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金磚
您的位置:首頁 > 國內(nèi)

古人怎樣請客吃飯?司馬光赴宴愛打包

2023-11-23 08:23:00 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李開周
大號 中號 小號
原標題:司馬光赴宴愛打包

司馬光晚年定居洛陽,請朋友們吃飯,酒不過三巡,菜不過五味,要是不盡興,酒可以再來一壺,菜是堅決不再上。他給這種摳門兒飯局取了個名字,叫“真率會”,意思是朋友相見應該真實、坦率、有什么就是什么,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要是別人請司馬光吃飯,司馬光一樣主張少點菜,夠吃就行。等飯局結(jié)束,桌子上還剩些菜,司馬光還會打包帶走。

有人認為司馬光太小氣,請別人吃飯時摳門兒,別人請客他又通過打包占便宜。其實不然。司馬光20歲就中了進士,當官幾十年,從來沒有貪污過。宋仁宗很喜歡他,賞他的金銀珠寶價值百萬,他或是送給窮親戚,或是捐出去,很是大方。晚年他在洛陽買房,居然湊不夠房款,還得靠同事接濟。他的結(jié)發(fā)妻子死了,他又出不起埋葬費,賣了田地才周轉(zhuǎn)開。蘇東坡給他寫挽聯(lián),說他去世時家無余錢,只剩下枕頭旁邊的書。像這么有風骨、有氣概、視錢財如糞土的人,怎么能說他小氣呢?

既然司馬光不小氣,為何請客時不多點菜、赴宴時又總是打包呢?其實,他這是為了遵守古訓、避免浪費。在儒家學說里,親朋好友聚餐,要把沒吃完的飯菜裹起來帶回家。

可惜除了司馬光,大多數(shù)宋朝人忘掉了這些優(yōu)良傳統(tǒng)。據(jù)說南宋時期有位儒生赴宴,見席上半只鴨子沒吃完,想打包帶走,偷偷用荷葉包起來藏進袍袖里,臨別跟人作揖,袖口一松,鴨子掉了出來,遭到眾人嘲笑。

責任編輯:王嘉琪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關(guān)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