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里的家與國 | 阿來,步履不停

2023-09-27 14:08:32作者:許曉迪 周盛楠
"當我以雙腳與內(nèi)心丈量著故鄉(xiāng)大地的時候,在我面前呈現(xiàn)出來的是一個真實的西藏。"

見到作家阿來,是在北京老舍劇場。他來做一場講座,講梭羅的《瓦爾登湖》。一身西裝,在大廳里諸位文學前輩的銅像前,他腆著微微隆起的肚子,來回踱步。

一個以漢語寫作的藏族人,在一間以滿族作家命名的劇場,解讀一部美國自然主義名著——多元文化之間的交錯穿梭,正如阿來多年來的生命行跡。

聽眾來了不少。1845年,當現(xiàn)代文明與工業(yè)革命以雷霆萬鈞之力展開,梭羅拿著一把斧子走進森林,砍下幾棵樹,在瓦爾登湖邊蓋了一個小房子,在自然與荒野中遠離紛繁世事。170多年后,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時代,《瓦爾登湖》成為一服治療“精神內(nèi)耗”的良藥,一批批徒步者,帶著一頂頂露營帳篷,逃離城市,奔向山頭。

30年前,阿來就在川西高原上度過了不少荒野之夜。第一次去四姑娘山,騎了一天的馬,在蓊郁的冷杉林旁扎營。他鉆進睡袋,敞開帳篷門,看滿天星斗和崖頂上冰川的幽冽冷光,在鋪天蓋地的大雪里一夜酣睡。早上醒來,在雪野里疾走,發(fā)現(xiàn)一個小湖,湖水中央是潔白雪峰的倒影。“這是我離四姑娘山最近的一次。”在新書《西高地行記》中,阿來寫道。

這是一部阿來的行走筆記,嘉絨、貢嘎、平武、玉樹、果洛、山南、武威、麗江……他寫大地星光、群山草原、花草樹木,追索文明的演替與變遷,領(lǐng)受民間的教益與滋養(yǎng)。“當我以雙腳與內(nèi)心丈量著故鄉(xiāng)大地的時候,在我面前呈現(xiàn)出來的是一個真實的西藏。”

 

· 阿來(中)為讀者簽名。(本刊記者 劉俊杰/攝)

塵埃終于落定

在阿來看來,行走需要強健的身體,“不能貪圖安逸”;也要有一顆平常心,“不能帶著小資情調(diào),作為一個他者,去探險種種奇遇”。深入一片土地,要把速度降下來。“一個小時走5公里和一個小時飛720公里,看到的東西是截然不同的。”阿來對《環(huán)球人物》記者說。

寫作,需要時間的停頓延宕,以及空間的周而復(fù)返?!段鞲叩匦杏洝防?,有一個步履不停的阿來。

· 阿來最新散文集《西高地行記》。

在果洛,他遙祭阿尼瑪卿雪山。“風繼續(xù)勁吹,把我們手中揚起的風馬紙攪成一片稠密的雪花,在頭頂上升,在四周旋轉(zhuǎn)。”在藏族人心中,萬物有靈,每一座雪山都是神山,哺育著自己的溪水河流,滋潤著牧場農(nóng)田村莊。

在玉樹,他走進重建工地的煙塵里,各種機器轟鳴著來來往往,漸漸成型的建筑在生長。肉店、蔬菜店、電器店、旅館、四川漢族人的飯店、青海藏族人的飯店、撒拉人的清真飯店……生活熱氣騰騰。

在武威,他聽著街頭沸騰的方言,想到這座過去叫涼州的古城中各種裝束體貌的族群:匈奴人、突厥人、鮮卑人、契丹人、回紇人、月氏人、吐谷渾人、吐蕃人……“我來傾聽,來感觸,來思考,來證實,今天在別處上演的,在這里曾經(jīng)上演過的種種復(fù)雜的文化現(xiàn)實。”

當下,逆全球化的各種極端民族主義思潮高漲,西方世界對中國新疆、西藏問題的指摘,讓阿來“很受刺激”,也成為他“西高地漫游”的問題意識:“不同民族、文明之間,是陷于隔膜、對抗、沖突,讓世界走向分裂和消亡;還是彼此聯(lián)結(jié)交融、友好尊重,走向天下大同的美好未來?”在阿來看來,血緣與文化的混同,是流變與融合的說明,而不是再起分別的證據(jù)。

這種認知,或許正來自他駁雜的血緣。

阿來的母親是藏族人,父親是回族人。他的故鄉(xiāng)馬爾康,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隸屬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嘉絨藏區(qū)”,意為“火苗旺盛的地方”。從童年起,阿來就開始了在兩種語言之間的巡回往來:在學校,學習、使用漢語;回到日常,依然用藏語交流,表達一切看到的東西。

1981年,22歲的阿來在馬爾康縣中學教書。一天按部就班的課程后,他打開唱機,憤怒有力的貝多芬、憂郁敏感的舒伯特,音樂在四壁間回響。他在臺燈下開始閱讀,遭逢一個個偉大的靈魂——惠特曼、聶魯達、海明威、??思{、馬爾克斯、菲茨杰拉德……

那是文學火熱的年代,詩壇山頭林立,小說界卷起“西藏”旋風。漢人馬原與藏人扎西達娃,將來自拉美的魔幻現(xiàn)實主義,從炎熱、潮濕的熱帶叢林移植到干燥、空曠的青藏高原。阿來避開了這些意氣風發(fā)的喧囂與沖撞。他開始寫詩,也寫小說,寫群山、草原、村莊,寫喇嘛、生靈、英雄。1989年,他的詩集與小說集出版,卻在此時陷入寫作的迷惘:簡單的激情浪漫,膚淺的邊地情調(diào),能否寫盡一個民族的滄桑與深廣?

尋找答案的辦法是行走。1989年,他在故鄉(xiāng)廣闊的大地上漫游,一個牲口上馱著行李,一匹馬自己騎。此后幾年,他走過每個鄉(xiāng)一級的單位,高山大川、村莊城鎮(zhèn)、人群果園,累了躺在松樹下,或與藏民們坐在草地上看白云疾走,喝酒,吃牦牛肉。他去檔案館查縣志、找史料,收集民間傳說,不拿錄音機,不用本子記,聽那些村莊史、部落史、民族史和英雄故事,從一張張毫無防備、掏心掏肺的口中吐出。

· 年輕時的阿來在故鄉(xiāng)大地漫游。

到了1994年5月,高原的春天降臨。阿來坐在窗前,看著山坡上一片嫩綠的白樺樹,聽見了林中杜鵑的啼鳴。他在花1萬塊錢買來的286電腦上,敲下一句話:“那是個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看見一群畫眉在窗子外邊聲聲叫喚。”——《塵埃落定》的第一行字,便落在了屏幕上。

小說的故事發(fā)生在上世紀40年代的西藏。麥其老土司依靠鴉片、槍支與銀元,成為一方霸主。他的二兒子是個傻瓜,卻總表現(xiàn)出驚人的睿智,也見證了土司時代的終結(jié)。小說寫完后,開始了它漫長的流浪。圖書出版市場化,純文學人氣散淡,編輯們讓他改改,“通俗”一些。他說除了錯別字,一個字都不動。

1996年,阿來離開生活了36年的阿壩高原,來到成都,在《科幻世界》做編輯。那時,武俠、言情鋪天蓋地,他想探一探市場,“看他們說《塵埃落定》不能出版的那些理由成不成立”。那些年,他讀前沿書籍,寫科普文章,談計算機、克隆、空間站與外星人,每天東奔西忙,雜志的發(fā)行量從一萬增至幾十萬。何夕、劉慈欣、王晉康,一批科幻界的中堅,從這里走出。

那部輾轉(zhuǎn)多年的小說,也迎來了撥云見日的時刻。1998年,《塵埃落定》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兩年后斬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那一年,阿來41歲,至今仍是歷屆獲獎?wù)咧凶钅贻p的一位。

《塵埃落定》中,漫山遍野的罌粟花,土司宮廷內(nèi)的刀光劍影,轉(zhuǎn)寄靈魂的種種巫術(shù)引人入勝。但阿來并無意構(gòu)筑一個魔幻神秘的異度空間,他更關(guān)心的是一個世俗的、現(xiàn)實的西藏,看它如何在現(xiàn)代性的沖擊下,承受著新生的艱難轉(zhuǎn)型。

“世上哪有不融化的地方?”

這種敘事野心,在《空山》中繼續(xù)延續(xù)。

小說的主角是一座村莊:機村。“機”,在嘉絨方言里,意思是種子、根子。2008年,逾90萬字的《空山》系列,以“六部曲”的形式,從50年代一直寫到90年代,半個世紀的藏族鄉(xiāng)村人事躍然紙上。

故事開始于公路的開通與汽車的到來,“現(xiàn)代”——從科學技術(shù)到市場經(jīng)濟——以勢不可擋的態(tài)勢打開了機村人的視野。他們既享受著新生的美好,又遭遇陷落與迷失。

機村是一個藏族村莊,但并不僅是一個邊地少數(shù)民族的文化樣本。“從《塵埃落定》到《空山》,是一部中國鄉(xiāng)村百年史。”阿來說,“鄉(xiāng)村的命運是不分文化、不分民族的。今天鄉(xiāng)村面臨的變遷是整個國家的,甚至是世界性的。”

2018年,《空山》系列再版,阿來給這部小說起了個新名字:《機村史詩》。寫下后記的兩小時前,他正在一個正式宣布脫貧的村子中行走,身上還帶著養(yǎng)雞合作社雞場的味道,帶著“公司+農(nóng)戶”的蔬菜大棚中圣女果的味道。“鄉(xiāng)村為發(fā)展犧牲自己的時代正在過去,城市反哺鄉(xiāng)村的時代開始到來。”阿來寫道。

新時代已開啟,但對于西藏“東方主義”和“消費主義”式的想象,仍舊縈繞著“妖魔化”和“浪漫化”的迷障。“西方國家的一些人憑空想象,把西藏描繪成了一個逝去的天堂。他們認為西藏就應(yīng)該活在過去,千百年不變,維持簡單的、清苦的生活,不能開發(fā),不能興建城市,不能發(fā)展工業(yè)、商業(yè),不能搞旅游業(yè)、服務(wù)業(yè),任何變化都是對西藏的破壞,破壞了他們心中的天堂。”在一次采訪中,阿來如此描述今日西藏遭遇的種種“誤讀”,“這很可笑,一個地區(qū)不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怎么繼續(xù),怎么提高?文化怎么延續(xù)、發(fā)展?藏區(qū)百姓難道不應(yīng)該有電視、汽車、冰箱、洗衣機用么?難道就應(yīng)該讓藏族百姓永遠刀耕火種,住帳篷、騎馬、打獵、放牧,讓外國人游覽觀看,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保持所謂的‘圣潔’?”

阿來選擇用行走應(yīng)對這個龐大的話語陷阱。他把從成都平原走向青藏高原的一列列山脈,看成“大地的階梯”,一次次邁開雙腳,順著階梯的軌跡,在高嶺深谷、山川牧場間尋訪勘探。“只有囊括不同的地方,寫出藏文化內(nèi)部的差異性和多樣性,才能破解當下對藏文化的迷思。”

在行走與游歷中,他寫出了《格薩爾王》,講述格薩爾王一生降妖除魔、開疆拓土的豐功偉業(yè);也寫出了《瞻對》,鉤沉這塊如“鐵疙瘩”一般的彈丸之地,如何在一次次沖擊下漸漸融化。

 

· 阿來作品《塵埃落定》《云中記》。

 

“世上哪有不融化的地方?”阿來感嘆,“過去西藏,沒有學校、沒有醫(yī)院、沒有公路,只有寺院。幾十年前,像我這樣識字的人,恐怕也就是個喇嘛。”而如今,拉薩已成為燈火輝煌、高樓林立的現(xiàn)代都市,喇嘛們拿著智能手機,開著車,穿起了漂亮的皮鞋。

整個青藏高原就這樣與現(xiàn)代文明相遇,沒有一個角落不被捕獲。“如果自然界有些風景消失了,我會感到遺憾;但如果生產(chǎn)生活中的舊東西消失了,這是往前走的進步。”阿來說,“有什么理由我們在大城市,心安理得地做全球化的現(xiàn)代人;可看到別人稍微離傳統(tǒng)的生活遠一點,就在一旁唏噓惋惜?馬車沒有了,因為汽車來了;不騎馬了,因為有了摩托。如果贊美那種原始的生活,你怎么不天天騎馬上班呢?”

阿來拒絕那種廉價的鄉(xiāng)愁,希望“新”的到來,但在這個漫長的過渡期,文化審美、精神道德的迷惘與消逝,也使他憂慮。這些年,他常獨自開車奔向青藏高原,少則十多天,多則兩個月。車里放著一套戶外裝備,從來不卸下,包括衣服、帳篷和睡袋,有時就露宿在草原的滿天星光下。“只要是5、6月份上高原,滿山都是挖蟲草的;一到秋天,滿山都是找松茸的;經(jīng)常也會碰見偷偷摸摸搞柏樹的。”

阿來把這些路上的見聞寫成了“山珍三部曲”——《三只蟲草》《蘑菇圈》《河邊柏影》,揭示消費至上的社會里,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商業(yè)鏈條對自然界、對鄉(xiāng)村的侵蝕:“挖掘蟲草,草皮上的傷疤會慢慢潰爛;蘑菇(松茸)完全都采光,就再也沒有了;制作佛珠手串,柏樹因此被砍。”

對阿來而言,蟲草、蘑菇、柏樹,不僅是地上的植物,而是“有情眾生”,與人類共處一個“生命共同體”之中。他喜歡《妙法蓮花經(jīng)》里那8個字:“一云所雨,一雨所孕。”蕓蕓眾生,花草樹木、鳥獸蟲魚,在大千世界,它們各各呈現(xiàn),沒有高低貴賤、中心邊緣。

“我不想把自己的人生變成段子”

20多年前,阿來去爬山,一路上“視而不見”,最多拍兩張風景。2006年,青藏鐵路通車,媒體去采訪,請阿來和復(fù)旦大學的葛劍雄教授當顧問。正是5月,殘雪消融,看著風中盛放的種種花朵,他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對這些美麗的生靈一無所知。

從那時起,高原植物學成為他的業(yè)余功課。每一次漫游,都是一次高原花草的追蹤,電腦和硬盤里,儲存了數(shù)萬張植物圖片。紀錄片《文學的日常》里,阿來爬上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對每一株花草如數(shù)家珍。他趴在地上,把鏡頭對準一朵小葉杜鵑,花瓣上露水微顫,摁下快門后,因憋氣而躺倒在草地上。他的文字因此有了另一層質(zhì)感,風景不再是人物活動的“背景板”,鮮紅的野草莓、紫色的馬先蒿、藍色的鳶尾,生機處處;白樺、紅樺、杉樹、松樹、柏樹,蓊郁如海。

· 阿來拍攝的高原植物。

對阿來而言,研究植物是他的“非功利愛好”,文學是“鐵飯碗”,他端起來也頗為瀟灑,常是不打草稿、不寫大綱,一氣呵成,不愉快了,就停筆。2018年,阿來用5個月完成了醞釀10年的《云中記》,每天寫3個小時,元氣充滿,寫累了不會吭哧吭哧繼續(xù)寫或者熬夜,寫不出來,就找人去喝酒。

他的酒名遠播。學者汪兆騫在一篇文章中回憶,當年《當代》雜志同仁招待阿來去南小街吃涮肉,席間阿來話不多,吃肉少,喝酒多,杯觥交錯幾輪,其他人已東倒西歪。“阿來沉靜如水地看著滿地空啤酒瓶,微笑道:‘剛剛開始嘛。’那眼神如望著家鄉(xiāng)古老的浮云和遠山的白雪。”

而家鄉(xiāng),從不是阿來的文學孤島。他熱愛藏族豐厚綿延的史詩,也著迷于漢族的古典堡壘,尤其鐘愛杜甫和蘇東坡。他游走成都市區(qū),觀察臘梅、玉蘭、丁香、芙蓉,書寫“草木的理想國”;也帶著聶魯達的詩去智利,帶著略薩的小說去秘魯,帶著卡彭鐵爾的《光明世紀》去古巴,深入拉丁美洲的歷史與現(xiàn)實……人生行過一甲子,他從青藏高原的精神高地,走向了更廣袤的大地和更深遠的世界。

2021年,阿來開通了抖音賬號,也參與直播活動,“與其說靠近年輕人,不如說是對知識有好奇心的人”。他不怎么刷短視頻,也無意走紅互聯(lián)網(wǎng)。“我不想把自己的人生變成段子。人生是一個漫長、緩慢的進程,沒有那么短。”

他覺得閱讀的碎片化不能怪罪于互聯(lián)網(wǎng),“它可以通往世界上最好的圖書館,你為什么不到那兒去?”至于那種“3分鐘帶你讀完《百年孤獨》”的速食閱讀,阿來“絕對不信”,“怎么沒有博主教人半分鐘吃完一餐飯呢?”在他看來,這是一種考試文化下的標準答案輸出。“閱讀文學作品,要細嚼慢咽,才能真正領(lǐng)會背后那些綿密的語言、情緒的起伏、精妙的思想。”

上個月,阿來去了可可西里,探訪長江源。海拔5000多米,極度缺氧,要背上帳篷和食品,徒步二十來公里,爬上六七十度的陡峭冰川,才能到達長江的源頭。這是他的執(zhí)著,必須親眼看到那個“冒出第一滴水”的地方。

這種旺盛的求知欲,來自深沉的熱愛。“愛一個國,不了解其地理。愛一個族,不了解其歷史。愛一塊土地,卻不了解大地集中所有精華奉獻出的生命之花。一個偉大莊重的詞終于泛濫成一個不包含任何承諾,也不用兌現(xiàn)的情感空洞。”在《西高地行記》中,阿來寫道。這些年來,他深入歷史、文化、族群、山河、動物、植物,每一種生命,都成為其領(lǐng)受這片土地深刻教益的學習對象。

剛剛度過64歲生日的阿來,只感到自己仍是一個學生,跋涉在大地的階梯上,從一個故事向另一個故事漂泊。

 

列表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quán)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

關(guān)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