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覺醒年代》能讓“00后”淚流滿面?

2021-04-12 11:11:21來源:原創(chuàng)作者:吳柯沁 余馳疆

即便是二輪重播,《覺醒年代》依然吸引了不少目光。這部以1915年新文化運動到1921年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時期為歷史背景的大戲,豆瓣評分高達9.2分。

 

陳獨秀、李大釗、胡適、毛澤東、魯迅…… 中國共產(chǎn)黨誕生前的那段時光,革命先驅(qū)用信仰譜寫了風云際會的歷史畫卷。以此為主線,《覺醒年代》用生動的鏡頭語言、鮮活的人物形象、對歷史名場面的還原,令許多年輕人“深陷其中”。

這部劇熱播期間,中美展開高層戰(zhàn)略對話,許多人將百年前后的相似場景進行對比。劇中,1919年巴黎和會召開,中國作為戰(zhàn)勝國,卻只得到喪權(quán)辱國的條約——列強仍舊無理將德國在山東的權(quán)益轉(zhuǎn)交給日本。汪大燮更是哽咽道:“你我,何顏以對國人哪。”

百年之后,在2021年3月18日舉行的中美高層戰(zhàn)略對話中,面對美國無理挑起爭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回擊道:“你們沒有資格在中國的面前說,你們從實力的地位出發(fā)同中國講話。”

彼時,弱國無平等外交;

而今,中國以實力書寫底氣。

因此,在《覺醒年代》的眾多評論中,有一條獲得高贊:


01 劇鮮活場景捂熱冷冰冰的文字

《覺醒年代》中有幾個經(jīng)典場面,熱血、震撼、直擊人心。也正是畫面講究、情緒飽滿的場景,吸引了一波又一波“90后”“00后”,在視頻上留下滿屏彈幕。

名場面一:毛澤東出場,“他來了!”

在這段鏡頭中,導演運用蒙太奇手法,刻畫出了當時長沙乃至全中國的瘡痍。

在一場大雨中,乞丐趴在地上撿窩窩頭,軍閥騎著高頭大馬趕開人群;

小商販的一車鮮魚傾倒在地,閣樓上的富太太指指點點;

窮人家的孩子在雨中等待被賣,而富人家的少爺在車里吃著三明治……

青年毛澤東,就在眾生百態(tài)中的場景中,踏著污水,冒雨而來,“自風雨和苦難中而來,如光般耀眼”。彈幕瞬間滿屏:“他來了他來了”“是他來了”“終于來了”。

這也是毛澤東飾演者侯京健印象最深的一場戲,不到兩分鐘的片段,劇組調(diào)集了近600人,布置了一條170米長的街道,組織大量攤點,每一位群眾演員的服裝和造型都經(jīng)過了嚴格篩選,6臺灑水車同時“下雨”,拍了足足一天。

名場面二:魯迅怒寫《狂人日記》

劇中另一個充滿寓意的場景,是重現(xiàn)魯迅作品《藥》和《狂人日記》的誕生過程。小偷被當街斬首,窮苦百姓卻在看著甚至盼著這一幕,在人頭落地的剎那,爭先恐后地去蘸血,只因為迷信里人血能治癆?。?mdash;“我的孩子終于有救了。”甚至有路過的大爺嘖嘖搖頭:“如今刀法不如滿清利落,血太少。”

魯迅見餓殍千里,見人們深陷于封建思想,內(nèi)心備受沖擊,于是提筆做刀,落筆寫下《狂人日記》。沒日沒夜地連續(xù)寫作后,在手稿完成時,他仰面躺地,緩緩吐出兩個字:“成了。”

中國第一部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的誕生,給當時麻木的中國人下了一劑猛藥,也向黑暗社會投下一顆重磅炸彈。魯迅在絕望中吶喊,撕破舊社會的丑惡:“此后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名場面三:陳獨秀送子留學

這個片段播出后迅速登上了微博熱搜榜。

一包炒糊的南瓜子,一次擁抱,一場長久的注視,父愛無聲。

導演張永新用背影和沉默表現(xiàn)父子間的羈絆——并非轟轟烈烈的告別,卻更勝于千言萬語。

陳延年、陳喬年兄弟從此離開故鄉(xiāng),為了心中的救國信仰毅然踏上危路,陳獨秀深知這一別應(yīng)該就是永別。下一個畫面,兄弟倆走向刑場、英勇就義,許多觀眾淚流滿面。

可以說,劇中鮮活的場景捂熱了歷史書上冷冰冰的文字,歷史書上的革命先驅(qū)不再是一個個遙遠的名詞,他們穿越時空和我們實現(xiàn)了真正的共情。

正如陳獨秀飾演者于和偉說的:“這部劇不喊口號,而是以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和一件件實實在在的事,讓觀眾自己去感受,去從中尋找答案。我們希望能夠借這部劇讓觀眾看到,百年之前我們的先輩用怎樣的付出和努力來保護這個民族。”

02 如何塑造接地氣的英雄?

為什么《覺醒年代》里英雄人物能讓那么多觀眾,那么多90后、00后落淚?導演張永新給出了答案,因為《覺醒年代》有兩個創(chuàng)作重點:第一,堂堂正正宏大敘事;第二,認認真真塑造“人”。

他說:“文學是人學,影視藝術(shù)的核心也是人的藝術(shù),活生生的人、立體的人才能夠讓觀眾接受。”

如何塑造活生生、接地氣的英雄?且看辭職時的魯迅:

 

難怪網(wǎng)友評論:

 

而陳獨秀在閱讀完《狂人日記》后,興奮道:“我要當面親吻他!”

網(wǎng)友們又紛紛替魯迅表示:大可不必!

而被網(wǎng)友戲稱為“干飯人”的陳獨秀會研究涮羊肉的吃法,在聊天時烤花生,就連被李大釗拉著逃跑時都不忘拿著筷子。

緊接著網(wǎng)友又扒出一些“一枝獨秀”的臺詞,比如

工人葛樹貴說:“您真是一點架子都沒有,還親自包餃子呢!”

陳獨秀調(diào)侃到:“我還親自上廁所呢!”

這些都不得不

列表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quán)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

關(guān)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