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辛柏青第二次與陳凱歌合作。第一次是在電影《妖貓傳》時,他對導演的印象是兩個字:嚴苛。這次同樣如此,在《志愿軍:雄兵出擊》(以下簡稱《志愿軍》)的拍攝現(xiàn)場,陳凱歌常說的話,包括但不限于:“再來一次”“我不夠感動”“再多一點情緒”……而且,他總是連說三遍。
講戲時的陳凱歌更認真了,眼神、動作、情境、情感,陳凱歌能用最文藝的語言講著最務實的需求,甚至自己上場演起來。在片中扮演彭德懷的王硯輝說:“每個演員都想碰到這樣的導演。”
嚴苛和認真之外,陳凱歌還有另一面——孩子氣。“有一場戲,他說鏡頭最后搖過來,拍你們依山而立的鏡頭,我一聽就覺得腦子里有了一個升華的畫面,直說這個設計太好了。”辛柏青對《環(huán)球人物》記者說,“導演一臉得意,像孩子一樣,特別開心。”
電影《志愿軍:雄兵出擊》劇照。
這種孩子氣,恰是陳凱歌近幾年創(chuàng)作的初心。從兩部《長津湖》到三部《志愿軍》,曾經以浪漫主義見長的陳凱歌卻對抗美援朝題材念念不忘。長達13個月的時間,他將自己沉浸在“志愿軍”的故事里,這也是他從影以來拍攝時間最長的作品。
究其原因,還是“少年意氣”。陳凱歌出生于1952年。那年,在朝鮮戰(zhàn)場上,中國人民志愿軍與“聯(lián)合國軍”展開了空前激烈的上甘嶺戰(zhàn)役。后來,這一段歷史被拍成電影《上甘嶺》,插曲《我的祖國》感動了無數國人。因此,陳凱歌的少年時代,抗美援朝始終是熱烈、澎湃的記憶。
“銘記抗美援朝對于我們國家的成長、對于我們國家長久和平的意義,是我們一而再、再而三書寫這段歷史的用意所在。”陳凱歌對《環(huán)球人物》記者說,“我們希望用一部全景的、多維的,更大規(guī)模的抗美援朝電影,向觀眾講清楚我們?yōu)槭裁匆蜻@場仗,我們怎樣去打這場仗。”
在《志愿軍》的拍攝期間,陳凱歌每天都會帶著本子,在上面寫下感悟、分鏡,以及許多靈光乍現(xiàn)的瞬間,直到最后,形成了數千頁的文字——那是少年記憶對今天的反饋,也是陳凱歌對那段艱難歲月的閃回。
古稀之年的他,拍70年前的故事,依然熱血沸騰。
細節(jié)控的暴脾氣
在《志愿軍》之前,陳凱歌已經作為聯(lián)合導演,拍出了兩部《長津湖》,但這一次他有更大的愿景和野心。“《長津湖》聚焦一場戰(zhàn)役、一個連隊,《志愿軍:雄兵出擊》是從國際博弈角度展開敘述——當時為什么要打這場仗、打的過程以及到最后取得勝利,全景式展現(xiàn)抗美援朝歷史。”陳凱歌說。原本,他考慮分為上下兩部,但仔細研究資料后發(fā)現(xiàn),兩部電影體量根本容不下所有內容,最終決定制作“三部曲”。
電影《長津湖》劇照。
光是第一部,敘事線就有三條:第一條,是在北京,中共中央面對即將到來的戰(zhàn)爭時,做出選擇的艱難過程和堅定信念;第二條,是在朝鮮戰(zhàn)場上,從跨過鴨綠江到首戰(zhàn)兩水洞,再到三所里、松骨峰的激烈戰(zhàn)斗;第三條,是外交維度上,在聯(lián)合國會議上中美雙方的短兵相接。
在這三條線路里,既有毛澤東、周恩來、聶榮臻、彭德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也有梁興初、江潮等軍隊將領,還有伍修權為代表的“外交天團”;既有真實的歷史人物,也有李默尹、楊三弟等虛構角色。
群像電影往往易流于事件,如何將《志愿軍》拍得不一樣成為陳凱歌與團隊在創(chuàng)作時首要思考的問題。用他的話說,就是要讓觀眾與70年前的志愿軍“同呼吸”。
在電影拍攝現(xiàn)場,陳凱歌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既要寫實,也要寫意。”他將這兩種手法形容為一部電影的兩條腿。“要是沒有寫實做底子,步伐就不會很堅實;但如果沒有一點浪漫,可能就走不遠。”
寫實,一是邏輯線,二是細節(jié)處?!吨驹杠姟烽_場,陳凱歌用近1小時的時間,講述了“我們?yōu)槭裁匆蜻@一仗”:從臺海局勢到朝鮮戰(zhàn)場,從中南海的會議到請求蘇聯(lián)援助,還有彭德懷跨過鴨綠江前后的驚險故事……這些都是陳凱歌與團隊在無數歷史資料中牽出的故事線。“這部電影不寫一時一事,而是要寫出在整個國際形勢下,我們應該怎么做。”
拍攝現(xiàn)場,陳凱歌更將“細節(jié)控”的性格發(fā)揮到極致:大到爆破畫面的呈現(xiàn),小至演員臉上的汗珠、剁菜時用刀的角度。一次,他走進拍攝場景,看到一條被子就火了:“那個年代的被子是有被頭的!”轉頭對道具組說:“別讓我在現(xiàn)場看見任何一點破綻,片場就是戰(zhàn)場。”
美術、道具人員因此常處在高度緊張的狀態(tài)里。曾與陳凱歌在《妖貓傳》合作的資深美術指導陸葦,至今能想起陳凱歌嚴肅的語氣:“三所里這個村落怎么布置?戰(zhàn)斗主要在哪個方向展開,在什么區(qū)域展開?事先沒想好就比較被動。”三所里的野外置景,經歷了數不清的推翻重來,陸葦經常在現(xiàn)場帶著美術組連夜修改。
電影《妖貓傳》劇照。
“歷史狂人”加“細節(jié)控”,陳凱歌也讓觀眾學到了不少冷知識:志愿軍用來對抗敵人坦克的自制武器“燃燒瓶”,38軍113師在極速行軍中的“無線電靜默”,還有中方代表在聯(lián)合國時檢查名牌上英文的細節(jié)……
“寫實,就是電影的基礎。”陳凱歌說。
導演一部電影,也是在生活
有了寫實的基礎,陳凱歌考慮的另一個問題是:“在戰(zhàn)役和歷史之外,我們還能傳達什么,表達什么?”他將這個“什么”形容為“無形之氣”。
“我一直在想這股氣,這個‘無形之氣’才是真正能夠使影片擴大的因素,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這股“氣”的載體,是人;每個人物身上,也都承載了陳凱歌表達的主題。
辛柏青飾演的李默尹,是一個虛構角色,陳凱歌為他設定了跌宕起伏的一生:大革命時期,他直接受周恩來領導,在“白區(qū)”參與地下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死里逃生,又參加了紅軍;抗日戰(zhàn)爭期間在八路軍總部做參謀,解放戰(zhàn)爭又去了“四野”做參謀……這些人物前情,在電影中鮮少被提及,但陳凱歌希望用這樣一個老革命的角色,傳達激烈戰(zhàn)爭中的悲憫之心。“減少傷亡,保存自己才能消滅敵人的戰(zhàn)斗原則在片中一以貫之,珍惜士兵的生命是影片的主題之一。”
陳凱歌舉例,戰(zhàn)役打響后,志愿軍屢有上佳表現(xiàn),唯獨第38軍一反常態(tài),出師不利。會議上,彭德懷質問軍長梁興初,他才說出真實原因:“因為想準備再準備,盡量減少犧牲,我們犧牲了太多了。”聽到這句話,原本暴躁的彭德懷陷入沉默,門外的李默尹掩面痛哭。表演時,辛柏青整張臉都埋在毛巾下,觀眾看不到他的表情和眼淚,卻能在他的哭聲和顫抖之中感同身受。這一段哭聲,正是陳凱歌所謂的無形之氣。
“志愿軍不是一個人,是一群人或說一大群人,志愿軍是一個整體。”陳凱歌說,“我們篇幅這么大,但是能夠給予個體的又那么小、那么少,怎么能夠用兩三句話、一兩個動作就讓觀眾留下印象呢?”
從創(chuàng)作開始,陳凱歌就確定了一個方向:“不管文戲、武戲,都要寫人物。”彭德懷與李默尹在爐火前談心,一句玩笑就體現(xiàn)了大帥的幽默感;戴如義、楊少成、孫醒等三連的戰(zhàn)友,在松骨峰的最后一支煙,是將士們的視死如歸;毛岸英和楊三弟在殘垣前的對話,是戰(zhàn)場上難得的溫暖瞬間……
這些畫面并非劇情推動的關鍵因素,卻是配合寫實故事里不可或缺的寫意片段。“導演一部作品,也是在生活。”陳凱歌說。這些戰(zhàn)場上生活的、柔軟的瞬間,正是人性之光的流露,才能真正告訴觀眾,“這70年的和平,是用多大的代價才得來的”。
這是拍電影的第一條
《志愿軍》開機不久,陳凱歌就迎來了自己的70歲生日——那一年,他聯(lián)合執(zhí)導的《長津湖》登頂中國影史票房第一,拿下金雞獎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
從1984年的《黃土地》開始,在長達40年的創(chuàng)作生涯里,陳凱歌始終是一位榮譽與話題并存的導演。在許多人眼中,他是中國“第五代”導演中最具藝術追求的人,《霸王別姬》至今仍是許多電影評分平臺的榜首;他也經歷過漫長的掙扎期,他的作品、他的個人生活,隨著互聯(lián)網的興起不斷被營銷號撰寫成一篇篇流量文。
他的成功來自于滿腔的浪漫。在自傳《少年凱歌》中,他真誠講述著少年時代的絲絲痛楚,傷懷而自省。豆瓣有一個高位評論:“陳凱歌的文筆足以稱之為散文大師。”
在他眾多的創(chuàng)作回憶里,這份浪漫清晰可見。比如1984年元旦早上,正在苦惱于劇本修改的陳凱歌在黃河邊,目睹一位老漢,佝僂著身軀,從黃河里打了兩桶水,再佝僂著身軀離去。他心中有了一幅畫面,電影《黃土地》的輪廓出現(xiàn)了。
后來,在《黃土地》的“導演闡述”里,他寫道:“人們的向往和現(xiàn)實生活之間總是橫亙著艱難的道路,但是,現(xiàn)實中的每一個行動又總是放射著理想熱烈的光輝。”
他的風雨也往往來自這份浪漫主義,或者說不合時宜的復古情懷。在執(zhí)導《我和我的祖國》之前的20年里,陳凱歌拍攝了《無極》《梅蘭芳》《妖貓傳》等6部長片,不算高產,卻總伴隨著被曲解、被議論。他也曾耿耿于懷,為此反駁過、爭論過,可最后陷入了更大的惡性循環(huán)。
2019年,陳凱歌擔任綜藝《演員請就位》導師,這是大眾難得真正了解他的時刻。他引經據典,細致講戲,引得許多年輕觀眾大呼“佩服”:“大導畢竟是大導。”節(jié)目里,他淡然談論自己的爭議,真誠表達創(chuàng)作觀點,少了份針鋒相對,多了些豁達自在。
如同他曾在自傳中寫下的:“當你自以為對這個世界很重要的時候,這個世界才剛剛準備原諒你的幼稚。”
人近古稀,對世界的理解才真正有了點透徹。
唯一不變的,還是創(chuàng)作的自覺。他向記者形容自己拍《志愿軍》的工作,每天只做三件事:“首先,我要拍攝,從早晨太陽升起到太陽落下;接著,我要開會討論第二天的拍攝內容;我還得創(chuàng)作分鏡,這些分鏡有一兩千頁A4紙,我都完好保存著。”
電影中有一個全長70公尺的鏡頭,中間需安置300多個爆炸點,陳凱歌和團隊在冬季的“松骨峰”整整拍了35天,對他而言挑戰(zhàn)巨大。只是,這個鏡頭拍完,他又覺得創(chuàng)作生涯到此刻,依然能有想表達的東西,依然有可以堅持的理想,是最難得最珍貴的事。
《志愿軍》上映后,陳凱歌和陸葦同去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交流,他對學生們說:“電影的記憶會逐漸隱去,可能拍出的電影也不一定能被留下,如果真是這樣,那也沒什么。”
“你感覺你跟這個事情有關系,能夠為了它付出,可能某種程度上還不計回報。”陳凱歌說,“這是拍電影的第一條。”