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金磚

叫囂普京下臺?都40歲的人了,這外長可真沒譜……

2022-05-13 16:12:22 來源:環(huán)球人物網-環(huán)球人物微信 作者:陳佳莉
大號 中號 小號

“美國害怕激怒俄羅斯

不敢做的事,

總有附庸愿意出頭扛雷。

作者:陳佳莉

編審:蘇睿  凌云

“普京需要下臺,哦,不僅包括普京,還有整個俄羅斯政權,因為普京可能會被換下臺,但另一個普京會上臺。”

蘭茨貝爾吉斯在鏡頭前越說越起勁,如果不是對面的CNN記者露出怪異表情,讓他突然意識到這不是侃大山的場合,后面不知還會冒出什么驚世駭俗的話。

不過,攝像機已經一字不差地記錄下了他剛才的發(fā)言,很明顯,第二天世界各大媒體的頭條都有了素材。蘭茨貝爾吉斯停頓了一下,調整一下坐姿,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繼續(xù)自己的“表演”。


·蘭茨貝爾吉斯接受CNN專訪。

對話結束,記者在筆記本上寫下一句話,用來標記這次采訪——“超出北約各國政客表達的范疇”。

蘭茨貝爾吉斯不是一般的政客,雖然剛滿40歲,卻已經在立陶宛外交部長的位子上待了近兩年。或許為了與身份更加匹配,他蓄起了胡須,把頭發(fā)統一梳到腦后,露出發(fā)際線下面幾道深深的抬頭紋,讓自己看起來更老成持重一些。


·蘭茨貝爾吉斯2016年的照片。

不成熟的不僅是長相,更要命的是心智。作為堂堂一國外長,一言一行都代表著國家形象與外交方針,可像喊話“普京下臺”這種很可能導致兩國斷交的過火言行,不是第一次從他嘴里冒出來了。

采訪片段流出后,馬上有媒體評價,“美國害怕激怒俄羅斯而不敢做的事情,總有不要命的附庸愿意出頭扛雷”。


揚言要“推翻普京政權”

像個怨婦般,蘭茨貝爾吉斯對著鏡頭滔滔不絕。

“你看普京在俄羅斯勝利日閱兵式上的演講,沒有一點亮眼之處,他和俄羅斯的一些高官當天都陰沉著臉,這就是俄烏沖突中俄羅斯要失敗的跡象。”蘭茨貝爾吉斯像是發(fā)現了別人沒注意到的細節(jié)一樣,興奮地說。


·5月9日,普京在俄羅斯勝利日閱兵式上發(fā)表講話。

他對記者說,在俄烏沖突中“受傷”的普京“可能會變得更加危險,也許會動用更為極端的手段來獲得勝利”,而消除威脅的唯一辦法,就是“消滅”俄羅斯政權。

大概是擔心憑一己之力無法實現這件事,蘭茨貝爾吉斯想到拉其他歐美國家一起壯膽。

他故意營造起緊張氣氛,稱俄羅斯可能會再次發(fā)動戰(zhàn)爭,并且很可能針對北約國家,而要想阻止這一切,解除歐洲危機,就只有按照他說的“推翻俄羅斯政權”。

說完這些,他突然主動邀請美國向立陶宛派遣永久駐軍,稱這樣才能讓立陶宛感覺“安心”。他還表示,立陶宛將在下月召開的北約峰會上尋求北約對其的進一步支持。


·采訪結束,蘭茨貝爾吉斯應記者要求,還擺了幾個pose。

“推翻普京政權”這樣的話,在俄烏沖突以來,還沒有哪個外長級官員敢這樣公然挑釁。蘭茨貝爾吉斯著實讓媒體吃了一驚。

今年3月,美國總統拜登也說過類似的狠話。他在波蘭華沙對聽眾說:“看在上帝的份上,這個人(普京)不能繼續(xù)掌權。”

蘭茨貝爾吉斯可能想,自己鸚鵡學舌一下也無妨。不過,他似乎忘記了,拜登說完那句話之后,白宮很快出來“救火”,表明這不是拜登的本意,他并不是在呼吁莫斯科改變政權。

因此,蘭茨貝爾吉斯的采訪把很多網友看笑了。有人留言:“都什么年代了,還有國家主動申請當殖民地的!”還有人自帶表情包:“哎呀,話說得好狠,嚇死人啦!!”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立陶宛第一次挑釁俄羅斯了。

就在采訪前一天,立陶宛國會全票通過決議,將俄羅斯定義為“支持和實施恐怖主義的國家”。

俄聯邦委員會國際事務委員會第一副主席賈巴羅夫犀利回應:這不僅會導致兩國關系“完全破裂”,還有可能進一步將雙邊外交等級降為臨時代辦級別。


“頂替”爺爺成歐洲議員

        別看蘭茨貝爾吉斯說話不靠譜,家世卻不一般。立陶宛國內對他這個姓氏再熟悉不過了,因為他的爺爺就是立陶宛從蘇聯獨立后首任國家元首(最高委員會主席)維陶塔斯·蘭茨貝爾吉斯。


· 維陶塔斯·蘭茨貝爾吉斯

父親沒有子承父業(yè),成了一名作家,蘭茨貝爾吉斯覺得是浪費了政治資本,希望自己能搞出些名堂。

2003年,他從立陶宛名校維爾紐斯大學歷史系畢業(yè)后,繼續(xù)深造,拿到了國際關系碩士學位。此后,他便一直在政壇邊緣伺機而動。

2014年,籍籍無名的蘭茨貝爾吉斯被推舉為歐洲議會議員的時候,外界還覺得不可思議。不過很快,他的爺爺宣布將結束在布魯塞爾擔任歐洲議會議員的任期,并不會尋求連任。

人們恍然大悟:這是在給孫子騰位置呢!


·蘭茨貝爾吉斯是四個孩子的爸爸。

蘭茨貝爾吉斯確實有點天賦,早就發(fā)現了點評烏克蘭局勢是個“賣點”。

他不斷在布魯塞爾發(fā)表“高見”,把自己塑造成支持烏克蘭和制裁俄羅斯的積極倡導者,也借此在國內收獲了一波關注。他所在的國土聯盟黨將他視為一顆新星來培養(yǎng)。

2015年,蘭茨貝爾吉斯當選國土聯盟黨黨首。第二年,他又成為立陶宛國會議員。2020年,在38歲的年紀,他已經成了立陶宛外交部長。


·蘭茨貝爾吉斯早年照片。

坐上外交部長的位子,和爺爺的距離越來越近,蘭茨貝爾吉斯有些飄飄然了。在國際政治舞臺不斷刷存在感,他幾乎忘了自己幾斤幾兩。

        去年7月,立陶宛政府不顧中方反對,宣布允許臺灣當局以“臺灣”名義設立“代表處”。一個人口不過280萬的東歐小國,還趕不上中國一個地級市,為什么偏要充當反華“急先鋒”?

        幾個月后,蘭茨貝爾吉斯馬不停蹄趕往華盛頓賣慘求賞,暴露了真正的意圖。

        2021年11月24日,當時正出訪美國的蘭茨貝爾吉斯面對媒體,一臉苦相。他表示,自從該國宣布將允許以臺當局名義設立代表處以來,每隔幾天就有一家立陶宛企業(yè)表示,其在中國的生意停滯了。

        那意思就是說,如果美國再不施以援手,立陶宛這日子就沒法過了……

最終,他代表立陶宛,與美國進出口銀行簽署了價值6億美元的出口信貸協議。


·2021年11月20日,蘭茨貝爾吉斯出訪美國,受到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右)接見。

吃人嘴軟,拿人手短。錢都揣口袋里了,蘭茨貝爾吉斯自然更加賣力。

在去年底美國宣布制裁白俄羅斯后,白俄的貨物仍然持續(xù)過境立陶宛。沒能貫徹美國的制裁,這讓他感覺臉沒處擱了,直接遞交了辭呈。不過,立陶宛總理希莫尼特很配合地跟他玩起了“雙簧”,駁回了辭呈,他得以繼續(xù)留任。


俄烏沖突中“跳”最高

在俄烏沖突中,蘭茨貝爾吉斯的“表演天賦”再次找到了舞臺。

歐盟出臺所有針對俄羅斯的制裁時,立陶宛總是最先表示同意,成為東歐國家中“跳”得最賣力的一個。立陶宛還不斷督促施壓其他國家,儼然一副“課代表”姿態(tài)。

今年3月,歐盟成員國在布魯塞爾舉行外長會議,討論對俄羅斯加碼制裁。在談到俄羅斯石油禁運案時,因為德國對能源的缺口很大,德國外長貝爾伯克表示不同意,蘭茨貝爾吉斯竟當場和她翻了臉:

“歐洲為什么讓普京有更多的時間去賺石油和天然氣錢?有更多時間使用歐洲港口?有更多時間在歐洲使用未經批準的俄羅斯銀行?應該馬上斷掉!”

蘭茨貝爾吉斯的歇斯底里,讓在場代表頗為尷尬。

在一番爭執(zhí)后會議不歡而散,沒有達成任何共識,對俄羅斯的能源禁運計劃也告吹了。

還有更令人大跌眼鏡的。

因為塞爾維亞遲遲沒能在制裁俄羅斯的問題上表態(tài),蘭茨貝爾吉斯直接威脅說要“懲戒”對方。

對此,塞爾維亞內政部長亞歷山大·沃林在政府網站上發(fā)表評論稱:“施壓塞爾維亞對俄羅斯實施制裁,否則就要對塞爾維亞實施制裁,這既愚蠢而又虛偽。”


· 媒體報道塞爾維亞因沒有制裁俄羅斯受到威脅。

蘭茨貝爾吉斯還希望將俄羅斯踢出“歐洲選舉委員會”,結果卻沒有國家響應,為此竟一氣之下退群了。

光在歐盟小圈子里頤指氣使還不過癮,他又盯上了印度。

4月28日,蘭茨貝爾吉斯訪問印度。本來與印中、印俄關系八竿子打不著的他,似乎覺得自己現在地位舉足輕重了,甚至“警告”莫迪政府應該降低對中俄的貿易依賴。


· 蘭茨貝爾吉斯和印度總理莫迪(右)。

有媒體稱,蘭茨貝爾吉斯當前的反俄心理已經達到了“扭曲”的程度,即使是英美國家代表都不敢提出“推翻普京政權”這種激進言論,他張口就來。

浙江工商大學法學院教授宋杰分析,立陶宛與俄羅斯民族的積怨頗深,如今俄羅斯被西方圍攻,立陶宛自然不會放過這個“落井下石”的機會,而且立陶宛還能借機博得美國的“好感”,可謂一舉兩得。這其中,外長蘭茨貝爾吉斯扮演了極為不光彩的角色。

只能說,出來混遲早要還的,口嗨上癮的蘭茨貝爾吉斯,小心引火上身。

責任編輯:馮小玨
聲明: 版權作品,未經《環(huán)球人物》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我要糾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