梁結構成功呈現(xiàn)出“∞”的造型,五冶鋼構技術人員潛心研究,突破了大跨度雙螺旋裝配式鋼箱梁橋制作安裝過程中焊接變形大和結構應力分布不均等難題,“繡花”般打造出科幻的造型和“無痕橋身”。
…………
鋼鐵是冰冷的,但五冶人用熱情與熱愛,讓這些龐然大物擁有了“俠骨柔情”。我們有理由期待,在未來,中國五冶集團會帶來更多“剛柔并濟”的作品,讓中國建設者的“硬朗”與“柔情”遍布到神州大地的每一個角落。

南充博物館7800噸鋼屋蓋提升。

鋼結構數(shù)字化技術建造的亞洲最大室內演藝中心——成都大魔方演藝中心。

擁有三項“世界之最”的鋼結構大橋——成都金簡仁沱江特大橋。

五冶鋼結構運用國內首創(chuàng)的纜索吊裝懸拼安裝工藝助力九綿高速桂溪大橋合龍。
系列報道:
開篇——
初心——
匠心——
丹心——
尾篇——
更多精彩盡在《環(huán)球人物 · 五冶,用“心”建造》特刊線上版,點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