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1979年的春天,改革伊始,百業(yè)待興,那是走入新時代的中國改革開放第一年,我們扛下重任、履行使命,踏上了漫漫四十年的尋金之旅……”4月26日下午,隨著一陣陣慷慨激昂的朗誦聲,“黃金歲月·獻禮中華人民共和國75周年華誕”——《黃金》新書發(fā)布會在四川省圖書館拉開帷幕。發(fā)布會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軍民融合地質調查中心(以下簡稱軍民融合地質調查中心)主辦,其前身為原武警黃金第三總隊。
《黃金》封面
該書由軍民融合地質調查中心成立的編寫委員會所著,全書共計25萬字,分27個章節(jié),記錄了黃金部隊40年發(fā)展歷程中關于挺進興安嶺、改警選擇、巖金轉型、護礦緝私、深部找礦、初進高原、地災搶險、轉制改革的真實故事,展現了幾代黃金人在艱苦環(huán)境中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
活動上,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副書記黃育群、軍民融合地質調查中心黨委書記韓忠、軍民融合地質調查中心主任謝淵、四川省作家協(xié)會副會長蔣藍為新書揭幕。
軍民融合地質調查中心黨委書記韓忠接受《環(huán)球人物》獨家專訪
韓忠向現場300名嘉賓動情地介紹了黃金部隊:“他們因金而生、以金為名,卻遠離著‘黃金’帶來的財富,常年與大山結緣,與艱苦為伴。他們?yōu)閲鴮そ?、與國同行,先后歷經4次編制調整、4次任務轉換,始終初心不改,忠誠于黨。他們是世界軍事史上唯一一支以地質勘探為己任的‘國家隊’和‘野戰(zhàn)軍’,他們斗風雪、過沼澤、攀峭壁,與生命抗爭,與死神相搏,踏遍青山為祖國尋金找礦,書寫了一曲曲無悔的金色壯歌。”他表示,這本書,彰顯的是黃金人“一聲令下三軍隨”的忠誠,謳歌的是黃金人“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堅韌,提純的是黃金人“計利當計天下利”的境界。
黃金部隊歷史資料:浪里淘金
黃育群對長期以來關心黃金部隊、支持地質礦產發(fā)展的各級部門、社會各界人士和本書編委成員表達了感謝。他表示,部隊全體官兵自2018年8月正式脫裝卸甲,并入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金色精神一脈相承。正如書中序言提到的一樣,“脫裝換羽后的黃金官兵,繼續(xù)奮戰(zhàn)在江河湖海,為黃金工業(yè)建設發(fā)展、為中華民族復興偉業(yè)、為人類探索未來征程奉獻力量,闊步向前。”
黃金部隊歷史資料:爬冰臥雪
“這本書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了解歷史、認識英雄、感悟時代的窗口,讓我們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活動現場,四川省作協(xié)報告文學委員會主任、人民日報四川分社原副社長劉裕國盛贊《黃金》這部文學巨著,他談道,《黃金》書寫了黃金部隊的不朽傳奇,它的成功不僅在于它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和生動的人物形象,更在于它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價值。它傳承了紅色基因,弘揚了主旋律,為四川省的文化事業(yè)注入了新的活力。
黃金部隊歷史資料:戈壁高原競風流
一部好的作品,離不開優(yōu)秀的作者。在現場,編寫委員會副主任蔣欽向環(huán)球人物記者透露了《黃金》的出版過程:編寫委員會正式成立于2021年,為最大可能還原部隊光輝歷程,編寫委員會安排5名成員分3批次走訪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下屬專業(yè)中心,并通過打電話、網絡郵件等方式收集部隊歷史資料,但部隊改制后史料多數清理銷毀,資料收集過程極其困難。實際編寫過程歷經人員抽組、草擬大綱、設計初稿,再多次推翻重來的艱難創(chuàng)作之路,終于在2023年11月,正式結稿。蔣欽說:“我們希望能夠通過此書,讓人們了解到國家發(fā)展建設與黃金的幕后故事、了解到尋金不易,更希望以文字為載體,賡續(xù)紅色血脈傳承,以激勵更多地質事業(yè)后來者在面對困難和挑戰(zhàn)之時,能夠找尋到前行動力和精神指引。”
活動最后,軍民融合地質調查中心主任謝淵向四川省圖書館捐贈12冊《黃金》圖書,四川省圖書館黨委書記、館長王龍向軍民融合地質調查中心贈予了書籍收藏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