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美國加州洛杉磯街頭的無家可歸者。
2023年2月11日,在美國洛杉磯一個無家可歸者收容所里,奧斯汀·馬喬斯痛苦而孤獨地離開了人世。在他最后的幾張照片里,27歲的他一頭亂發(fā),滿臉胡茬,眼神中夾雜著迷離和惶惑,不見一絲一毫當年童星的影子。
馬喬斯4歲就走紅熒屏,7歲獲青年藝術家獎。世人眼中,他才華橫溢、前途無量。最終,他卻無家可歸,淪為美國街頭“悲慘世界”的又一犧牲品。
孤獨死去的童星
“當我還是個小寶寶時,就有人問媽媽我是不是演員。演戲真的超級有趣!”在一段舊采訪錄像里,兩歲就開始拍戲的小馬喬斯這樣說。記者問他未來有什么計劃,他遲疑片刻說:“這不能告訴你,因為我也不知道。”
1999年,4歲的馬喬斯被熱門劇集《紐約重案組》劇組看中,出演西奧一角。飾演他父親的丹尼斯·弗蘭茨很快喜歡上這個可愛的小搭檔。為逗他開心,弗蘭茨還寫了首小調(diào)《奧斯汀·馬喬斯今天來劇組了》。得知馬喬斯的死訊,弗蘭茨悲傷地寫道:“馬喬斯熱愛表演,把劇組當成了游樂場,把我們這些大人當做他的玩伴。那些美好的回憶將永遠留在我的腦海中。”
幼年成名的馬喬斯并沒有荒廢學業(yè)。14歲時,他獲得童子軍最高獎章“鷹級獎章”。高中畢業(yè)典禮上,成績?nèi)5诙乃鳛閮?yōu)秀畢業(yè)生發(fā)表演講。隨后,他進入全美頂尖的南加州大學電影藝術學院,學習電視劇和音樂制作,同時也積極參與慈善活動。
大學畢業(yè)后,馬喬斯逐漸沉迷于創(chuàng)作“黑屋音樂”。他給自己起藝名“教皇”,發(fā)布了許多帶有黑暗與抑郁色彩的作品。他頭發(fā)蓬亂,胡子拉碴,身材變形。在生命的最后幾個月里,他的身心狀況明顯惡化。2022年,他發(fā)布的幾段短視頻里充滿了扭曲、癲狂的畫面。他在鏡頭前情緒瀕臨失控,聲稱要“和孤立的魔鬼決一死戰(zhàn)”。
在家人眼里,馬喬斯“有愛心、才華橫溢且寬厚善良”。但他很可能有抑郁等問題,并染上了毒癮。他死亡的地點是一個6000平方米、232張床位的收容所,其中100張床位位于露營車里,余下的設在集裝箱改造的“住所”內(nèi)。警方還在調(diào)查他的死因。他姐姐說,他“很可能死于注射過量芬太尼(一種成癮性藥物)”。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顯示,加州無家可歸者中有近半數(shù)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因為缺乏治療和社會關懷,許多無家可歸者會靠吸毒和酗酒來緩解痛苦。像馬喬斯一樣孤獨地死去,是他們最終的歸宿。
左為馬喬斯去世前幾個月發(fā)布的個人照片,右為參加2005年青年藝術家獎頒獎儀式的馬喬斯。
看不見的底層
在美國歷史學家保羅·福賽爾眼里,美國社會中有個“看不見的底層”,無家可歸者正是這一人群的代表。他們在大城市隨處可見,社會卻聽不到他們的聲音。美國政府數(shù)據(jù)顯示,全美有統(tǒng)計的無家可歸者約60萬人,但考慮到這些人居無定所的特點,真正的數(shù)字更龐大。不斷攀升的無家可歸人口,已構成嚴重的社會危機。
居住在洛杉磯的華人志愿者大中(化名)就是這場危機的見證者之一。對他來講,冬天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每天凌晨,他駕車來到當?shù)匾患胰A人慈善組織,與十來名志愿者一起為無家可歸者準備熱騰騰的中式便餐。
洛杉磯是美國第二大城市,也是無家可歸者最集中的城市。與紐約、芝加哥等相比,洛杉磯終年氣候溫和,全美的無家可歸者都喜歡在這里過冬。在網(wǎng)上,人們能找到各式各樣的流浪者生存指南。“腳趾和手指是最容易凍傷的地方,一定要保持其干燥溫暖;記得在兩條被子中間加一條錫箔保溫毯,這可以更好地防止熱量喪失;一定不要引起任何注意,盡力做一個‘隱形人’。”
10月,洛杉磯進入多雨季節(jié)。夜晚寒風襲人,潮濕異常。無家可歸者蜷縮在簡易帳篷中,躺在硬紙板上,熬過一個個寒冷、孤獨、危險甚至致命的夜晚。2021年,14名無家可歸者在街頭凍死。但無家可歸者仍在涌來。2023年1月26日,美國智庫蘭德公司發(fā)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好萊塢等洛杉磯3個地區(qū)無家可歸者人數(shù)一年里增加了18%。
大中所在的慈善組織有佛教背景,為無家可歸者提供的齋飯里,有富含植物蛋白的豆制品,還有他們平時很難吃到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大中說,長期露宿街頭的無家可歸者在冬天也往往只能靠冷食果腹。一份熱騰騰的飯菜不僅讓他們驅(qū)寒養(yǎng)胃,也能鼓勵他們更好地面對生活。
這個慈善組織的志愿者們親切地稱無家可歸者為“街友”。這兩個字背后,蘊藏著對這一特殊人群的愛和尊重。大中說,街頭生活充滿危險,這導致許多無家可歸者對陌生人充滿提防,不愿與人交流。但當他們和志愿者產(chǎn)生信任后,便會展現(xiàn)出自己友好的一面。
在洛杉磯,很多人對無家可歸者抱有偏見,認為他們多是癮君子和罪犯,不愿去了解他們的生活。大中從事志愿者工作多年,了解很多無家可歸者艱難生存的故事。他說,這些人絕大多數(shù)是善良的普通人,不少人受過良好教育,曾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淪落街頭有復雜的原因。
淪落者與幸運兒
大中向記者講過兩個無家可歸者的故事。
第一個是非裔A先生。他擁有碩士學位,曾是加州政府審計員,有過一個美滿的家庭。然而禍從天降,妻子患了重病,保險根本無法覆蓋所有開支。為了給妻子治病,A先生花光了家中積蓄,還是沒能拯救妻子的生命。
妻子去世后,A先生又遭遇了裁員。他失去了工作,跌入人生谷底。雖然他一直在積極求職,但年齡大了,又是非裔,在就業(yè)市場上屢屢遭遇歧視,始終找不到像樣的工作。最終,他無力支付房租,只能流落街頭。
大中說,無家可歸者群體流動性很強,不斷有人淪落其中,也有一些人幸運地告別街頭生活。他特別說起了一位成功“脫街”的L女士。
年輕時,L未婚先孕,又與父母發(fā)生沖突。年輕氣盛的她選擇了脫離家庭,遠走他鄉(xiāng)。但這種“自由”帶給她的是苦難。幾十年里,L一直靠跳脫衣舞糊口。隨著時間的推移,脫衣舞俱樂部最終將年老色衰的她踢出大門。她開始流落街頭。幾十年“江湖行走”的她,健談、熱心,很快與常來分發(fā)熱餐的大中等義工熟識。
幾個月前,L突然興奮地告訴大中,自己即將回老家生活。大中問及原因,L說父親的律師通知她,年邁的父親去世前,在遺囑中將自家老宅留給多年未曾謀面的女兒?;氐郊亦l(xiāng)后,她找到了工作,還與分別多年的女兒團聚,過上了新的生活。大中也由衷地為L感到高興。
然而,L這樣的好運氣在無家可歸者中是罕見的。由于年齡、疾病、種族等原因,許多無家可歸者很難找到工作。近年來,美國住房短缺和通貨膨脹的問題日益嚴重,無家可歸者“脫街”的希望愈發(fā)渺茫。流落街頭的他們,日益為地方政府、社區(qū)和居民所難容,最終催生出冷酷的“反流浪設計”理念。
街頭的“冷酷之物”
立交橋底下有一排排水泥尖錐,街頭長椅的中間有畫蛇添足的扶手,公園廣場上有許多顯得突兀的石塊。在美國大城市,這些設計似乎沒有任何實用功能,忙碌的人們對它們熟視無睹,只有無家可歸者會被刺痛。
在美國城市建設的圈子里,這些設計有個統(tǒng)一名稱——“反流浪設計”。出于安全、保暖等考慮,無家可歸者會聚在一起,建立“流浪營地”。這些“營地”往往設在城市中僻靜的空曠地帶,例如立交橋下和公園的角落里。那些沒有“營地”的無家可歸者,則靠一張長椅或一塊干燥的水泥地撐過一個個夜晚。這些設計的目的,就是要消除無家可歸者在城市中最后一塊立錐之地。
美國哲學家羅伯特·羅森博格在著作《冷酷之物》中,將“反流浪設計”定義為一種敵意設計。他說,這種設計帶有明顯的政治性,它意味著“公共空間的政策制定者與設計者不想在這些空間里看到流浪人群”。
“反流浪設計”改變了公共設施與人的關系。公園長椅本是既可以坐、又可以躺的,在長椅中間加裝扶手后,無家可歸者便難以在長椅上躺著過夜。這惡化了無家可歸者的生存環(huán)境,也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大眾對他們的認知。
“反流浪設計”背后,是美國多年來對無家可歸者的“罪犯化”。歷史上,美國許多州都曾制定過不同形式的《流浪法》,將無家可歸與犯罪聯(lián)系起來。根據(jù)美國國家無家可歸者法律中心的數(shù)據(jù),從2006年到2019年,在全美187座主要城市中,敵視無家可歸者的立法數(shù)量出現(xiàn)大幅增長。一些城市甚至禁止無家可歸者在公共場所躺下。而同期,美國無家可歸者數(shù)量增加了13倍。有學者認為,這證明“反流浪設計”和“反流浪立法”,只是在試圖減少無家可歸者在媒體和公眾面前的“曝光度”,沒有解決無家可歸問題產(chǎn)生的根源。
那么,美國“無家可歸者危機”背后的根源是什么?
2022年9月24日,美國加州舊金山市街頭的無家可歸者營地。
近年來,美國社會普遍將房屋供應不足視為無家可歸者危機爆發(fā)的主要誘因。據(jù)美國相關機構統(tǒng)計,截至2022年10月,美國國內(nèi)約有550萬棟(套)住房缺口。伴隨而來的是高昂的房價與租金。2022年5月,美國房租中位數(shù)突破2000美元關口,一些人因此淪為無家可歸者。
房屋短缺問題很早就引起美國社會不滿,要求政府加以解決。2016年,洛杉磯選民以77%的支持率高票通過救濟性住房保障項目HHH提案,要求市政府在未來10年內(nèi)撥款120億美元(約合836.06億元人民幣),建設約1萬套廉價住宅,供無家可歸者居住。7年后的2023年1月,洛杉磯市政府發(fā)布的報告顯示,僅有2257套廉價住宅投入使用,整個項目到2026年很難全部完成。同一時期,洛杉磯市內(nèi)的無家可歸者從28464人增加到65111人。
政府執(zhí)行力不足,是美國城市治理失靈的一個側面。另一側面則是政策失當。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fā)后,美國的新住房建設速度一度降至1960年以來的最低點,導致房屋市場長期供不應求。美國經(jīng)濟學家羅伯特·迪耶茲認為,這一現(xiàn)象背后是地方政府“單戶住宅區(qū)劃”政策所導致的土地短缺。根據(jù)這一政策,許多城區(qū)的新建房屋被限定為獨棟單戶住宅,嚴重降低了城市土地使用效率,也導致開發(fā)商無法建設多層公寓來提供廉價住房。
“單戶住宅區(qū)劃”政策背后,是美國種族主義歷史所遺留的制度慣性。“單戶住宅區(qū)劃”制度最早于1916年在加州實施,其目的是通過禁止在一些城區(qū)建設廉價公寓,將華人、非裔與拉美裔移民隔離在“白人區(qū)”之外。這一帶著種族主義色彩的“遺產(chǎn)”,如今則成為制造無家可歸者的“幫兇”之一。
一些學者認為,無家可歸者危機絕不僅是住房危機,而是美國社會種族與階層不平等現(xiàn)象的體現(xiàn)。據(jù)統(tǒng)計,僅占美國人口13%的非裔,卻占無家可歸者人口的39%。這背后是少數(shù)族裔高企的貧困率、失業(yè)率。美國低效的禁毒政策,也導致近1/4的無家可歸者將毒品作為自己逃避悲慘現(xiàn)實的工具。許多本有機會“脫街”的無家可歸者,由于沾染了毒品而徹底淪為街頭的行尸走肉。
在這個“悲慘世界”里,無家可歸者回家的路還很長。
學者點評
“無家可歸”,美國夢碎
◎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 魏南枝
在上世紀的美國電影中,“美國夢”往往被描繪成“人人有房,人人有車”的中產(chǎn)階級社區(qū)。然而近年來,這一圖景背后的經(jīng)濟安全感,正在從美國社會中消失。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美國逐步從工業(yè)資本主義向金融資本主義轉型,大量美國人開始從事服務業(yè)工作。在這一轉型過程中,美國社會開始大力強調(diào)消費主義,希望通過巨大的超前消費,來維持其他工業(yè)國家對美國的依賴。這一“后工業(yè)社會”的脆弱性,最終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暴露無遺,美國的無家可歸者危機和住房危機,也從此逐漸浮上水面。
美國無家可歸者危機背后的原因十分復雜。一方面,美國在經(jīng)濟轉型中形成的龐大政府赤字,使美國政府財政越發(fā)脆弱,難以在經(jīng)濟震蕩期保障普通美國人基本福利。超前式的消費習慣也削弱了美國家庭的抗風險能力。這最終導致許多美國人在面臨經(jīng)濟衰退、離婚和重病時,極容易破產(chǎn),淪為無家可歸者。
另一方面,無家可歸者危機也反映了美國社會中長期性的基層治理失敗。美國各行業(yè)中普遍存在的種族歧視現(xiàn)象,導致少數(shù)族裔在就業(yè)市場中缺乏競爭力。美國禁毒政策的失敗,也讓社會中低層的生存環(huán)境大幅惡化,導致許多無家可歸者難以找到改變?nèi)松那?,最終只能在街頭不斷沉淪。
近年來,美國出臺了許多試圖緩解無家可歸問題的政策,但效果寥寥。其根本原因是經(jīng)費不足以及政府重視程度不夠。在這種情況下,日趨嚴重的無家可歸者危機,成為普通美國人階層下陷的象征,不斷刺激著那些“仍在岸上”的中產(chǎn)階級心中的不安全感。在這種情況下,“無家可歸者”最終一步步淪為美國社會中的“不可接觸者”,時刻面臨著從等級森嚴的公共空間中被抹除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